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鴉片戰爭

    林則徐虎門銷煙,大長了中國人民的志氣,卻使英國政府惱羞成怒。公元1840年6月,英國遠征軍司令懿律率四十多艘戰船、四千五百名英軍來到廣東,封鎖珠江洋面,第一次鴉片戰爭就此爆發了。
    在林則徐的率領下,廣州軍民嚴陣以待,侵略軍只能困守海上,根本佔不了便宜。於是,他們只得轉駛廈門,又受到福建總督鄧廷楨的迎頭痛擊。英軍不甘心失敗,繼續北上騷擾。由於清政府海防鬆弛,侵略軍攻陷了定海,一直向北開到天津附近。道光帝害怕了,下令將林則徐革職,充軍新疆,答應英軍只要退回廣州,就讓直隸總督琦善作為欽差大臣去同他們談判。
    琦善一味討好洋人,拆除了廣州的軍事防備,裁減了三分之二的廣東水師。可是英軍得寸進尺,不但提出了賠償煙價和軍費等無理要求,還單方面宣佈佔領香港。道光帝感到大失面子,改派皇侄奕山為靖逆將軍,於公元1841年1月27日向英國宣戰。英軍派出二十多艘軍艦、二千多名士兵,進攻虎門炮台。鎮守虎門的將士只有四百人,奕山卻不肯增援。六十二歲的虎門提督關天培,同部下發出了“人在炮台在,不離炮台半步”的莊嚴誓言,頑強應戰。炮身因連續發炮而發紅炸裂,他們就同英軍展開了肉搏戰。搏鬥堅持了十個小時之久,關天培壯烈捐軀,虎門炮台終於失守。
    奕山見通往廣州的門戶被打開,這才著了慌。他派出士兵捧著馬桶出城迎戰,說這樣可以使英軍的大炮失靈,自然是遭到了慘敗。英軍兵臨廣州城下,奕山被迫簽訂了《廣州停戰協定》,以支付六百萬元“贖城費”並保證清軍不再抵抗的條件,保住了廣州城。
    廣州百姓痛恨奕山的屈膝求和,5月31日,三元裡一帶一百零三鄉的村民高舉“平英團”大旗,將從虎門前來騷擾的英軍士兵團團包圍,殲滅了五十多人。餘下的英軍在清政府官員的保護下才撿得了性命。
    英國政府並不滿足於廣州的戰果。他們派璞鼎查替代懿律,於9月間再次擴大侵華戰爭。侵略軍北上攻陷廈門,再一次進犯定海。定海總兵葛雲飛、壽春總兵王錫朋,在武器裝備落後,又是以寡敵眾的條件下,堅守了五晝夜,終於全部犧牲。不久鎮海、寧波也相繼失陷。
    消息傳到北京,道光帝慌忙任命另一個皇侄奕經為揚威將軍,率兵赴浙江組織反攻。奕經對帶兵一竅不通,他讓人把老虎頭丟進海水裡,認為這樣可以激怒龍王,掀翻英艦。這樣的將軍怎會打勝仗!道光帝於是又派盛京將軍耆英為欽差大臣,前往杭州,向英軍示意求和。
    璞鼎查根本不把耆英的求和姿態放在眼裡,戰火繼續從沿海向長江蔓延。公元1842年6月,英國軍艦進攻吳淞。江南水師提督陳化成指揮吳淞炮台守軍開炮還擊,擊沉擊傷四艘英艦。但在這時,兩江總督牛鑒卻排列儀仗,來到前線“督戰”搶功。英軍士兵從望遠鏡裡望見,開炮轟擊,牛鑒嚇得跳出轎子狂逃。牛鑒的奔逃造成了陣勢的混亂,英軍乘機攻佔東炮台,夾擊陳化成。陳化成親身點炮抵抗,不幸炮身炸裂,壯烈殉國。
    英軍攻陷吳淞後,長驅直入,8月間,艦隊開到了南京城外的江面上。到了這時,道光帝再也沒有討價還價的餘地了,不得不授耆英全權求和。8月29日,在英軍旗艦“康華麗”號上,耆英同璞鼎查簽訂了有十三個條款的《南京條約》。這是中國近代史上簽訂的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它的主要內容有:割讓香港,賠償英國白銀兩千一百萬兩,開放廣州、福州、廈門、寧波、上海為通商口岸,海關稅率要同英國一起議定,英國享有領事裁判權等。
喪權辱國的口子一開便不可收拾,美國、法國接踵而至,於公元1844年強迫清朝政府同他們簽訂不平等條約,葡萄牙也在1849年強佔了澳門。從此,中國進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中國人民的頭上,於封建主義之外,又壓上了帝國主義的大山。

隨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