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案上,一本線裝版的《白居易詩集》。茶台前,一杯陳年普洱茶。在茶杯的熱氣繚繞中,我對面似乎坐著的是白居易。他剛從午睡中醒來,約我一起品茶,這茶喝出了盛唐的味道。
暖床斜臥日曛腰,
一覺閒眠百病銷。
盡日一餐茶兩碗,
更無所要到明朝。
——白居易詩《閒眠》
我記得幼兒時學背唐詩,第一首既不是「春眠不覺曉」,也不是「紅豆生南國」,更不是「鋤禾日當午」。...
白居易另一面:無良文人 好色到侍妾三年一換
白居易畫像
白居易總是悲天憫人,一副救苦救難大慈大悲的樣子,還寫下了《上陽宮》《琵琶行》同情女子的詩,誰曉得走出了詩歌,他也不過是無行文人。你可以去泡妞,也可以讓我們背你的《賣炭翁》,但你不能讓我們一邊背著你的《賣炭翁》一邊目送你泡妞吧?
樊素和小蠻都是白居易的家伎。姬人樊素善歌,妓人小蠻善舞,她們倆出名,皆因白居易曾經寫過著名的「櫻桃樊素口,楊柳小蠻腰。」其實...
唐宣宗吊白居易抒發了什麼情感 唐宣宗李忱生平介紹
《吊白居易》是唐宣宗李忱所作,這是一首七言律詩,主要描寫的是唐代皇帝唐宣宗李忱為了悼念詩人白居易,對他的悲痛之情,同時也表達了對白居易的離去而感到十分的惋惜。作為一代國君,為一位詩人作哀悼詩,這在古代是非常罕見的,從這也可以看出唐宣宗對白居易這個人十分的器重和對他詩詞的喜愛,也從側面表現出了白居易不同凡響的才能。
詩的首聯運用比喻的描寫手法,生動形象的概括了白...
唐宣宗吊白居易抒發了什麼情感
《吊白居易》是唐宣宗李忱所作,這是一首七言律詩,主要描寫的是唐代皇帝唐宣宗李忱為了悼念詩人白居易,對他的悲痛之情,同時也表達了對白居易的離去而感到十分的惋惜。作為一代國君,為一位詩人作哀悼詩,這在古代是非常罕見的,從這也可以看出唐宣宗對白居易這個人十分的器重和對他詩詞的喜愛,也從側面表現出了白居易不同凡響的才能。
詩的首聯運用比喻的描寫手法,生動形象的概括了白...
瘋狂追星族可追溯到唐朝 男子渾身刺滿白居易詩
現在稱追星族為fans,來自拉丁文fanatics,意思是「對神的崇拜所導致的瘋狂」。台灣作家餘光中說,fans譯成「粉絲」很貼切,因為「絲」體現了群體性。同樣是仰慕,「知音」只能是少數,而「粉絲」必須是多數。
據考證,追星族的閃亮登場可追溯到唐朝。
一個名叫魏萬的年輕人為了一睹詩仙李白的風采,從河南濟源的王屋山下開始,鍥而不捨地追蹤偶像的蹤跡。歷時半年,跋涉三千里,終於在揚州風...
揭秘:日本平安時代為何如此推崇詩人白居易?
據日本新華僑報網報道,平安文士大江唯時編輯的《千載佳句》,共收集唐代153位詩人的1083首詩作,其中白居易詩就佔了507首,近乎半數。有日本文聖之稱的漢學家菅原道真也特別尊崇白氏,自稱「得白氏之體」。其《菅家文草》中引用、化用《白氏文集》就達80餘次500多首。號稱世界第一部長篇小說的《源氏物語》作者紫式部,不僅作為後宮女官給一條彰子皇后講授《白氏文集》,更在其作品中引用白詩100餘首...
白居易做官廉潔奉公 離任時將多數薪俸留官府倉庫
提起唐代的白居易,很多人對這位大詩人的《琵琶行》、《長恨歌》、《新樂府》、《秦中吟》等詩歌代表作銘記在心,但並不知道他曾經是一位廉潔奉公、公而忘私的清官。他在杭州任刺史三年,離任時,把自己的大部分薪俸都留在官府倉庫。離任後他寫了一首詩抒發自己的思想情感: 三年為刺史,飲冰(為國擔憂)復食檗(檗bo一種苦味植物)。唯向天竺山,取得兩片石。此抵有千金,無乃傷清白。 此詩當是白...
文豪妓女兩段情:白居易逼死關盼盼 蘇軾愛馬盼盼
白居易多管閒事逼死名妓關盼盼的事情廣為人知,這裡我要說的是一位馬盼盼,知道的人可能少一些。這位馬盼盼,牽扯到的也是一位大詩人,他就是同白居易一樣鼎鼎大名的蘇軾。 公元1079年,42歲的蘇軾任徐州太守。剛剛上任,就遇到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他親臨抗洪第一線,冷靜指揮,動員一切力量將洪水擋在了城外,四十多天後,洪水退去。這時候的蘇軾,才記起徐州有座燕子樓,想起兩百多年前關盼盼...
白敏中——唐朝宰相,刑部尚書白居易從弟
本 名:白敏中
字 號:字用晦
所處時代:唐朝
民族族群:漢人
出生地:華州下邽
出生時間:792年
去世時間:861年
主要成就:討平黨項,擔任宰相
官 職:司徒、中書令
爵 位:太原郡公
謚 號:丑
白敏中(792年-861年),字用晦,華州下邽(今陝西渭南)人,祖籍太原,唐朝宰相,刑部尚書白居易從弟。
...
唐朝詩人白居易怎樣寫求歡詩勾引朋友妻
人說「朋友之妻不可欺」,白居易卻是朋友之妻「不客氣」。白居易的齷齪在這樣一件小事上表現無遺。
白居易生於公元772年,卒於公元846年。唐代詩人。字樂天,晚年號香山居士。其先太原人,後遷居下邽(今陝西渭南)。貞元進士,授秘書省校書郎,元和年間任左拾遺及左贊善大夫。後因事被貶為江州司馬。歷任杭州刺史、蘇州刺史、刑部尚書。詩與元稹齊名,世稱「元白」。代表作有《長恨歌》、《琵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