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嬰兒大腦幫科學家重現人腦2500萬年進化史
最上部一排是成年短尾猴和人類大腦皮層差異對比;中間一排是人類嬰兒期和成年期大腦差異對比;底部一排是人類發展和進化歷程中產生變化的對比 圖像版權:國家科學院院報(PNAS)
據國外媒體報道,如果你想要快速回顧一下人類大腦在過去2500萬年內的進化史,只需要觀察嬰兒到成人大腦的成長歷程就可以了。在人最初的幾十年內,大腦最外層的多褶皺部分——大腦皮層——正重演著人類從猿類中分化出來並進一步演化的歷程。
「這並不是說某種一對一的精確對應,但是雙方相似的部分實在引人注目,讓人無法忽略」,來自華盛頓大學聖路易斯分校的神經生物學家大衛·馮·埃森(David Van Essen)說。在7月12日出版的《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報》上,馮·埃森領導的小組比較了人類嬰兒和成年人的大腦掃瞄結果。結果顯示的差異性被用來和另一掃瞄結果進行對比,即成年人類和短尾猴的大腦皮層形狀差異。在大約2500萬年前,人類和短尾猴擁有共同的祖先。
自那以後,人類大腦經歷了超速發展,變得異常巨大而複雜。雖然並非所有變化都牽涉到大小和形狀,人類同時也發展出了嶄新的基因系統,並且以完全不同的方式運行,但所有這些變化都毫無疑問屬於人類進化歷程的一部分。而在嬰兒時期,人類大腦尚未發育完全,因而顯得非常幼小。根據馮·埃森的說法,這種大腦發展模式可能代表了由於不斷進化而產生的一種優勢策略。
此項最新研究發現,不論是嬰兒和成年人之間還是人類和猿猴之間,大腦在成長中變化最小的是那些和最重要的核心感覺相關的部位,如視覺。很顯然,這些感覺是從出生起就非常重要的。而如果其他一些不那麼重要的大腦部分也同樣發育成熟的話,嬰兒的腦袋就將顯得很大,而這顯然會對懷孕期間造成麻煩。
「這一先後的發育順序同時還使大腦的晚發育部分有機會得到童年時代的經驗學習」,馮·埃森說。巨量的社會文化經驗充實了嬰兒的大腦,使嬰兒以及整個人類種族具有更強的適應能力,也使發展複雜的社會體製成為可能。「相對其他靈長類動物而言,人類的童年期相對較長」,馮·埃森說。「我們學習大量的知識技能,但這也要花費大量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