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泰坦尼克號真相 逃生幾率取決於船艙等級
泰坦尼克號真相:1912年4月10日,號稱"永不沉沒"的巨輪"泰坦尼克"號開始了它的處女航。4月14日深夜,"泰坦尼克"號撞上冰山,船裂成兩半後沉入大西洋,1500多名乘客葬身海底。在電影《"泰坦尼克"號》裡,我們看到了一幅幅充滿人性,感人至深的溫暖畫面:白髮蒼蒼的老船長莊嚴宣佈讓婦女兒童首先離船,並平靜地與"泰坦尼克"號一同沉沒;一位仁慈而勇敢的牧師冒著生命危險返回正在沉沒的"泰坦尼克"號動情呼籲:"讓婦女兒童先上救生艇!";一位父親深情地親吻小女兒之後將她送上救生艇……
然而,歷史的真相遠遠沒有那麼溫暖。美國《新聞週刊》近期刊登報道,講述了沉船時刻的眾多故事,展示了人性的多樣性。讓人遺憾的是,"婦女兒童優先"的動人救生口號並非完全屬實,獲得優先權的主要是頭等艙、二等艙的婦孺。統計數據表明,頭等艙男乘客的生還率比三等艙中兒童的生還率還稍高一點。
航運公司董事擠上救生艇
"泰坦尼克"號沉沒的慘劇發生之後,媒體和國會的聽證會揭露了很多不為人知的故事,展示了人性的多樣性。白星航運公司("泰坦尼克"號的船東)的董事J·布魯斯·伊斯梅從來就不喜歡"泰坦尼克"號的船長愛德華·史密斯和設計師托馬斯·安德魯斯。在船隻下沉時,伊斯梅擠上了一艘載著婦女兒童的救生艇,這使他的下半輩子都背負著罵名。關於伊斯梅是如何從"泰坦尼克"號上逃脫的,流傳著很多個版本。一些目擊者認為他趁第一艘救生艇即將下水時偷偷溜了進去,一些則認為他從人群中擠到救生艇前,並以開槍相威脅,最終搭上了救生艇的末班車而離開。而伊斯梅自己則堅持他坐上救生艇的時候,"泰坦尼克"號的甲板上已經空無一人了,他對於船上還有1500多人完全不知情。
據說,"泰坦尼克"號上只裝備了16艘救生艇也正是伊斯梅的主意。伊斯梅在"泰坦尼克"號的規劃會議上曾經問了這麼一句話:"這艘大傢伙本身就是個大救生艇,既然如此,那為什麼還要費神裝那些小艇,弄得甲板上亂糟糟的呢?"當船駛入冰山區域內時,據說也是伊斯梅命令船長保持原速前進。
伊斯梅認為"泰坦尼克"號是"永不沉沒的"另一原因,是因為無線電系統理應能夠及時發送求救信息,呼叫其它船隻前來救援,趕在船隻沉沒前挽救乘客。但是,在"泰坦尼克"號沉沒當天,船上的無線電系統出現故障,直到船撞冰山前才將故障排除。"泰坦尼克"號錯過了其它船隻發送的警告冰山出沒的信息,而距離"泰坦尼"克號不遠的船隻也因被冰山環繞而無法及時趕來救援。
也有人選擇紳士般的死亡
當然,面對生死抉擇,有些人選擇紳士般的死亡。攜帶傭人、司機等共同登船的富豪本傑明·古根海姆看到女性登上救生艇之後明白自己沒有獲救機會,他返回自己的船艙,穿上了自己的晚禮服。據說他是這麼說的,「我們已經穿上了自己最好的衣服,準備像一個紳士一樣下沉。如果這真的發生了,告訴我的妻子,我已經盡自己所能盡到了自己的責任。」
63歲的老婦艾達·斯特勞斯拒絕拋下丈夫、梅西百貨的創始人伊斯多獨自逃生。艾達當時幾乎已經上了8號救生艇,但她突然改變了主意,又回來和伊斯多待在一起,她說,「這麼多年來,我們都生活在一起,你去的地方,我也去!」她把自己在艇裡的位置給了一個年輕的女傭,還把自己的毛皮大衣也甩給了這個女傭,說「我再也用不著它了!」斯特勞斯夫婦最後的時刻是一起坐在甲板上,等待著巨浪將他們吞沒。
