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北大是中國的文化干城,其表現優劣牽動甚廣,影響不可小覷。在二十世紀三十年代,日本人無須反覆權衡,也十分清楚北大校長蔣夢麟的價值,若能夠拉攏他,建立「深厚的友誼」,就不難收穫攻心為上的奇效。然而蔣夢麟對日方暗送的「秋波」和明示的「美意」均無動於衷。他認為,日本人過分迷信神佛,學習中國傳統文化不夠精到,因而只知忠,不知恕,弄成了瘸腿跛足,淪為了偏執狂。一位日本學者跑到北大來,眉飛色舞地暢談中日文化關係,蔣夢麟卻毫不客氣地告訴對方:「除了日本的軍事野心之外,我們可看不出中日之間還有什麼文化關係的存在。」這句大實話將那位日本學者頂在南牆上,當場揭掉了他的假面具,使之悻悻而退。文化方面,日本歷來不肯返哺。軍事方面,日本屢次厲行反噬。蔣夢麟清醒地認識到,日本軍國主義政府極力鼓噪「大東亞共榮圈」,將它美化為「珍珠項鏈」,實則是一條勒緊中國脖頸的鐵索。
1935年秋,由蔣夢麟領銜,北大教授發表宣言,堅決反對「華北自治運動」,痛斥這一卑劣行徑「脫離中央,乃賣國的陰謀」。這篇宣言義正詞嚴,贏得國人的廣泛支持,蔣夢麟因此被譽為「北平正氣的代表者」,成為日本軍方的眼中釘。
1935年11月29日,日本憲兵登門造訪,「敬請」蔣夢麟去東交民巷日本大使館武官處「談話」,逼他就範的意圖昭然若揭,此行的凶險程度不言而喻。
關公單刀赴會是小說家刻意編造的情節,蔣公隻身入營,則是真實的故事。家人和朋友為他捏一把冷汗,他卻泰然自若,舉止從容,神色淡定,將虎穴狼窩視為酒館茶室。
在回憶錄《西潮·新潮》中,蔣夢麟對此行的描寫極具現場感,不比任何小說情節遜色。
我走進河邊將軍的辦公室之後,聽到門鎖卡嚓一聲,顯然門已下了鎖。一位日本大佐站起來對我說:「請坐。」我坐下時,用眼睛掃了旁邊一眼,發現一位士官拔出手槍站在門口。
「我們司令請你到這裡來,希望知道你為什麼要進行大規模的反日宣傳。」他一邊說,一邊遞過一支香煙來。
「你說什麼?我進行反日宣傳?絕無其事!」我回答說,同時接過他的煙。
「那末,你有沒有在那個反對自治運動的宣言上簽字?」
「是的,我是簽了名的。那是我們的內政問題,與反日運動毫無關係。」
「你寫過一本攻擊日本的書。」
「拿這本書出來給我看看!」
「那末,你是日本的朋友嗎?」
「這話不一定對。我是日本人民的朋友,但是也是日本軍國主義的敵人,正像我是中國軍國主義的敵人一樣。」
「呃,你知道,關東軍對這件事有點小誤會。你願不願意到大連去與阪垣將軍談談?」這時電話鈴聲響了,大佐接了電話以後轉身對我說,「已經給你準備好了專車。你願意今晚去大連嗎?」
「我不去。」
「不要怕,日本憲兵要陪你去的,他們可以保護你。」
「我不是怕。如果我真的怕,我也不會單獨到這裡來了。如果你們要強迫我去,那就請便吧——我已經在你們掌握之中。不過我勸你們不要強迫我。如果全世界人士,包括東京在內,知道日本軍隊綁架了北京大學的校長,那你們可要成為笑柄了。」
他的臉色變了,好像我忽然成了一個棘手的問題。「你不要怕呀!」他心不在焉地說。
「怕嗎?不,不。中國聖人說過,要我們『臨難毋苟免』,我相信你也一定知道這句話。你是相信武士道的。武士道絕不會損害一個毫無能力的人。」我抽著香煙,很平靜地對他說。
電話又響了,他再度轉身對我說:「好了,蔣校長,司令要我謝謝你這次的光臨。你或許願意改天再去大連——你願意什麼時候去都行。謝謝你。再見!」門鎖又是卡嚓一響。大佐幫我穿好大衣,陪我到汽車旁邊,還替我打開汽車門。這時夜色已經四合了。我獨自到日本兵營,也有朋友說我不應該去的,聽日本人來捕好了。他們敢麼?
