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官」造假:清朝侍衛竟扮光緒行騙暴富
近日媒體報道,從2010年開始,一個名叫趙錫永的人,冒充政府要員,在湖南、雲南等地行騙,不少地方官員信以為真。
在古代中國,不僅商業領域造假迭出,並且出現過假衙門、假官員,甚至,在清朝還出現了假太子、假皇帝,把「官」造假推向巔峰。
清朝取代明朝,剛開始時宣稱:「不幸寇凶極禍,明祚永終,用是整旅入關,代明雪憤。」意思是說,清兵入關是為了消滅起義軍,為明朝報仇雪恨。因此,崇禎皇帝自縊後,清朝做模做樣地懸賞尋找散失的明太子。
《清史稿》記載,清順治元年(1644年)十二月「辛巳,有劉姓者自稱明太子」。此「太子」由皇宮內監楊玉領到了明朝嘉定侯周奎的家,周奎立即向清廷作了匯報。
清廷很重視,組織遺留下來的明朝宮人和明朝東宮官員來辨認,但大家都說不認識這個「太子」。「太子」最後招供是假的,結果「楊玉及附會之內監常進節、指揮李時蔭等十五人皆棄市」。
清朝後期,湖北還冒出了個假「光緒帝」。這事兒有兩個版本,一個見之於劉禺生的《世載堂雜憶》,稱之為《武昌假光緒案》。
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光緒跑到武漢的消息傳得沸沸揚揚。某日,武昌城某客棧來了主僕二人。主人二十餘歲,身材修長,長相俊朗;僕人沒有鬍鬚,說話有女腔,二人均操北京官話。二人深居簡出,僕人進茶食必定下跪,有傳呼,則口稱聖上,自稱奴才。
主人所用被服都繡有五爪金龍,玉碗也鏤著五爪金龍,還有一方刻有「御用之寶」的玉印。這些帝王行頭讓人驚訝!沒有不透風的牆,沒幾天工夫,一些喜歡找路子的候補官員「爆料」:武昌來了光緒帝!
戊戌變法失敗後,光緒被囚在中南海瀛台已一年多,杳無聲息。這個爆炸性消息很快被漢口的小報作了大篇幅報道。對於來「叩見」的官員,「光緒」口風很緊,只說一句:「見張之洞,方可透露。」
為「驗明正身」,有人力邀「光緒」的僕人去澡堂泡澡,看出他果真是個閹人。這一來,光緒到武昌的消息傳得更加有鼻子有眼,而且,上海的報紙也紛紛轉載光緒到武昌的報道。
頓時,「張之洞保駕之謠,更播於海內外。」這讓湖廣總督張之洞如坐針氈,他一得到報告,就開始「做功課」了:一是找照片對照,二是密電北京的熟人打探消息。最終,他確認「光緒尚居瀛台」。
他遂將此「光緒」拿來審問。假光緒承認身份造假,那僕人則交代本是宮裡太監,因為偷竊宮中器物被發覺,私逃出京,路上遇到這個人,自己就跟著來了。
張之洞隨即將案子交江夏縣知縣嚴刑拷問,真相得出:假光緒原來是個旗籍伶人,從小進宮演戲,所以對宮中的情形所知頗多,而且面貌和光緒又相像;而那僕人則是個守庫太監,與假光緒是老相識。
兩個人常聽到假親王、假大臣在外行騙暴富的消息,於是就利用假光緒的外貌和所盜的皇帝行頭、宮中器物,到各地大行其騙。此案結局是:假光緒和太監僕人一起被斬決。
此事另一個版本記錄在《睇向齋秘錄》中:「庚子歲(1900年),一偉男子操滿音,隻身至湖北黃州,詣府署,昂然徑入大堂,高據公案,豪氣咄咄逼人。」黃州知府很驚訝,問其姓氏、籍貫、職業,他都不睬,知府就把他送到武昌。
當時正風傳光緒從幽禁地逃了出來,知府就聯想到他可能是光緒。而張之洞就把他安頓下來,再安排武昌城裡見過光緒的官員來辨認。
有個姓宋的候補巡檢見了那個男子後說,這個人可能真是皇帝!於是,張之洞趕緊帶著一群官員去監獄和「皇帝」聊:您到底是什麼人?老實說,否則的話,即使是天潢貴胄,恕不認識,動起刑來,不能怪我了。
此人說,我受皇太后的壓制時間太長了,幸運的是能逃脫宮門,到了這裡,等待時機再有所作為!張之洞「察其顏,復觀其色,大疑」,就故意問皇室統系之類的問題,其人瞠目結舌,咳嗽搪塞。
張之洞悄悄對手下說,此人絕非真皇帝。沒想次日,此人卻寫了個條子向張之洞索要五千兩銀子,這使張大人最終下了定論:他肯定是個假貨!
他立即叫人嚴刑訊問,果然真相大白:這冒充「皇帝」的是個御前侍衛,被驅逐出宮,窮得沒辦法了,就想冒充皇帝詐騙錢財。最終,張之洞等官員悄然「鴆其人於獄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