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科學家首次復原食肉恐龍原始體色
據美國國家地理網站報道,科學家成功復原了火雞般大小的食肉恐龍中華龍鳥(Sinosauropteryx)的羽毛顏色,這也是第一個體色得到復原的恐龍。1996年,中華龍鳥還成為第一個被確定有羽毛的恐龍。
1.中華龍鳥復原圖
中華龍鳥復原圖
中華龍鳥發現於我國東北遼寧省一個具有1.3億年至1.23億年歷史的沉積帶——義縣組。自此,考古學家已從那裡挖掘到數千個帶有羽毛的化石。在發表於最新一期《自然》雜誌上的研究報告中,一個由古生物學家和掃瞄電子顯微鏡專家組成的國際研究小組表示,中華龍鳥的背部具有紅橙色羽毛,而尾部有斑紋狀羽毛。恐龍為何需要有斑紋的尾巴呢?據專家介紹,許多鳥類(非鳥類恐龍的現存後代)都將色彩艷麗的尾巴作為求偶的工具。
2.中華龍鳥化石
中華龍鳥化石
中華龍鳥的羽毛自考古人員首次描述以來便一直是爭論的焦點。肉眼看上去,中華龍鳥的羽毛化石就像毛髮一樣的細絲,給人感覺十分柔軟,如羽絨一樣。部分研究人員提出,這些根本不是羽毛,而是尾巴內部的膠原蛋白殘餘。最新研究表明,這些細絲狀結構中具有黑色素體。
黑色素體是在現存鳥類羽毛而非膠原蛋白中發現的攜帶有天然色素的亞細胞結構。這強化了毛般結構是原始羽毛的說法。原始羽毛是羽毛進化的早期階段,此時羽毛尚無身體兩側有短毛的中心軸,而現代鳥類就具有這種特徵。在這張中華龍鳥的化石照片中,背部和尾部上的黑塊就是細絲狀結構。
3.孔子鳥羽毛顏色
孔子鳥羽毛顏色
據最新研究稱,已滅絕的孔子鳥(Confuciusornis bird)的羽毛顏色可能與斑胸草雀的現代羽毛顏色相同。孔子鳥是一種有喙鳥類,在我國遼寧省一個具有1.2億年至1.3億年歷史的化石層發現。研究人員根據保存在化石樣本中的微小黑色素體推斷出孔子鳥的羽毛顏色。研究人員在化石中發現了兩種黑色素體——真黑色素(Eumelanosome)和褐黑色素(Phaeomelanosome)。
真黑色素呈桿狀,與現存鳥類羽毛的黑色和灰色具有聯繫。褐黑色素呈球形,可生成從紅褐色到黃色等各種顏色。如果沒有黑色素體,物體會呈現白色。研究人員通過掃瞄電子顯微鏡,發現孔子鳥羽毛化石含有兩種黑色素體,這種鳥類活著時羽毛可能有多種顏色。
4.桿狀真黑色素
桿狀真黑色素
一個國際研究小組報告稱,他們在擁有1.25億年歷史的中國鳥類和恐龍化石上發現了桿狀真黑色素(如這張掃瞄電子顯微圖所展示的結構)和球狀褐黑色素。真黑色素和褐黑色素是名為黑色素體的亞細胞結構的兩種類型。黑色素體具有黑色天然色素——黑色素。刊登在《自然》雜誌上最新研究稱,來自已滅絕孔子鳥的真黑色素表明黑色是其顏色構成的一部分。
現存鳥類羽毛中具有豐富的黑色素體,而最新研究是科學家首次在來自我國遼寧省的非鳥類恐龍(如中華龍鳥)羽毛化石和保存極為完好的鳥類化石中發現黑色素體。在恐龍身上發現黑色素體意味著,在許多有羽毛恐龍化石中找到的頗具爭議的毛狀結構確實與羽毛有關。對生活和死於數百萬年前的生物化石黑色素體的分析,有望開闢新的研究領域,讓我們對史前顏色的未知世界有所瞭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