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則天墓的機密:乾陵1300年刀槍不入完好(圖)
武則天墓之謎:武則天墓為何萬人挖不動?
如果問世界上哪個皇帝的陵墓最難挖,那麼毫無疑問是武則天的「萬年壽域」——乾陵。她的陵墓被冷兵器時代的刀劍劈過,被熱兵器時代的機槍、大炮轟過。1300多年之中,有名有姓的盜陵者就有17人之多。
然而時至今日,漢武帝的茂陵被搬空了,唐太宗的昭陵被掃蕩了,康熙大帝連骨頭都湊不齊了,為什麼單單武則天的乾陵可以獨善其身?
這事得從乾陵的修建說起。乾陵位於陝西省乾縣城北6公里的梁山上,距古城西安76公里,修建於公元684年,歷經23年時間,工程才基本完工。
梁山是一座自然形成的石灰岩質的山峰,三峰聳立,北峰最高,海拔1047.3米,南二峰較低,東西對峙,當時群眾稱為「奶頭山」。從乾陵東邊西望,梁山就像一位女性的軀體仰臥大地,北峰為頭,南二峰為胸,人們常說它是女皇武則天的絕妙象徵。
唐時的堪輿家(風水先生)認為,梁山有利於女主。所以女皇武則天便把梁山選為其夫唐高宗和自己百年後的「萬年壽域」。
乾陵修建的時候,正值盛唐,國力充盈,陵園規模宏大,建築雄偉富麗,堪稱「歷代諸皇陵之冠」。唐初,太宗李世民汲取從古至今沒有不亡之國亦無不掘之墓的歷史教訓,從他與長孫皇后的昭陵起,開創了「因山為陵」的葬制,由當時著名的藝術大師閻立德、閻立本兄弟主持設計,陵墓由建築群與雕刻群相結合,參差佈置於有「龍盤鳳翥」之勢的山巒之上。
唐高宗與武則天的乾陵,發展、完善了昭陵的形制,陵園仿唐都長安城的格局營建,分為皇城、宮城和外郭城,其南北主軸線長達4.9公里。
至於裡面的寶貝,經過多年的探測考察,一位文物工作者推算最少有500噸!在前後通道的兩側,又各有4間石洞,洞裡裝滿了盛唐時最值錢的寶貝。在通向金剛牆的近百米過道兩旁,擺滿了各種金銀祭器。而最讓世人感興趣的就是那件頂尖級國寶——《蘭亭序》。乾陵一帶的民間傳聞中,早就有《蘭亭序》陪葬武則天一說。
盜掘
如此豐厚的寶藏使得乾陵吸引著職業盜墓者、封疆大吏、土匪、軍閥,甚至是農民起義軍,紛紛抄著鐵鍬、鋤頭前來刨上幾下。從武則天躺進乾陵的—刻,梁山就沒消停過。第一個光顧乾陵的是唐末造反大軍領袖黃巢。這位鹽販子率領60萬大軍攻進長安後,先是痛痛快快地燒殺搶掠一番,待土匪癮過足了,他突然發現自己無事可幹了。
這時,有人告訴了他一件事,在梁山西側黃土地下埋藏著大量碎石。這個消息就是在暗示黃巢,唐陵中最富有的乾陵的入口很可能就在梁山的西側。黃巢大喜,立即調出40萬士兵,跑到梁山西側開始挖掘。
這些人都是農民出身,對鐵鏟鐵鍬的運用熟練得很,不久,就把半座梁山剷平了,以此留下了40米深的「黃巢溝」。但是,乾陵就像是根本沒有入口一樣。後來,唐王朝軍隊集結向長安發起反攻,黃巢這才心不甘情不願地空手而逃。這位自稱是書生的黃巢愚蠢之極,他根本不知道乾陵是坐北朝南的。
唐朝皇帝故意將修建產生的碎石埋在離墓道口三百多米遠的地方。也就是說,他挖錯了方向。
向乾陵伸出罪惡之手的第二個人是五代的耀州節度使溫韜,此人似乎生下來就是給李唐王朝的皇帝陵墓找麻煩的。在乾陵之前已經挖掘了17座唐皇陵,只剩下乾陵。
但他的理想在此破滅。和黃巢一樣,他也興動數萬人馬在光天化日之下挖掘乾陵,不料三次上山均遭風雨大作,人馬一撤,天氣立即轉晴。溫韜實在想不明白這到底是怎麼回事,但他還是沒有再繼續挖下去,遂此絕了念頭。乾陵至此逃過第二劫。
最危險的是第三次,這次出動的不是40萬大軍,而是一個現代化整編師,盜墓的工具也不再是鋤頭、鐵鍬,而是開山劈石如切菜的機槍大炮。主謀就是民國時期的國民黨將軍孫連仲。
乾陵
他帶領部下,學著孫殿英炸慈禧和乾隆墓的樣子,在梁山上埋鍋造飯安下營寨,用軍事演習作幌子,黑色炸藥炸開墓道三層豎立石條,正準備進入時,突然冒出一股濃煙,盤旋而上,成為龍捲風,頓時天昏地暗,走石飛沙,7個陝西籍士兵首當其衝,立即吐血身亡,其他人哪裡還敢再向前,大喊著跑了出來,就這樣,乾陵終於躲過最後一劫。
前段時間關於圓明園獸首拍賣的消息讓廣大愛國者揪心了很長時間,這幾個銅像的價值已經遠遠超越了它的造物價值本身,已經成為中國近代屈辱歷程的一個重要的階段性的符號。回歸與否,中國近代的落後與挨打注定被載入歷史,永世不忘。當然,今天要講的故事不是這個關於這幾個讓國人恥辱的銅像,而是足以讓國人揚眉吐氣的石頭:在大唐盛世,武則天竟然用「外國使者」守陵!
