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外交:唐朝皇帝為何能讓猖狂的日本俯首稱臣?
白江,是高麗半島上的熊津江,即今韓國之錦江入海處的一條支流。公元7世紀,這裡發生了中日第一次戰爭。這一場戰爭,改變了東方的政治格局。這就是「白江口之戰」。白江口海戰的勝利,徹底粉碎了日本入侵朝鮮半島,繼而侵略中國的野心。自公元664年開始,日本天智天皇深恐唐軍進攻本土,在國內耗費巨資,修築了4道防線,此後日本調整對外政策,向唐朝臣服,開始以中國為師,謀求自強。
早在公元1世紀,朝鮮半島進入「三國」時代,分成高麗、新羅、百濟三個國家。公元6世紀時,和中國接壤的高麗因與中國隋唐王朝的作戰,高麗便與突厥、百濟、以及與百濟關係密切的日本結成同盟以抗衡中國。而中國隋唐王朝則與受到高麗、百濟威脅的新羅國結盟,以牽制高麗、日本等國結成的反華同盟。
唐高宗顯慶五年,即公元660年,3月,百濟在高麗支持下,大舉入侵新羅,新羅軍接連敗北,新羅武烈王向中國求救。唐高宗李治命左武衛大將軍蘇定方為統帥,率領13萬唐軍東渡討伐百濟。7月,百濟軍大敗,百濟王及百官被俘往長安,百濟王朝崩潰。
第二年,百濟僧人道琛聯絡百濟遺臣密謀復國,兩次派使者前往日本乞援,並請求放還在日本做人質的百濟王子豐璋。翌年春天,日本天智天皇命阿曇比羅夫率170艘戰船,護送百濟王子豐璋回國。豐璋歸國後,被扶上百濟王的大位。隨後,他就組織百濟遺民對抗唐軍。其間,日本企圖在朝鮮半島扶持親日政權,向百濟政權提供了大量援助。
然而,好景不長,龍朔三年,公元663年,剛剛拼湊起來的百濟朝廷,因為內部權利劃分不均而發生內訌。在百濟王豐璋要求下,日本派出重兵入朝參戰。於是,白江口海戰一觸即發。
當日本出兵支援百濟的消息傳到中國後,唐高宗當即派右威衛大將軍孫仁師率大軍增援和百濟作戰的劉仁軌、劉仁願部。9月,唐軍會合,劉仁軌決定先攻取「群凶所聚」的百濟軍巢穴周留城,認為「若克周留,諸城自下」。於是唐軍分為二路:孫仁師、劉仁願、及新羅將領金法敏率軍從陸路前往周留城;劉仁軌則與部將杜爽,及百濟降將扶余隆率戰船護送糧船,由熊津沿白江,即今日韓國錦江而下,從水陸前往周留,以便水陸同舉,攻打周留城。
9月27日,日本支援百濟的水軍先頭船隻在白江口遭遇劉仁軌軍,雙方進行交戰,日軍不利而退。28日,日軍將領和百濟國王會商情報。認為日軍有戰船400多艘,唐軍僅有百餘艘戰船,戰勝唐軍不成問題。由於日軍過高估計了自己的實力,盲目地制定了「我等爭先,彼應自退」的戰略戰術,就這樣,日軍也沒有進行整頓部署,便冒然「率日本亂伍中軍之卒,進打大唐堅陣之軍」。雙方展開了激烈海戰,唐軍「左右夾船繞戰」,打亂了日軍陣形,致使日軍「赴水溺死者眾,艫舳不得迴旋」。最終,日軍戰船全部被焚燬,一時間「海水盡赤」,數萬日軍或溺水身亡,或被唐軍捕獲。在白江口之戰失敗的打擊下,百濟王倉皇逃往高麗,餘部全部歸降。至此,百濟國徹底滅亡。
白江口海戰的勝利,徹底粉碎了日本侵入朝鮮半島的野心。中國歷史上的第一次抗日戰爭至此結束,日本勢力退出了朝鮮半島,其入侵中國的野心也隨之破滅。日本天智天皇深恐唐軍進攻本土,自公元664年開始,在國內耗費巨資,修築了4道防線,此後日本調整對外政策,向唐朝臣服,開始以中國為師,謀求自強。
日軍在朝鮮的慘敗證明了當時日本根本不是中國的對手。損失慘重的日本深知若不趕緊求和,唐朝一旦下決心進攻日本本土,則他們連還手之力都沒有。於是,日本連連派出「遣唐使」赴華,對中國天子畢恭畢敬,並學習中國的文化和工藝,以此改造日本。在此後的1000多年裡,日本就遊離於中國的朝貢體系之外,對中國充滿敬仰之情,積極向中國學習,它的許多制度、文化習俗,都是來自中國的影響和熏陶。
直到16世紀,進入了豐臣秀吉時期,日本才出現了大變局。豐臣秀吉是第一個以征服朝鮮半島、進一步征服中國為目標的日本野心家的代表。他提出了三部曲,先征服朝鮮半島、再征服中國。後來的甲午戰爭也是一以貫之的思路。這是日本的戰略選擇,恐怕至今從來沒有變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