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稱汶川地區再發生類似地震的週期為四千年 | 陽光歷史

 

A-A+

研究稱汶川地區再發生類似地震的週期為四千年

2015年02月02日 科學探秘-短篇 暫無評論 閱讀 37 次

    中國科研人員在27日出版的英國《自然·地球科學》雜誌上報告說,通過分析衛星大地測量數據,發現汶川大地震的能量釋放主要來自3個斷層破裂極大區,相關地區再發生類似大地震的週期約為4000年。


  論文第一作者、中國地震局地質研究所特聘研究員、北京大學教授沈正康告訴新華社記者,他們的研究不但有助於汶川地區今後的防震減災工作,而且對其他地震多發區相似地質斷層分析甚至地震預測也有借鑒作用。


  沈正康說,汶川地震斷層結構複雜,破裂空間變化劇烈。他們通過分析「全球衛星定位系統」和「衛星合成孔徑雷達干涉測量」等方面的數據,從觀測到的地表形狀變化,推斷出內部斷層的結構變動。


  研究結果顯示,汶川地震涉及多個地質斷層單元,而映秀、北川和南壩這3地附近為不同斷層單元的連接交匯部,地震前承受著比其他地方高得多的壓力,如同3個儲量巨大的「能量庫」。  


  2008年5月12日,映秀鎮附近的斷層首先破裂,第一個交匯部失去穩定,由此產生的地震波帶來了多米諾骨牌效應,接連觸發另外兩個「能量庫」,它們共同釋放出巨大的能量,導致汶川大地震的發生。測量數據表明,這3地接近地表處是汶川地震中的斷層破裂極大區,是大地扭曲變形最為嚴重的地方。

  沈正康還介紹說,這些斷層單元分別出現了4米至7米的「位錯量」,即大地在地震後被撕裂的「傷口」大小。由於地球板塊運動平時也在推動大地發生微小變化,通過衛星數據計算各地的形變累積速率,可以近似推算出同等規模地震的復發週期。


  在汶川地震涉及的各個斷層單元中,有的地方地震復發週期只有一兩千年,而有的地方卻可能數倍於此。由於多個斷層單元的相互作用才促發了汶川大地震,總的來說,這一地區再發生類似地震的週期約為4000年。


  沈正康總結說,這項研究較清晰地揭示了汶川地震的內部斷層結構和破裂空間分佈,提出了破裂分佈規律及可能成因,並對該地區地震風險進行了初步分析。


標籤: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