[圖文]世界上最高科技的道路系統:德國高速公路 | 陽光歷史

 

A-A+

[圖文]世界上最高科技的道路系統:德國高速公路

2014年10月19日 科學探秘-長篇 暫無評論 閱讀 1,084 次

2008年,德國全境的高速公路總長度已達到12550公里,僅次於美國(75376公里)和中國大陸(45400公里),位居世界第三。


人們常說德國的高速公路不限速,正確的理解應該是德國沒有一個總體通用的最高限速,而非全程不設限,實際上,只有2/3的路段不限速。根據美國中央情報局的公開信息,高達70%的路段受限速標誌約束。有調查報告說,德國高速公路的平均速度約為150km/h。


沒有總體的最高限速,交通事故卻很少,這頗令德國人引以為榮,它反映出德國良好的軟硬體和管理,以及德意志人的嚴謹有序和高效。然而,德國人並不把不限速當作盲目追求的目標。



世界上最早修建高速公路的國家



 






有記載表明,德國高速公路是世界上最早只允許機動車行駛的高速交通網。第一條機動車道是1913年開始建造、1921年開放的,位於柏林Grunewald的AVUS,長約19公里。


這段試驗車道建成之後,人們開始考慮建設高速公路。此時的德國處於威瑪共和國時期(1919-1933年),因缺乏資金和政治支持,進展異常緩慢。


德國第一段高速公路終於於1931年建成,位於科隆與波恩之間,長約30公里,由阿登納(KonradAdenauer,當時的科隆市長,後來的西德總統)於1932年8月6日宣佈開通。不過,那個時候這條路不叫Autobahn,而是叫Kraftfahrtstraße——「機動車道」的另一種表達方式,或許因為拖沓而沒有得到廣泛使用。不過,這段路不在HaFraBa的路線上,因為科隆與波恩在萊茵河以西,而HaFraBa則由萊茵河以東入瑞士。



納粹大規模興建高速公路


然而,轟轟烈烈的高速公路大規模建設卻與納粹有關。


1933年,納粹執政數天後,希特勒出台了一個野心勃勃的高速公路建設項目,很快,大約15萬人在德國全境的22個建築工地忙開了。


1935年5月,萊茵河畔的法蘭克福(FrankfurtamMain)至達姆市(Darmstadt)路段(長約20公里)最早開放。自此,德國高速公路進入了一年千里蓬勃發展的高峰階段。


法蘭克福到達姆市的這段路起初被梅塞德斯-奔馳公司的GrandPrix賽車隊和汽車聯盟用來創造高速行駛記錄。賽車手羅思邁(BerndRosemeyer)曾經首創每小時超過400公里的記錄。遺憾的是,當車手達到440km/h的速度時,因為側風的影響發生了側翻,當即死亡,時值1938年初。這件事情讓德國人很傷心,該段路也因此一度被停止使用。


羅思邁的死彷彿是個不祥的徵兆,到1938年底,德國的高速公路建設急遽地慢了下來。


威瑪共和國後期,經濟蕭條,失業的人很多。納粹的高速公路項目,號稱要為大街上所有的失業者和流浪漢都帶來工作。的確,大干快上的基礎建設項目不但提供了諸多就業機會,而且,隨著基礎設施水平的提高,整體經濟也得到迅速恢復。


德國人把最早的大統一追溯到神聖羅馬帝國時期,此後,德國與歐洲各國家之間一直處於爭戰和重組。在漫長的歷史時期,統一的德國並不存在,大大小小的城邦把不大的疆土分割得支離破碎。納粹的高速公路網不但方便了人們出行,還產生了國家凝聚力,增強了中央集權的統治。


不僅如此,高速公路還為隨後的軍事行動提供了便利。二戰期間,一些高速公路能方便而順利地改做輔助機場用的臨時跑道。飛機可隱蔽在隧道裡,或混色於附近的樹林中。


盛極而衰。因戰爭開支過大,加之高速公路的運輸畢竟不如鐵路運輸量大而快,且路面不能承受坦克的重壓,加上戰時汽油緊俏等原因,德國的高速公路建設在羅思邁死後的次年慢了下來,1943年基本停滯。


