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專家失足滑下山找到「九死還魂草」 | 陽光歷史

 

A-A+

[圖文]專家失足滑下山找到「九死還魂草」

2014年09月05日 考古發現-長篇 暫無評論 閱讀 232 次

專家失足滑下山找到「九死還魂草」(組圖)


 


卷柏(「九死還魂草」)


 


專家失足滑下山找到「九死還魂草」(組圖)


 


中華蹄蓋蕨


 


專家失足滑下山找到「九死還魂草」(組圖)


 


普通鳳丫蕨


搜山一年找到「還魂草」


中山植物園兩專家帶著放大鏡在紫金山找到75種蕨類植物


帶上放大鏡,每天早出晚歸,不放過任何一道溝渠……一年以來,南京中山植物園的孫起夢和劉興劍將紫金山徹底搜了個遍,找到了75種蕨類植物。雖然南京人熟悉的中華水韭依然沒有蹤影,但是一次意外從山坡上滑下後,竟然首次記錄到普通鳳丫蕨,讓兩位專家興奮不已。此外,還在紫金山地區新發現了姬蕨、對馬耳蕨,寶華山瓦韋球腺種足蕨。


滑下山坡「撞上」鳳丫蕨


從去年春天開始,孫起夢和劉興劍就開始「搜山」,從蔣王廟到天文台,沿上下五旗到馬群,足足堅持了一年。帶著放大鏡,每天早晨七點出發,一直到晚上七點才回到單位,山間每道溝渠都不放過。這次尋找,一共收穫了75種蕨類植物,一些採集回來培養後,已經在植物園的實驗地裡存活。姬蕨、對馬耳蕨,寶華山瓦韋球腺種足蕨是這次在紫金山地區新發現的。更讓兩位專家興奮的是,找到了普通鳳丫蕨和中華蹄蓋蕨,「這兩種植物是在江蘇地區首次記錄到。」


蕨類植物早在4億年前就在地球上誕生,是世界上「年紀」最大的植物之一,利用孢子繁殖的它們,大多在潮濕的巖壁上、石縫中生存。因為「相貌平平」,如果沒有專業知識,常常被誤認為是「野草」。找到普通鳳丫蕨源於一次意外。孫起夢告訴記者,有一天在山裡的一個溝溝裡採集,沒站穩一下子就從山坡上滑了下來,倒在石堆上。孫起夢發現眼前的這種蕨類植物有點與眾不同,就把它帶了回來。「你看這是鳳丫蕨,它葉片背面的孢子囊群是網狀交替的。」孫起夢拿出兩份標本,一份是普通鳳丫蕨,一份是紫金山上非常普遍的鳳丫蕨,表面上看起來兩種植物真的一模一樣,只有在放大鏡下才看出一點區別。「要不是滑下來,距離它很近,肯定不會發現這個不一樣。」


磚石上發現寶華山瓦韋


現代的蕨類植物,絕大多數都是矮小的草本植物,它們的生長環境很刁鑽。孫起夢告訴記者,比如寶華山瓦韋,是在明孝陵附近的一塊磚石上發現的,而球腺種足蕨就是在植物園附近的城牆上找到的,因為它只在石灰岩上生長。


「還發現了一種,我們猜它是廬山鐵角蕨,還沒有最後確定。」孫起夢介紹說,這種蕨類植物標本,全國只有廬山植物園有,正在聯繫專家前來鑒定,「如果確定是的,這也是此次調查中的一項新記錄。」


中華水韭消失了50多年


50多年前曾在玄武湖邊大量扎根的中華水韭現在在南京基本銷聲匿跡。「這次調查,我們將這種國家珍稀瀕危保護植物作為重點對象。」劉興劍告訴記者,《江蘇植物誌》上曾記載產於南京的中華水韭,不過在眾多植物專家多次野外考察中,均未見到該植物。


他表示,中華水韭和植物園的淵源很深。原來中國第一份中華水韭的標本,就是在植物園的水溝裡面發現的,「遺憾的是,那個水溝靠近明孝陵,現在已經沒有了。」這次調查中,依然沒有尋覓到中華水韭的身影,他介紹說,中華水韭是水生蕨類植物,對環境極度敏感,對水質的要求特別高,水源受到污染或者遇到酸雨,它們就會徹底消失,「玄武湖邊上的消失就是因為湖水受到污染。」


「還魂草」遇水就「笑」


在實驗地裡,記者看到一個腐朽的樹樁上,幾簇枯萎的植物,差不多已經死了。「它是卷柏,只要一沾水就像開花一樣,立即怒放開來。」劉興劍介紹說,卷柏還有一個名字是「九死還魂草」,傳說人死了後,把它放進嘴裡,人就能復活。果然,幾滴「人工雨」滴下去,沒多久實驗地裡「枯萎」的卷柏慢慢舒展開了葉片,「活」了過來。


擁有這樣神奇的本領,都是被環境「逼」出來的。在紫金山上,卷柏生長在向陽的山坡或岩石縫中,那裡土壤貧瘠,蓄水能力很差,它的生長水源幾乎全靠天上落下的雨水,為了能在久旱不雨的情況下生存下來,它被迫練出了這身「本領」。


■鏈接


紫金山蕨類植物藥用價值多


在專家眼中,紫金山上這些不起眼的「小草」都是寶貝。近年來國內外對蕨類藥用植物資源的研究越來越重視,如已在卷柏科和裡白科中發現了防治癌症的藥物資源。研究發現,紫金山幾乎所有的蕨類植物都可以作為藥用植物資源,且數量多、分佈範圍廣。其中有不少種類在南京的民間已被廣泛使用。在對紫金山部分藥用蕨類植物總黃酮含量測定後,專家發現,有7種蕨類植物的總黃酮含量達到1%以上,其中,水龍骨科的有柄石韋黃酮含量最高,達到2.060%。而黃酮的抗衰老效果很強大,能夠防止細胞被氧化產生皺紋。


標籤: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