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孫和文武雙全,全心撲在工作上,朝廷內外一片讚譽聲,繼位之路不是陽關大道,一馬平川嗎?然而對於孫和來說,卻是荊棘滿地,一路跌跌撞撞,坎坎坷坷,根本沒有走到盡頭,讓人心酸不已。 首先是老爸猶豫糾結,左右搖擺。孫權年齡大了,可能更愛調皮搗蛋的,對於孫和這種規矩本分的人反而冷淡了。他內心最喜歡的是四兒子孫霸,因為孫霸沒有得到太子之位,孫權總覺得內疚,當年又封孫霸為魯王。...
東吳太子孫和的悲慘一生:遭姐姐陷害而被流放
導讀:孫和文武雙全,全心撲在工作上,朝廷內外一片讚譽聲,繼位之路不是陽關大道,一馬平川嗎?然而對於孫和來說,卻是荊棘滿地,一路跌跌撞撞,坎坎坷坷,根本沒有走到盡頭,讓人心酸不已。 首先是老爸猶豫糾結,左右搖擺。孫權年齡大了,可能更愛調皮搗蛋的,對於孫和這種規矩本分的人反而冷淡了。他內心最喜歡的是四兒子孫霸,因為孫霸沒有得到太子之位,孫權總覺得內疚,當年又封孫霸為魯王。...
東吳名將太史慈:與劉備擦肩而過的一代名將
太史慈是三國東吳的名將,當年曾與孫策一場龍爭虎鬥,讓人永遠記得起那個生龍活虎,在戰場上叱吒風雲的人物。不過這樣的人物,竟然與仁慈的劉皇叔擦肩而過,曾經有過一個階段的唏噓。那麼劉備為何不投奔劉皇叔。這裡面是不有什麼隱情。 透過歷史的雲霧,江湖覺得其實太史慈是個有頭腦的人,比起當時的名將,他毫不遜色。不僅僅武藝超群,而且見識非凡,事實上太史慈是一員儒將。那麼太史慈為何不投...
董襲怎麼死的?東吳虎臣董襲是怎麼被淹死的
孫策死後,吳夫人擔憂孫權年紀太小不能成事,召見張昭等人詢問。此時有一人分析局勢,從東吳地勢到人才一一分析,言語豪壯,眾人都壯其言。此人不是張昭,是個武將,打仗猛地很,曾上陣親自斬殺敵方兩名主帥。 此人姓董名襲,字元代,會稽餘姚人,身長八尺,志節慷慨,武毅英烈,武力過人。孫策進入會稽,董襲在高遷亭迎接他,孫策認為董襲偉壯,讓他管理賊盜。 豪言保江東 當時山陰慣盜黃龍...
解密:東吳史書是怎樣醜化赤壁之戰前後的劉備?
歷史從來不是單方面所能記述的,其材料來源是極其豐富和複雜的,例如三國史,既有來自勝利者方面的資料,即魏國的資料,也有來自蜀國和吳國的資料,這些資料可以說互相補充,也可以說互相矛盾,例如劉備,魏國方面的記載,還算不賴,蜀國方面就更不用說了,但吳國方面的記載,實在是很不堪。
赤壁之戰前夕,據東吳史料《江表傳》記載,劉備駐紮在樊口,諸葛亮還出使東吳沒有回來。劉備日夜擔心曹軍南下,...
魏國小將張特如何用3000人阻擋了東吳20萬大軍?
孫權死後,孫亮繼位,諸葛恪掌政。諸葛恪從小就聰明異常,既掌權,又廣施德政,免去一些地方賦稅,因此很得民心。諸葛恪每次出門,很多人都爭著想要一睹其風采。 聲望很高的諸葛恪,又因為東興之戰的勝利走上人生的巔峰。 253年,諸葛恪不顧他人的強烈反對,大發州郡二十萬人伐魏。諸葛恪本來打算到淮揚一帶驅略百姓,但部下勸他圍困新城,圍點打援,諸葛恪採納了這個計策,20萬大軍重重圍困新城...
三國東吳大將朱治簡介:最默默無聞的三代老臣
朱治(156年-224年),字君理。丹楊故鄣(今浙江安吉)人。三國時期吳國武將,東吳名將朱然之嗣父。早年隨從孫堅、孫策征伐,又輔助孫權,穩定江東,功勳卓著。此後長期居住在吳郡,孫權為吳王,拜其為安國將軍,配金印紫綬,徙封毗陵侯。每次進見,孫權都親自迎接。黃武三年(224年)卒,年六十九。
早年經歷
朱治早年曾擔任縣吏,後被察舉為孝廉,州里辟其為從事,隨孫堅到處征戰。
公元1...
東吳版《出師表》:諸葛恪學習諸葛亮北伐曹魏
諸葛亮的哥哥諸葛瑾在東吳為官,是一位很重要的政治人物,而諸葛瑾的兒子諸葛恪,則是一位英才,自小就能言善辯,深得孫權賞識,長大後也很有出息,在政治和軍事上頗有建樹,尤其是孫權臨終前,向諸葛恪托孤,委託他輔佐少主,其地位與其叔父諸葛亮相比,也差不了多遠。
諸葛恪接過大任的當年,就遇上魏國司馬師大舉攻打東吳,這給了諸葛恪一個建功立業、在東吳樹立威信的大好機會。當時魏國兵力集中...
魯肅早年與江北反孫勢力的來往:並非東吳的鐵桿
《三國誌·吳書·魯肅傳》記載了魯肅兩次投奔東吳的經過:
第一次投吳,是建安三年孫策在世時。「周瑜為居巢長,將數百人故過候肅,並求資糧。肅家有兩囷米,各三千斛,肅乃指一囷與周瑜,瑜益知其奇也,遂相親結,定僑、札之分。袁術聞其名,就署東城長。肅見術無綱紀,不足與立事,乃攜老弱將輕俠少年百餘人,南到居巢就瑜。瑜之東渡,因與同行。」
這次投吳不久之後,魯肅就以還葬祖母為由...
三國時吳國第三位皇帝孫休簡介:東吳景帝孫休生平
吳太宗景皇帝孫休(235-264),字子烈,中國三國時期吳國的第三位皇帝,大帝孫權的第六子,公元258-264年在位。十八歲時,受封為琅琊王。太平三年(258年)九月二十六日,孫綝發動政變,罷黜孫亮為會稽王,迎立孫休為帝,孫休三次辭讓而受,改元永安。孫休登基,封孫綝為丞相,孫綝權傾朝野,遂除孫綝。孫休在位期間,頒布良制,嘉惠百姓,促進了東吳的繁榮。孫休好文。上位後於永安元年創建國學,設太學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