二戰結束時,德國高速公路幾乎癱瘓。50年代,西德政府重啟高速公路建設計畫,此前未竣工的路段用了很長時間才逐步完工。而被隔離東西德國的「鐵幕」所分割的路段,直到1990年柏林牆倒塌後才終於完工通車。有些路段則被更好的路線取代,看來永遠也不會完工了,它們便成為一種獨特的現代廢墟,甚至在衛星圖片上也依稀可辨。


在東德,冷戰時期的道路建設與西德相比,幾乎可以忽略。兩德統一近20年,但東西差異依然存在。反映在高速公路上則是,慕尼黑至柏林的A9號高速公路,從慕尼黑出發時,每個方向都有5條車道,另有應急車道,但進入東德的圖林根(Thuringia)境內後,道路顯著變窄,有些地方只有2條車道,且無應急車道,較少的地方有應急泊車位和電話。德國高速公路的工作重點就是逐步消除東西差異。事實上,為了幫助東德地區盡快趕上西德,連筆者這樣的普通人也必須從工資中支付一筆叫作團結稅的費用,用於支援東德基礎設施的建設。當然,必須說明,如今說到東德,主要指的是地理上的,而非政治意義上的。

世界上最高科技的道路系統


德國高速公路能夠保證車輛安全且快速地行駛,其中最重要的一個原因是平緩的坡度,最大為4%。至於質量,毋庸置疑,早期建成的高速公路為水泥地面,路面厚實,平均厚度為70公分,為美國的兩倍,即使承受波音747著陸,也不會下陷1公分。


德國高速公路會「思考」,因為它採用了安全保障、救援、電子顯示與監視、人工監督、導航等世界上最先進的電子系統。它們並非全由深不可測的技術組成,可貴的是,它們就像德國的高速公路本身一樣,組織有序,運作流暢。有了這些系統,德國高速公路的事故發生率不但在歐洲屬於最低的國家之一,還低於美國。



 





完善的電子系統,其主要功能是保障道路安全暢通。道路監控中心將收集到的路面交通信息,如交通擁堵、塞車長度、車流量、行車速度等,通過中央計算機進行匯總分析,將結果通過各種方式(如公路電子顯示屏、交通廣播、控制紅綠燈閃爍時間等)自動發佈給駕駛員。


一旦發生事故,在救援系統中,除了傳統的緊急電話可以起作用,還有一系列的機構協調行動。發生事故的時候,通常急救車、消防車、警車等會很快趕到現場。其中,除了需要這些訓練有素的專門人員參與外,普通的駕車者也用自己的方式參與。


比如,當高速公路上的車流顯著放緩時,駕車人需要意識到,可能發生車禍了,這時,他要做的第一件事情是,如果他正靠左行駛,那麼,就應該更加靠左;如果他正靠右行駛,那麼,他就應該更加靠右,以便中間能夠讓出一條應急通道。而高速公路和車輛在設計時,已經按照規定的尺寸,使得這種讓道成為可能。


說到救援系統,不得不提,類似於美國的AAA,德國也有一個叫作ADAC的龐大協會。前總理施羅德曾說,「德國是一個司機之國」,而你隨便問一個駕車人,他可能就是該協會的會員。ADAC不但會員眾多,網點覆蓋全國,裝備也很精良,除了流動修理站,ADAC甚至有自己的救援直升機,據說,每架直升機只負責半徑60公里的範圍,一刻鐘左右的時間,就能到達高速公路任何地點。


德國人有時候在車後貼一句話「除非TUEV把我們分開」,言下之意是「我太喜愛我的車了,可是TUEV有點可惡哦,只有它才會幹出把我和我的車分開的事情。」這句調侃話的文化背景是,德國人對車輛的品牌或車輛本身有很高的忠實度,通常情況下不會輕易更換。


