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曆三大征之播州之戰 播州之戰是怎麼爆發的 | 陽光歷史

 

A-A+

萬曆三大征之播州之戰 播州之戰是怎麼爆發的

2014年11月06日 戰史風雲 暫無評論 閱讀 780 次

  萬曆三大征之播州之戰:播州主要是指今天的貴州遵義,西漢的時候就開始設郡,唐乾符三年(876年),太原人楊端應詔帶領謝、成、趙、婁、梁、令狐、猶、韋八大家族征討南詔,平定南詔後,楊端奉命世代鎮守播州。從那個時代起,一直到明萬曆年,楊氏家族代天牧守已歷二十九世,700多年。

  到了萬曆年間,這種世襲的土司制度竟然跟這個時代不合拍,一方面是漢人勢力不斷向西南山區擴張,另一方面是西南少民為了保持傳統的生活方式和政權運行模式而加以抵制,在此種意義下,任何朝廷與土司之間的衝突都可以看作這種時代背景的映襯。

  楊應龍是楊家第29代在播州的主政者,大明朝廷授予其播州宣慰使一職,楊應龍將有限的財力投入到播州本土的建設中去,所以深得苗人的擁戴,但這自然影響到了地方官府和其他土司的利益,無論是地方官府還是其他土司都將楊氏作為眼中釘,欲拔之而後快。但楊應龍對朝廷顯得也很忠心,無論是徵兵,還是伐木都十分的積極。

  楊應龍作為播州宣慰使,雖然身在貴州,但跟四川的關係更緊密,這自然引起貴州巡撫葉夢熊的不快,而葉夢熊卻是個喜歡無事生非的主,他劾楊應龍「二十四大罪狀」,涉及楊應龍用閹宦、造宮室、穿蟒袍、沒收土司田地,實際上這些彈劾大都無中生有,或者雞毛蒜皮。


  葉夢熊彈劾楊應龍的奏章到了朝廷,眾人正討論是否對楊應龍提請堪問,四川巡撫李化龍上疏暫免堪問,就這樣李化龍暫時將楊應龍保了下來。

  楊應龍有一妾田氏,田氏跟應龍的正室張氏不合,便誣蔑張氏跟人有姦情,楊應龍信以為真,便殺了張氏。張家在播州也屬於土司旺族,張家人將楊應龍告到了貴州巡撫衙門,說楊應龍謀反。楊家與張家積怨已久,此次殺妻事件不過是這種積怨的一種爆發而已。

  這種機遇對葉夢熊來說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他再次請求朝廷對楊應龍進行堪問,朝廷讓楊應龍選擇去四川或貴州聽堪,楊當然選擇去四川。楊應龍來到四川省府治所重慶,在那裡,楊應龍對情況進行了陳述,四川方面讓楊應龍交兩萬兩銀子贖罪,另外帶兵5000去朝鮮滅倭,但楊應龍帶兵走到半路上,朝鮮第一階段的戰爭已經結束了。

  萬曆二十一年(1593年)四川巡撫李化龍去職,繼任者王繼光對楊應龍採取強硬態度,從此川黔兩省對楊的態度空前一致,楊應龍的末日似乎將要來臨。王繼光重提要楊應龍去重慶堪問,此時政治氣候已經轉變,楊應龍當然不會前往。王繼光便派總兵劉承嗣、參將郭成統兵三千前往進剿,官兵被楊應龍圍困在板橋至婁山關之間的白石口,官兵死傷過半。

  這是帝國第一次對播州發兵,三千人如何能進擊數萬能征善戰的播州兵,他們所需要的只是一個開戰的借口,帝國終是被這些文官綁上戰車。消息傳來,萬曆震怒,皇帝免去王繼光四川巡撫一職,接著,任命南京兵部侍郎邢玠為川黔總督去處理此事。邢玠既來四川,便命重慶知府王士琦前往安穩審問楊應龍。楊應龍命其弟楊兆龍在安穩城外跪迎,最後判決楊應龍交四萬兩罰金以資助伐木,將殺害官兵的黃元、阿羔、阿苗驗明正身以抵楊應龍死罪,革去楊應龍播州宣慰使一職,以其長子楊朝棟代理播州宣慰使一職,將其次子楊可棟羈押重慶為人質以討要罰金。不久之後,楊應龍次子楊可棟被重慶地方折磨致死,重慶當局讓楊應龍將罰金交起,否則不允許其領取屍體。到了此刻,帝國與楊氏家族之間再也無法挽回,也許這些正是地方當局所要的結果。

