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昭加入孫吳集團的初衷應該是,以江東為漢室藩屏、保土護民,而非助孫權稱霸。所以投降曹操,孫氏消亡,但有助於國家統一,對天下有大功。在一定程度上,張昭的士人心態和曹操首席謀臣荀彧一樣,都打算曲線救國。但是,荀彧是真正地忠於漢室正統,張昭就不那麼光明正大了,明知曹操是漢賊,在關鍵時刻一再妥協投降,更像是畏懼強權。周瑜和魯肅出身江北地方豪強,武人氣質較重,不受士大夫名節觀念束縛,欲助孫權成就霸業。
赤壁大戰後,張昭已經邊緣化了,退出孫權的核心決策層。二十多年後孫權登基時,依然對張昭當年的投降主張耿耿於懷,對後者說「如果聽從你的主張,我早就乞食於曹氏了」。曹魏和蜀漢都曾有丞相之職,但出現於特殊時期。比如曹操罷廢三公、自任丞相,以丞相霸府架空天子和朝廷百官,為改朝換代做準備。諸葛亮以顧命大臣擔任丞相,實際上代替孱弱的劉禪處理朝政。
孫吳的丞相是常設官職,基本上繼承自西漢,丞相為百官之首、掌握大權,但職責是輔佐皇帝。221年,孫權稱吳王,張昭作為孫吳文臣元老,德望、品行都堪稱楷模,是眾望所歸的丞相人選,但孫權偏偏選了名不見經傳的孫邵。大名士孔融曾稱孫邵為「廊廟才也」,也就是能力可做朝中大官,但他怎能與張昭相比?孫邵似乎是一個過渡性人物。
225年孫邵病死,孫吳百官再次推舉張昭為相,這次孫權選擇了江東大族顧氏的顧雍。孫權不用張昭的理由有兩個,一是丞相責任繁重,不應勞駕張昭,這明顯是借口,另一個原因張昭性格剛正嚴厲,易起衝突,這倒是實情。
除了當年張昭妥協投降,孫權選顧雍更有深層原因。孫吳據有江東已經三十年,淮泗集團的大多數謀臣武將都已去世,後輩人才不足,孫權必須依靠江東本土大族治理國家。此時陸遜是上大將軍,駐紮於軍事重鎮武昌,掌握重兵,陸遜正是當年孫策圍攻導致死亡近半的陸氏的族人,他地位如此之高,是孫吳江東化的象徵,加上顧雍為丞相,江東大族代表擔任文武最高官職,表明孫吳政權與江東大族融合加深,達到和諧一致的高峰。
229年孫權稱帝后,張昭地位進一步下降,基本上賦閒在家,僅偶爾參與朝政討論。
張昭加入孫吳集團的初衷應該是,以江東為漢室藩屏、保土護民,而非助孫權稱霸。所以投降曹操,孫氏消亡,但有助於國家統一,對天下有大功。在一定程度上,張昭的士人心態和曹操首席謀臣荀彧一樣,都打算曲線救國。但是,荀彧是真正地忠於漢室正統,張昭就不那麼光明正大了,明知曹操是漢賊,在關鍵時刻一再妥協投降,更像是畏懼強權。周瑜和魯肅出身江北地方豪強,武人氣質較重,不受士大夫名節觀念束縛,欲助孫權成就霸業。
赤壁大戰後,張昭已經邊緣化了,退出孫權的核心決策層。二十多年後孫權登基時,依然對張昭當年的投降主張耿耿於懷,對後者說「如果聽從你的主張,我早就乞食於曹氏了」。曹魏和蜀漢都曾有丞相之職,但出現於特殊時期。比如曹操罷廢三公、自任丞相,以丞相霸府架空天子和朝廷百官,為改朝換代做準備。諸葛亮以顧命大臣擔任丞相,實際上代替孱弱的劉禪處理朝政。
孫吳的丞相是常設官職,基本上繼承自西漢,丞相為百官之首、掌握大權,但職責是輔佐皇帝。221年,孫權稱吳王,張昭作為孫吳文臣元老,德望、品行都堪稱楷模,是眾望所歸的丞相人選,但孫權偏偏選了名不見經傳的孫邵。大名士孔融曾稱孫邵為「廊廟才也」,也就是能力可做朝中大官,但他怎能與張昭相比?孫邵似乎是一個過渡性人物。
225年孫邵病死,孫吳百官再次推舉張昭為相,這次孫權選擇了江東大族顧氏的顧雍。孫權不用張昭的理由有兩個,一是丞相責任繁重,不應勞駕張昭,這明顯是借口,另一個原因張昭性格剛正嚴厲,易起衝突,這倒是實情。
除了當年張昭妥協投降,孫權選顧雍更有深層原因。孫吳據有江東已經三十年,淮泗集團的大多數謀臣武將都已去世,後輩人才不足,孫權必須依靠江東本土大族治理國家。此時陸遜是上大將軍,駐紮於軍事重鎮武昌,掌握重兵,陸遜正是當年孫策圍攻導致死亡近半的陸氏的族人,他地位如此之高,是孫吳江東化的象徵,加上顧雍為丞相,江東大族代表擔任文武最高官職,表明孫吳政權與江東大族融合加深,達到和諧一致的高峰。
229年孫權稱帝后,張昭地位進一步下降,基本上賦閒在家,僅偶爾參與朝政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