初到德國,看到車子新,保養得很好,就有人以為這是德國人愛車的表現,其實,這是因為有了TUEV,德國人不得不老老實實地愛護車子,否則,車子就別想上路。


誰想要得到駕駛執照,也不能繞過這道關。考生理論答題時,TUEV的人任監考官;路考時,TUEV的人在後座嚴肅又耐心地發號施令。在德國,考駕照對一些人來說很嚴苛。與美國不同,在德國想要得到駕駛執照,必須進駕駛學校學習2個月,為此你要支付1500歐元,但一旦取得駕駛執照,便終身有效。


必須一提的是,德國的高速公路標識合理簡潔,絕沒有多餘的文字,也絕不少一塊標牌。緊靠高速公路路邊絕不允許豎立廣告牌,以免分散開車人的注意力,更不用說什麼政治動員性質或安全駕駛教育性質的橫幅了。



德國高速公路也有潛規則


德國高速公路雖然屬於聯邦,但高速公路上的警察卻隸屬各州管理。對於那些在限速路段依然不限速駕駛的快車,德國警察可是「以快制快」,他們的座駕通常比被追逐的車輛更酷,更是外國車收藏家的夢幻車,其馬力足以與賽車媲美,且是少數不裝置250公里限速器的車輛。而且,警車或警用摩托均裝備有錄像機,且沒有顯著的標誌。開車人難以懷著僥倖的心理,因為你不知道身邊是否有警察在監視你。


除了各種明文規定外,有人說德國的高速公路還有一些潛規則,比如,低級車要讓高級車先行,這個等級依次為大眾、奧迪、寶馬、奔馳和保時捷。這是為什麼呢?原來,德國的交通規則裡有一種脅迫罪,即長時間霸佔左車道,使得行駛較快的車因不能超車而不得不靠右減速行駛,視為脅迫。


此外,交通法規明文規定,司機可以短促鳴笛或閃燈,以示意自己要超車。過於侵犯性的行為,如頻繁閃燈、鳴迪,或長時間不保持安全距離,視為非法,也可以脅迫罪起訴。


於是,你看到高速公路的「最大建議速度」為130km/h,但這通常被奔馳或保時捷的司機們忽略,他們會忽然冒出,在很接近你的地方閃燈,讓你為他們讓路。雖然汽油價格大漲,卻也沒能讓德國人的車輪慢下來。


在德國,嚴禁右側超車,即使左車道的駕駛員長時間霸佔道路。即便如此,如你在右側超車,對不起,兩車一同受罰。當然,右側並非總是不能比左側快。比如,交通擁堵時,兩條車道的時速都小於60km,或左車道的車處於靜止狀態,那麼,這時可以在右側車道過車,右側的車比左側快時,不得超過左側20km/h,這時不叫超車,而叫經過。



德國高速公路好在勤加保養


德國的高速公路雖然質量好,管理得好,卻是以每年每公里46萬歐元維修費作為代價的。


德國人的專業強項是機械製造,而德國的人工卻很貴,因此,為了不同的用途,德國人製造了各種不同的機械。諸如,修整坡地的草、修剪高處的樹枝、鏟雪、吹雪、灑鹽融化道路上的積雪、灑沙子增加摩擦力,等等,都有專門的機器。一些高速公路的兩邊是鬱鬱蔥蔥的樹木或草場,它們雖然必須與高速公路保持一定距離,不會輕易侵入車道,但也必須定期檢視,尤其是山坡附近。


此外,道路上的標識、道路的維修和拓寬等,雖然不需要大規模同時進行,但論起德國密密麻麻如蜘蛛網一樣的總長來說,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對高速公路損害最大的不是時速200km的輪胎,而是雨水,為此,工程師以2.5%的傾斜路面防止雨水侵蝕,其易排水結構可以讓雨水流向路邊,再滲透一層透水水泥,流進水管網絡,最終流進儲水塘。


正是因為厚實的路面,先進的易排水結構,使得德國的高速公路幾乎沒有裂縫和坑洞,力求完美地讓迷戀速度的駕駛者在其之上體驗自由奔馳的快感。


標籤: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