  失去次子的楊應龍將怒火都發洩到其他土司身上,他認為是這些土司經年累月的挑撥才導致其子喪生,從萬曆二十四年起,楊應龍派兵襲掠餘慶、大呼、都壩、草塘、興隆、都勻、黃平、重安、江津、洪頭、高坪、新村,乃至侵擾湖廣48屯。一方面楊應龍在發洩著他的不滿,另一方面被襲擾的地方大都是播州故土,只是被朝廷強行劃給其他土司。但此時朝鮮問題還沒有解決,另外,楊應龍的矛頭只是對準其他土司,並沒有主動挑釁官軍,所以朝廷仍處在觀察階段。

  萬曆二十七年(1599年),貴州巡撫江東之讓都司楊國柱、指揮李廷棟率三千兵攻打楊應龍,這次又是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三千士兵連同楊、李二人在內被播州兵圍困飛練堡,全部戰死,無一生還。貴州的敗報再次傳入京城,萬曆免去江東之的貴州巡撫一職,由郭子章接任,此時朝鮮的戰事已經結束,萬曆皇帝打算解決播州問題。


  萬曆二十八年(1600)二月,大軍徵調完畢,南京兵部右侍郎李化龍持尚方寶劍節制川、黔、湖廣三省軍務,坐鎮重慶主持平播事宜,萬曆皇帝徵調了九個省共二十四萬大軍,以各地輔兵和西南土司兵為主,由各地戰兵帶領從八面直向播州撲來。整個帝國的精英雲集川黔,劉鋌出綦江,馬禮英出南川,吳廣出合江,曹希彬出永寧,童元鎮出烏江,朱鶴齡出沙溪,李應祥出興隆衛,陳璘出白泥,看這陣勢大有徹底踏平播州之勢。

  播州地勢險峻,只有北面一條路是出口,通往外界的道路上有兩道天險,分別是綦江和婁山關,為了佔據主動,楊應龍在大兵合圍前攻陷了綦江城,楊應龍殺光了城內的軍士和百姓,滿城鮮血的綦江城告訴我們這一切很快就會在播州上演。時間一日一日的流走,巨大的陰影就像滿天的烏雲一樣壓來,壓的播州這個地方每個人的心頭沉甸甸的。

  楊應龍長子楊朝棟率領數萬苗兵鎮守綦江,劉鋌本是名將劉顯後人,長期作為四川總兵鎮守西南,在苗人心目中有極高的威望,聽聞前方帶頭大將是劉鋌,苗人皆無底氣與其硬拚。二月十五日,綦江一戰下來,苗兵四處逃竄,朝棟幾乎被俘,楊朝棟收攏散兵又重新佈防婁山關。劉鋌的大軍直向婁山關逼來,沿途的苗寨盡皆被官軍屠戮,所有的苗民同仇敵愾紛紛前往婁山關拒敵,整座整座寨子的小孩也都被組織起來上戰場。

  在官軍的猛烈攻擊下,眼看婁山關也無法拒守,所有人便退居最後一道防線海龍囤,楊應龍的帥府就建在上面。這海龍囤有數百年的歷史,是楊家認為能夠保命的地方,他的地勢非常高,海龍囤沿路的階梯陡峭到需要徒手攀爬才能夠上去。

  萬曆二十八年三月中旬,八路大軍已經合圍海龍囤,播州兵全部集中在海龍囤,苗人不分男女老幼皆上陣助防。官兵在通往海龍囤的路上修建了堡壘,採取步步推進的戰術,海龍囤上的一道道防線都被劉鋌、馬禮英攻破,六月底,劉鋌帶人從海龍囤的後山崖用繩索攀登了上來,海龍囤的前方也被馬禮英攻破,眾苗兵跟官軍展開最後的殊死搏鬥。楊兆龍戰死,楊朝棟被俘,官兵上的囤來,肆意斬殺,十幾歲的孩童也慷慨赴死,整個海龍囤上血流成河,成了人間地獄,楊應龍點燃了王宮,跟自己的侍妾自焚而死。僅剩幼子楊奉祿被一侍女所救,從後山崖上逃脫。

  整場播州會戰歷時一百餘天,官軍斬首二萬五千具,俘獲一千餘人,楊氏家族被俘七十餘人,楊朝棟等核心人員押赴京城凌遲處死,楊應龍屍體帶往京城挫屍,播州余民只剩一二,整寨皆空,田地荒蕪,餘者皆為老弱病殘。播州平後,朝廷將播州一分為二,設遵義府歸四川,平越府歸貴州,改派流官治理。

  寧夏戰役和播州戰役皆是一個性質,那就是朝廷對於坐擁一方的強者務必趕盡殺絕,另外,古老的世襲制度似乎已經跟這個蓬勃發展的明王朝脫節,無論是土官治理,還是流官治理都不能改變西南少數民族的傳統生活方式,而這種流官治理究竟能給西南少民帶來多大的福祉還是一個大大的問號。


標籤: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