翌日,宋哲元將軍出於好意,特派一位少將到北大來敦促蔣夢麟盡快離開北平,從長計議,他擔心日本人還有更狠更黑的後手,而他愛莫能助。蔣夢麟表達謝忱之後,告訴來使,這回,他鐵定留在北平,負起自己的責任,哪兒都不去。
不久,陳誠將軍北上,代表蔣介石委員長慰問蔣夢麟校長。誠所謂「北大鬧則中國亂」,當時,黑雲壓城,風雨如晦,北大弦誦不絕,巋然不動,對於局勢和人心都起到了不可替代的穩定器的作用。
古人論勇,早就有血勇、脈勇、骨勇、神勇的精細區分:血勇者,怒則臉色發紅;脈勇者,怒則臉色發青;骨勇者,怒則臉色發白;唯有神勇者處變不驚,臨危不懼。蔣夢麟無疑是位神勇的北大校長。
抗戰勝利後,西南聯大的歷史使命業已完成,北大復校,蔣夢麟辭職,由胡適繼任。當時,胡適已卸任中國駐美大使,由於心臟病未癒,尚在美國療養,代掌北大校務的是著名的「大炮」傅斯年。這位代理校長是胡適的大弟子,有血性,有氣魄,有腕力,他決定為恩師掃除垃圾,清理門戶。
傅斯年疾惡如仇,富於愛國情愫,眼睛裡容不得砂子,對於文化漢奸不假辭色,一言以蔽之:「我是傅青主的後代,我同漢奸勢不兩立!」考古學者、金文專家容庚曾在「偽北大」任職,戰後去重慶活動,登門拜訪傅斯年。傅斯年見到容氏,瞋目欲裂,捶案大罵,聲震屋瓦:「你這民族敗類,無恥漢奸,快滾!不用見我!」傅斯年還痛罵偽北大的學生為「偽學生」,因此引起一些人的強烈反彈,南宮博就曾撰文《先生,學生不偽!》,與傅斯年較勁。傅斯年以吞白日、貫長虹的氣概視之蔑如,決心將那些墮落為漢奸的偽北大教授悉數清除,掃地出門,他向河北高等法院控告偽北大校長鮑鑒清附敵有據,應以漢奸罪論處。胡適的主張是盡可能寬容,對偽北大的落水教授網開一面,傅斯年卻發誓:「決不為北大留此劣!」周作人出任過偽南京國民政府委員、偽華北政務委員會常務委員兼教育總署督辦,遠比容庚的性質要嚴重,自然難以漏過傅斯年的大義之篩。周作人銜恨傅斯年,可謂切齒腐心,但他失足是真,失節是實(就算別有隱因,也難以擺上檯面),後來他用方塊文章惡攻一氣,洩憤或許有助,立論卻站不穩腳跟。
傅斯年有一段名言:「蔣夢麟先生的學問不如蔡孑民先生,辦事卻比蔡先生高明。我的學問不如胡適之先生,但我辦事卻比胡先生高明。蔡先生和胡先生的辦事,真不敢恭維。」這當然又是他想到哪兒說哪兒,心直口快。好在蔡先生大度,在九泉之下,是不會生氣的。胡先生也大度,深知傅斯年的脾氣性格,同樣不會生氣。傅斯年走下演講台,蔣夢麟對他說:「孟真,你這話對極了。所以他們兩位是北大的功臣,我們兩人只不過是北大的功狗。」
這兩位「北大功狗」,從他們痛斥敵奸的言行來看,確實表現出了剛毅不屈、正直不苟的精神,不愧為北大的校長和代理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