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合川發現抗戰時期大鹽倉 最大儲量7650噸 | 陽光歷史

 

A-A+

重慶合川發現抗戰時期大鹽倉 最大儲量7650噸

2016年04月22日 考古發現-短篇 暫無評論 閱讀 74 次

  本報訊 合川區在嘉陵江和涪江交匯處的江邊,發現了一座抗戰時期修建的鹽倉。昨日,經專家考證,這座鹽倉不但是當時長江中段的八大鹽倉之一,而且還是當時戰略轉運的官倉。專家建議在此開展城市創意產業。


長江中段八大鹽倉之一


市文物局專家介紹,巴渝一帶多產泉鹽,有鹽井數百所之多,不僅滿足了巴蜀人民日常生活所需,還暢銷楚、滇、黔和西南廣大地區,歷史上出現了「巴鹽濟楚」、「巴鹽濟黔」和「巴鹽濟湘」的壯麗景觀。所以,巴蜀自古以來就以「魚鹽之利」而聞名於世。


「合川曬網沱鹽倉,就是當時長江中段的八大鹽倉之一。」市文物局專家說,該鹽倉位於合川城區嘉陵江、涪江交匯處的南岸,始建於1936年,為當時的重慶鹽務分局撥款監造,1940年建成,佔地6300平米,庫房分隔四棟,最大儲藏量7650噸。


糯米加石灰防潮


食鹽是一種易回潮的晶體,而合川區臨江空氣濕度大,因此如何防潮成為難題。


市文物局專家介紹,當時的食鹽全部用麻袋包裝,為防止食鹽受潮,建造者先用寬厚40厘米、長1米的條石,按照「橫豎」排列式壘造起基座,為防潮氣進入,每塊條石間都用糯米加石灰的「混凝土」粘合。基座周圍佈滿了排水溝。基座內再用石灰與炭渣填滿,然後在上面鋪上小青磚。


接著在小青磚上搭上木板架,離地面大約30厘米左右,然後將鹽袋放在木板上。每個鹽倉內還有煙囪之類的排風口,以讓鹽倉保持空氣流通。


專家建議妥善保護


市規劃局副總工程師李世煜此前表示,重慶號稱西南工業重鎮,在中國近現代史上留下了極其燦爛的一頁。但令人憂慮的是這些工業遺址沒有得到很好的保護,不少遺址在城市建設中消失。「當子孫們有朝一日詢問起這些城市瑰寶時,我們將用什麼實物依據和遺址遺跡向他們介紹重慶歷史上的輝煌?」


李世煜說,在國外,不少工業遺產都搞起了創意產業,比如在英國許多老廠房、老倉庫、高煙囪,除部分被作為工業技術專題博物館外,更多的已被更新改建,成為人民樂於光顧的商場、餐廳和咖啡館。當人民徜徉在這種環境中時,將會勾起對過去的無限遐思。


市文物局專家表示,合川曬網沱鹽倉保護完整,用材工藝罕見,歷史印記明顯,是不可多得的城市遺產中的工業遺產。他們已建議合川區可以將其列為文物保護單位。同時,為延續鹽倉的生命力,專家建議可在此開展有山城特色的創意產業。



記者 李心成


標籤: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