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統勳——乾隆時期股肱之臣

本    名:劉統勳

字    號:字延清號爾鈍

所處時代:清朝

民族族群:漢族

出生時間:1698年

去世時間:1773年

主要作品:《文正公詩集》

主要成就:內閣大學士、軍機大臣

兒    子:宰相劉墉

劉統勳——乾隆時期股肱之臣

  劉統勳,字延清,號爾鈍,山東諸城(今山東高密)人,是宰相劉墉的父親。雍正二年(1724年)中進士,歷任刑部尚書、工部尚書、吏部尚書、內閣大學士、翰林院掌院學士及軍機大臣等要職。劉統勳官至宰相,為政四十餘載清廉正直,敢於直諫,在吏治、軍事、治河等方面均有顯著政績。

  劉統勳,字爾鈍,號延清,祖籍山東諸城(今高密),康熙三十八年(1698年)出生於陝西羌州。父親劉棨是康熙朝進士,生劉統勳時擔任羌州知州,後調任四川布政使。劉統勳的祖父劉必顯也是進士出身,曾任戶部廣西司員外郎。劉統勳出身於書香門第,自幼得到良好的教育。

  劉統勳於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中舉人,雍正二年(1724年)考取進士,被翰林院選為庶吉士,擔任編修。雍正時期,劉統勳歷任南書房行走、上書房行走和詹事等職務。

  乾隆十一年(1746年),劉統勳出任漕運總督,開啟了自己督修河道、治理水患之路。乾隆十三年(1748年),劉統勳與大學士高斌巡查山東賑災情況,並勘察河道。當時運河漲水很快,劉統勳上疏請求通過濬聊城引河分流,將運河之水引出大海。並下令將德州哨馬營和東平戴村兩處堤壩的高度降低,秋天後又將沂州江楓口兩處堤壩的高度提升,使得河水有所阻截,防止了潰壩和水災。此後,劉統勳還曾於乾隆二十七年、三十二年和三十四年受命疏通運河水道,治水之功深得乾隆讚賞。

  乾隆十七年(1752年),劉統勳進入帝國的核心權力機構,擔任軍機處行走,從此成為皇帝的左膀右臂。劉統勳自乾隆元年(1736年)隨大學士嵇曾筠赴浙江學習海塘工程,到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受命勘察疏通運河,前後督修河道、治理水患長達三十餘年。期間始終秉公辦事,懲治貪官污吏,為國家挽回損失。同時興利除弊,按期完成堤壩運河的修築維護,為帝國長治久安提供保障,可謂治世能臣。

  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猝逝於上朝途中,乾隆皇帝聞訊慨歎失去股肱之臣,追授太傅,謚號文正。

你可能也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