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是晚清最有權勢的女人,歷經同治光緒朝,實際上都是她在掌握大清的國權。而說到慈禧太后,就不得不想到另一個女人,與西宮太后慈禧相對的東宮太后慈安太后。慈安太后為滿洲鑲黃旗人,鈕祜祿氏,清咸豐皇帝的皇后。為廣西右江道三等承恩公鈕祜祿·穆揚阿之女,咸豐為登基時就嫁給了咸豐帝。
道光十七年,即公元1837年,慈安太后出生在廣西。公元1852年為咸豐二年,詔封貞嬪,進入內廷。同年五月,晉位貞貴妃,短短五個月之後便被立為皇后。短短一年,便由嬪到貴妃,隨後又升到皇后,成為一國之母之時,慈安太后才年僅16歲。放在現在,16歲的小姑娘,大多數都還在學校讀書,受盡父母寵愛。可是慈安太后16歲的時候,已經成了當時最尊貴的女人。並且因為她晉陞速度實在太快,根本就沒有行冊妃禮,而是直接為封後大典。慈安太后雖然比咸豐帝小六歲,但她為人幽閑靜淑,舉止端莊,因此咸豐帝很尊敬愛護她。
咸豐十年,歲咸豐帝出巡熱河。公元1861年,即咸豐十一年,咸豐帝猝然離世,去世前召見怡親王載垣、鄭親王端華、御前大臣景壽、協辦大學士肅順,軍機大臣穆蔭、匡源、杜翰、焦祐瀛等。咸豐諭:」立皇長子載淳為皇太子。「又諭:」皇長子載淳現為皇太子,著派載垣、端華、景壽、肅順、穆蔭、匡源、杜翰、焦祐瀛,盡心輔弼,贊襄一切政務。「
咸豐帝去世後。作為皇后的慈安太后自然而然的成為皇太后,而慈禧太后因為為載淳親母,所以兩宮太后並尊。慈安太后稱母后皇太后,又稱東太后,上徽號曰慈安皇太后,慈禧太后為西宮太后。東西兩宮太后之中,因為慈安太后為咸豐嫡妻,是為正統,而慈禧太后為」母憑子貴「,進而得封太后的,嫡庶有別,所以慈安太后地位在慈禧太后之上,東西宮以東宮為貴。
咸豐帝臨死前,留下八個顧命大臣,原意是皇帝年幼,因此分權制約。可是到了後來,這其中的矛盾也越來越多,所以在扶靈回京之時,兩宮太后聯同恭親王奕欣發動辛酉政變,誅除顧命八大臣。同治帝極為後,兩宮太后垂簾聽政,同治英年早逝,光緒帝繼位,又二度垂簾。
公元1881年,崩逝於鍾粹宮,死因成謎,葬於普祥峪定東陵,上謚,經宣統加謚,最終謚號為」孝貞慈安裕慶和敬誠靖儀天祚聖顯皇后「。
因為慈安太后死的太過突然,所以不管是在當時,還是現在,對於慈安太后的死,一直存在著很大的疑問。《述庵秘錄》記,三月初九日早上,慈安太后還召見各軍機大臣,共商國事,身體並沒有很大的問題,只」兩頰微赤「。可是到了第二天,就」東太后感寒停飲,偶爾違和,未見軍機「,晚上已經駕崩。
慈安太后的身體一直很健康,所以對於她的突然死亡,疑問頗多。《清稗類鈔》記」時任軍機大臣的左宗棠,聽說慈安突然得病身亡,頓足大聲說:『昨早對時,上邊清朗周密,何嘗似有病者?即去暴疾,亦何至若是之速耶?』
因為某些原因,很大程度上,都認為是慈禧太后設計將慈安太后殺死,從而能獨自掌握軍國大權。《德宗實錄》:」初九日偶染微痾,初十日病勢陡重,延至戌時,神思漸散,遂至彌留。「這個記載是慈安的《遺誥》所記,不過這個《遺誥》卻為慈禧所做,所以存疑。大多數的人都懷疑慈禧有可能為了掩蓋某種陰謀,而肆意編造死因。比如說,慈安正是她殺死的。
但實際上根據當時的工部大臣翁同龢的日記所記,對於慈安之死,可能有一個比較準確的判斷。《翁同龢日記》記載:」東太后感寒停飲,偶爾違和,未見軍機「。藥方,脈案」「晨方:天麻、膽星;(脈)按雲類風癇甚重。午刻一(脈)按無藥,雲神識不清、牙緊。未刻兩方雖可灌,究不妥云云,則已有遺尿情形,痰壅氣閉如舊。酉刻,一方雲六脈將脫,藥不能下。戌刻(晚八時前後)仙逝。」根據這藥方和脈象,從現代醫學的角度來看,認為慈安太后很有可能是突發腦血管疾病死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