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各個皇帝都偏愛南巡。一百年來,曾十二次大規模南巡。光是乾隆皇帝一人,就曾經六下江南。各個皇帝在南巡途中雖然也做了一些興修水利、修建海塘等利國利民之事,並減免沿途百姓的賦稅,但是沿途修建行宮、御道、遊玩景點,拆毀房廬屋舍,致使許多百姓流離失所,百業凋敝,給百姓帶來的卻是難以承受的苦難。朝中百官和各地的地方官自然知道其中的苦楚,可誰又敢掃皇上的興致呢?但總有一些生性耿直、剛正不阿的人站出來進言。然而螳臂當車,常是招來禍端。
當時任侍讀學士的紀昀紀曉嵐對乾隆說:"東南各地現在已經財物空竭了,皇上您應當考慮如何去救濟他們呀。"乾隆聽了以後大怒,喝斥紀曉嵐說:"朕只是覺得你有一些文采,才勉強安排你管理四庫書館,其實不過是為了提倡讀書讓你做天下人的榜樣而以,你怎麼敢如此大膽,胡亂地談論國家大事!"
反對南巡的忠貞的大臣,不單單有紀曉嵐。乾隆第一次南巡就受到博爾奔察的諷刺,搞得非常不悅。當時乾隆一路遊玩到蘇州境內,見到了一株合抱粗的梅樹,讚歎不已,大臣博爾奔察卻拔出佩刀做出砍樹的樣子,乾隆大驚,問他為什麼要砍樹,博爾奔察回答說:"臣是恨它不生在圓明園,致使皇上遠途跋涉到這江南來看它,一路上受盡險惡。"第四次南巡,乾隆召大臣齊召南覲見,問天台山、雁蕩山有什麼名勝古跡,齊召南回答沒有遊覽過。乾隆奇怪地問他,身邊的名勝為什麼不去遊覽,齊召南回答說:"古人說'高堂在,不遠遊',天台山、雁蕩山兩地山高水險,臣有老母在,孝子不登高,不臨深,所以不敢前去遊覽。"乾隆聽了知道是暗中說他呢,最後也沒去天台山和雁蕩山。第五次南巡,更是遇上紹興知府暗中用木料石頭等物阻塞河道,謊報龍船無法通過的事。後來東窗事發,紹興知府被罷職,紹興當地的百姓們痛哭流涕,自發走上街頭送他,一直送出一百多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