億萬富翁約翰·雅各布·阿斯德問負責救生艇的船員,他可否陪同正懷著身孕的妻子馬德琳上艇,那個船員說了一句「婦孺先上」之後,他就像一個真正的紳士一樣,回到甲板,安靜地坐在那裡,直到輪船沉沒,船上倒下的大煙囪把他砸進大西洋中。阿斯德當時已有資產8700多萬美元,加上他那些發明專利,身價達1億美元以上,是「泰坦尼克」號上唯一的億萬富翁,也是當時全世界最富的人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船員中也有很多真正的英雄。二副赫伯特·萊托勒曾遭遇過沉船和颶風,但均平安脫險。在「泰坦尼克」號撞上冰山之時,萊托勒脫離了觀察崗位,但他隨後成為了最積極幫助婦女兒童登上救生艇的船員。他知道,即使所有的救生艇全部塞滿人,大概也只能承載船上一半的乘客。最後,有人勸他上救生艇,他堅定地回答說:「絕對不行。」為了整理最後一艘救生艇,萊托勒被大浪捲走。但隨後一個引擎發生爆炸,將萊托勒帶回到了海面,他抓住了一艘傾覆的救生艇,有30個人和他一樣正絕望地抓著這最後一根稻草。萊托勒僥倖熬過了冰水帶來的體溫過低的危機,他成為最後獲救的一批倖存者之一。
逃生幾率取決於船艙等級
泰坦尼克號上婦女兒童優先的逃生口號並非是虛構,但是,逃生的幾率主要取決於乘客當時所在的船艙等級。
美國新澤西州州立大學教授、著名社會學家戴維·波普諾在他的《社會學》一書中這樣寫道:「……不幸的是救生船不夠。儘管很多人(超過1500人)遇難,但乘客注意遵守『優先救助婦女兒童』的社會規範」,使得英國公眾和政府面對這一巨大災難,「可以找到一些安慰」統計數據表明,「乘客中69%的婦女和兒童活了下來,而男乘客只有17%得以生還」。
這是泰坦尼克號奉獻給世界的一條活生生的文明守則。
但波普諾接下來揭示的數據卻十分殘酷,他繼續寫道:「我們發現,三等艙中的乘客只有26%生還,與此相應的是,二等艙乘客的生還率是44%,頭等艙是60%。頭等艙男乘客的生還率比三等艙中兒童的生還率還稍高一點。」「輪船的頭等艙主要由有錢人住著,二等艙乘客大部分是中產階級職員和商人,三等艙(以及更低等)主要是由去美國的貧窮移民乘坐。」
這是人類社會更為強悍的另一條規則。於是,波普諾毫不客氣地修改了曾使英國人頗感「安慰」的「社會規範」:「在泰坦尼克號上實踐的社會規範這樣表述可能更準確一些:頭等艙和二等艙的婦女和兒童優先。
永不沉沒的悲劇不僅僅發生在海上
在1912年「泰坦尼克」號紀念集會上,白星公司對媒體表示:沒有所謂的「海上規則」要求男人們做出那麼大的犧牲,他們那麼做了只能說是一種強者對弱者的關照,這不管在陸地還是在海上都是一樣的,這是他們的「個人選擇」。
三類不同艙位的倖存幾率之所以會有這麼大的差距,主要有兩個原因。其一,「泰坦尼克」號和別的客輪一樣,將存放救生艇的區域安排在了頭等艙和二等艙附近,以降低富人和中產階級乘客對航海風險的擔心,當時所有的輪船都是這樣設計的。其二,下水逃生的安排也保持了這個相同的邏輯,即頭等艙、二等艙優先,而不是後來盛傳的「婦女兒童優先」。
就兒童而論,一、二等艙共有兒童32人,只有一人死亡;三等艙的兒童有75人,死亡55人,毋庸諱言,作為社會等級標誌的艙位成了生命的籌碼。一、二等艙乘客中的遇難者有很多要麼是盲目相信「泰坦尼克」號是「不沉之船」,要麼是在等待家人時錯過了逃生的機會,而倖存下來的三等艙乘客,大多數是在跳入水中之後才搭上救生艇。倖存者之一、丹麥女乘客卡拉·簡森事後寫道,在倖存者被轉移到「卡帕西亞」號上之後,船上開始瀰漫起悲傷的氣氛。
倖存者們意識到了在自己家庭中,有人已經永遠地葬身海底。婦女們「有些人坐在甲板上,盯著天空發呆……有些人走來走去哭喊著男人的名字,還有些人躺下來默默哭泣。另一些人無法承受這一事實,我們好幾次看到有人的屍體被裹上帆布,放到海中。」
《新聞週刊》在報道的最後寫道,號稱「永不沉沒」卻終究傾覆的悲劇不僅僅發生在「泰坦尼克」號身上,在金融世界裡也一樣會出現,比如雷曼兄弟公司就撞上了冰山。
再好的系統,再多的錢,再聰明的工程師,再可靠的設計也不起作用,世界上沒有「完美」這樣東西,因為駕駛者正以魯莽的速度駕駛大船前進。在駛向未知的深海之前,我們應該自問一下,船上是否為三等艙的乘客準備了足夠的救生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