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村民有把祖傳「捕鼠弓」一次可捕鼠800斤
千百年來,為對付鼠患,人們發明了老鼠膠、老鼠藥、電鼠器等工具,但往往難敵老鼠的狡猾,而芳村龍溪村村民梁叔的一件家傳捕鼠工具,讓捕鼠變得十分簡單有效。據介紹,這項絕技傳了數代人,至今已有近200年歷史。其狀如弓箭,快如機槍,田鼠跑過,瞬間斃命,下200捕鼠弓,一次捕鼠多達800多斤。昨日,記者跟隨梁叔下田捕鼠,見證了這一簡易工具的神奇。
梁叔的捕鼠工具簡單方便,十分精巧,捕鼠十拿九穩
竹條麻繩手工製作捕鼠弓
梁叔今年已經63歲,然而動作敏捷,是村裡公認的捕鼠大王,一次捕鼠,收穫少則300斤多則800多斤。如此有效,源於一種捕鼠武器。天氣好的時候,梁叔就會在龍溪村口製作捕鼠工具。仔細一看,這件工具的材料主要是鄉村最常見的竹條和麻繩,外形像一把弓,使用簡單。「這一工具對田鼠有著致命的殺傷力。」梁叔介紹說。
「這是家傳的製作方法,從太公就開始流傳了。」梁叔說,這個工具有兩處關鍵的部位,「竹絲」好比橡皮筋,而「米」則扣在其中一個缺口處,好比一個加速器。最為傳統的是,兩處麻繩原來是用最廉價的尼龍繩,人工在小腿上擰搓出來的,「這樣才最吻合整個工具的關鍵部位,買都買不到合適的。」製作工具也只有兩把削竹條的刀,「我一天可以做50個這樣的老鼠弓。」
如何使用?他即場演示:田鼠經過,身體碰到「長絲」,整個工具就像一把自動彈弓一樣,老鼠經過,立刻發射,把老鼠的脖子或上身夾住截斷,瞬間斃命。
捕鼠40多年竅門只有兩個
農民種田,最頭疼的就是田鼠太多,影響產量。每逢秋冬,梁叔便帶著工具前往湖南、湛江、高明、四會、肇慶等地為當地農民捕田鼠除害。他說,因為老鼠狡猾,很多人都想盡辦法滅鼠,放藥、放金屬老鼠夾、老鼠膠或者用電,但命中率不高。他解釋說,金屬老鼠夾主要原理是夾住老鼠的後肢,老鼠還有前肢啊,可以掙扎爬走,下老鼠藥和用電,對人不安全。
梁叔出自捕鼠世家,從十二三歲開始,他就跟著父親學習捕鼠、製作工具,至今已有40多年經驗。在他看來,捕鼠不用多想,竅門只有兩個。「蛇有蛇路,鼠有鼠路,老鼠走路會按照一定的線路從洞裡出來,不需要任何誘餌,看準鼠路就行;其二就是在鼠路埋伏這一祖傳的工具,捕鼠多年,從未失手。」捕到鼠之後他立即放進筒裡用鹽作無毒處理。
梁叔帶上他的老鼠弓去佛山捕鼠
過去捕鼠為民除害也為生計
「入秋正是捕鼠的旺季。」在昨日的捕鼠行動中,梁叔在田里走了一遍又一遍,尋找鼠路。然後才開始下「老鼠弓」,按照一定的間隔像插秧一樣依次插在田間,然後就靜靜地在一旁守候。他說,一般在下午3時開始行動,逐漸天黑的時候就會見到收穫了。果然,經過耐心等待,在傍晚5時30分時,記者在一處老鼠弓處見到了一隻出來「散步」的田鼠被當場斃命,而梁叔只管收穫「戰利品」即可。
說起為何捕鼠,梁叔感歎,在過去,農民種田被鼠患所困,平時收入很少。捕鼠,可以除害,提高產量。
過去,梁叔步行幫人捕鼠,隨後換騎單車,現在則是開車去捕鼠。如今生活好了,他還是捨不下「捕鼠癮」,一有時間就到珠三角地區幫別人除鼠去。「過去,別人沒有什麼答謝的,會把自家最好的菜送給我,自己也就很滿足了。」梁叔說。現在,只要他拿著家傳工具出現在田間捕鼠,農田主人都表示歡迎,有的地方還邀請他上門除害。
「就像釣魚一樣,捕鼠還需要耐心。」在記者參與的捕鼠行動中,儘管工具了得,但等待田鼠出洞上鉤也需要一定的耐心。如今,梁叔已把技術傳授給兒子,有村民建議他申請專利,他只是一笑置之。
梁叔獨門捕鼠器揭秘:
長約70厘米的竹條,稱為「乸」;
一條次長的竹條,稱為「橫擔」;
一條竹弓;
一個1厘米長短的竹機關,稱為「米」;
一條約10厘米長的細竹條,稱為「長絲」;
兩條竹條組成的「筷子」;
麻繩,用來連接竹弓、「米」和整個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