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剷除帝制,恢復共和】
1915年,袁世凱倒行逆施,大做「皇帝夢」,加緊推行帝制復辟活動,激起了全國人民的堅決反對。一場反帝制、反覆辟、反賣國的運動席捲全國。
孫中山自「二次革命」失敗後流亡日本,高舉反袁鬥爭大旗。1914年7月在日本東京組織中華革命黨,自任總理,號召革命黨人「協力同心,共圖三次革命」,決心推翻袁世凱的專制統治,完成資產階級民主革命。
黃興和一部分未...
袁世凱稱帝花多少錢?龍袍60萬龍椅40萬服裝200萬
要說袁世凱敢於開歷史倒車,將自己的頭銜從大總統閣下改為大皇帝陛下,那也是有「民意」強力支持的。1915 年12 月11 日上午9 時,中華民國參政院專門舉行全體會議討論有關變更國體事宜。據記載,當天參加會議的各省「國民代表」共1993 人,竟一致同意國家實行帝制,稱「中華帝國」,並袁世凱登基大典籌備處推戴袁總統為皇帝:「恭戴今日大總統袁世凱為中華帝國皇帝,並以國家最上完全主權奉之於皇帝,...
揭秘袁世凱鮮為人知的九件事:險些被地雷炸死!
袁世凱生於清文宗咸豐九年八月二十日(1859年9月16日)。袁世凱出生的那天,他的叔祖袁甲三恰好寄書到家,言與捻軍作戰得勝。袁世凱的父親袁保中大喜過望, 因此為這個新生的嬰兒取名為「凱」,並按照家族「保世克家、企文紹武」的排行,給嬰兒命名「世凱」。袁世凱的得名即與戰爭行伍有關,似乎在預示著這個新生兒一生的戎馬生涯。 袁世凱六歲時養父袁保慶替他找個啟蒙老師袁執中教四書五經。同治五...
袁世凱用哪四招終結了「大蒙古國」的獨立鬧劇?
導讀:清朝末年的腐朽與民國初年的動盪政局,為西方列強在中國邊疆興風作浪提供了時機。1911年外蒙古分裂派王公哲布尊丹巴等在沙俄支持下聚會於庫倫,決定脫離中國,派遣代表團到聖彼得堡請求沙俄庇護。該年10月10日,中國爆發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皇權統治。1912年2月15日,在沙俄策動下,哲布尊丹巴乘機宣佈成立了獨立於中國之外的所謂「大蒙古國」,自封「大蒙古國」皇帝,建國號為「共戴」。 外...
揭秘:袁世凱如何脅迫熊希齡簽名同意解散國民黨
北洋時代號稱「武夫當國」,其實,當時有實力的各路軍閥整天忙的卻是組閣。只是在山頭林立的情況下,想要組成一屆讓各方都滿意的內閣並不容易,所以,北洋時期的內閣新陳代謝非常快,短短16個月竟然有31屆內閣登場。 北洋時期的內閣總理以文人居多,但是基本上幹不長。朱啟鈐只做了3天的代理總理,顏惠慶做了7天,汪大燮幹得稍長點兒,9天。 在眾多的內閣總理中,熊希齡的名字屢被後人提起。究其...
揭秘袁世凱在臨終前的遺言:他害了我是暗指何人
從萬眾期待到千夫所指,袁世凱本有機會成為「中國之華盛頓」,卻最終成為舉國唾罵的「竊國大盜」,在眾叛親離中羞恨而死。相傳袁世凱彌留之際的最後一句話是:「他害了我。」「他」是誰?有人說是一心想當「皇太子」的袁克定,有人說是一心想做「帝王師」的楊度,也有人說是袁世凱自己的帝王思想。 長子袁克定一心想當「皇太子」 身為袁世凱的長子,袁克定並沒有繼承其父的雄才大略,反而在父親...
袁世凱告密導致維新失敗?所謂告密只是老實交代
光緒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八月初五下午三點鐘,一輛從北京駛來的蒸汽火車轟隆著在天津站停下。站台上頓時喜樂喧囂,等候多時的天津文武官員來了精神,紛紛向一位下車的大人物湧去。
這位大人物就是進京陛見歸來的三品按察使銜、督練小站新軍的袁世凱。他剛剛被光緒皇帝擢升為二品頂戴、候補兵部侍郎--這就是滿城文武官員熱臉相迎的原因。
袁世凱高興地和大小官員一一致意,跟著進入早已籌備...
民國史上的第一女殺手:袁世凱差點死在她手裡
她曾多次參與刺殺晚清政壇要人,她還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女博士,第一位女律師,第一位省級女政務官,第一位地方法院女院長與審檢兩廳廳長……她是誰呢? 鄭毓秀,別名蘇梅,女,廣東省廣州府新安縣(今屬深圳市)人。父親是清末戶部一官吏,家境殷實。她自幼聰明伶俐,母親常常教她誦讀經文。她天性叛逆,當時裹腳之風猶存,家人憂其不纏腳,將來大腳女難嫁人,然而任憑家人軟硬兼施,年僅五六歲的小毓...
梟雄袁世凱大總統之路:為何沒成中國的華盛頓?
風雨中的共和 任何事情都有其原本。事實上,早在1912年春,種種跡象便在身處萬人之上的袁世凱身上表現了出來。南北和談的確賦予了他國家元首的地位,但在責任內閣制的束縛下,他卻沒有享受到權力的果實。按照《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的規定,共和國施行責任內閣制,大總統沒有最高權力。這部約法由孫中山在袁世凱就任臨時大總統後第二天頒布,其中因人設法的意圖非常明確。 對一生都在攫取權力的袁...
揭秘:歷史上袁世凱的機要女秘書竟冒險葬秋瑾
在上世紀初,呂碧城的知名度是非常高的。她曾任中華民國大總統袁世凱的機要秘書,是當時女子擔此高職的第一人;她曾任北洋女子師範學堂校長,培養出鄧穎超、許廣平等多名女界精英,是中國近代最早的女教育家。 1904年6月10日,住在天津《大公報》英斂之家中的呂碧城正在看書,門房高舉著寫有「秋閨謹」的名片稟報說,「來了一位梳頭的爺們兒」。呂碧城但見來人穿著男裝,梳著髮髻,身材修長,雙目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