乾陵坐落於陝西乾縣梁山之巔,距西安約80公里,是唐朝第三代皇帝高宗李治和其後——中國歷史上惟一的女皇武則天的合葬墓。在乾陵陵園朱雀門外的東西兩側,分佈著61尊石人像,採用的原雕的手法,石人像殘高在1.5米至1.77米之間,大小和真人差不多,人們在習慣上稱其為「蕃像」、「賓王像」。用「外國使者」守陵,這在中外歷史上都是空前絕後的,因為守陵是臣屬的職責,而使臣是一個國家的象徵,更奇怪的是,這些石像大多丟了頭顱。人們不禁要問,乾陵為何要用「外國使者」守陵呢,他們為什麼又只有身子沒有頭呢?
宋人趙楷在為遊師雄《乾陵圖》所寫的「記」中說「乾陵之葬,諸蕃之來助者何其眾也。武後曾不知太宗之餘威遺烈,乃欲張大誇示來世,於是錄其酋長六十一人,各肖其形,鐫之琬琰,庶使後人皆可得而知之」。後人據此多認為這些蕃臣是前來祭奠唐高宗的人。聯想到高宗、武則天統治時期,唐王朝國勢強盛、邊境少數民族政權紛紛臣服,在為高宗舉行的葬禮時,邊境少數民族領袖都前來參加。為了彰顯皇威,武則天命人按照這些參加葬禮的首領的裝束和模樣,雕刻成石像,似乎也有道理。
然而研究人員卻發現,事實並非如此簡單。這些石人像大多身穿圓領緊袖的左衽武士袍。衽,也就是衣襟。歷史上,我國中原一帶人民大多右衽,而少數民族的服裝,前襟向左,叫左衽。右衽和左衽也成為區分漢人和胡人的一個重要標誌。研究人員從石人像所穿的服飾中發現,在這些石像當中不僅有遊牧民族,還有西域以及唐朝周邊的少數民族。
而這些石人像雙手無一例外地都抱著笏板。所謂笏板,是我國古代大臣上朝時手持的狹長板子,一般用象牙製成,在上面記載上朝要說的事。此外,還有20多尊石像身上發現了「玉袋」。所謂玉袋,就是唐代五品以上的官員以及都督、刺史隨身攜帶的裝官印的袋子。這些都在提示我們這些石像都是唐朝身居要職的官員,而不是使者。
研究學者們還發現,有的乾陵石人群像背後有不少開頭寫有「故」字,說明他們在石人像未雕刻完成時就已經去世。如西側的阿史那彌射石人像名字前就帶有「故」字。據記載,阿史那彌射是西突厥的首領,曾經被封為驃騎大將軍。唐高宗繼位後,阿史那彌射成為唐王朝的一名地方最高軍政長官,公元662年去世死。而唐高宗是在公元683年病死,並在次年葬於乾陵的。那麼,在唐高宗死前20餘年就已經去世的阿史那彌射是不可能參加唐高宗葬禮的。而像阿史那彌射這樣在名前刻「故」字的石人像竟然有十餘個,這更加說明乾陵石人像群並不是唐高宗或武則天入葬時來參加祭奠的人。
既然石像不是高宗逝世後,武則天所立,那究竟是何時雕刻的呢?據史書記載,石人像在最初豎立時,背部都刻有他們的國名、官職和姓名。然而,現在只有幾尊能辨別名字,其他都已模糊不清。
乾陵內無頭石像
北宋年間,陝西轉運史遊師雄曾「訪奉天縣舊家所藏拓本完好者摹刻四碑」,尋找到石人像背部的人名樣本,刻成4塊石碑,分別立於東西石人像之前。可惜這四塊石碑到元代時僅餘三塊且有殘損。元人李好文在《長安志圖》只錄出三十九人的官銜和姓名。清代葉奕苞《金石錄補》中錄出三十八人。到現在蕃臣像上留有名銜的只有六人,其官銜可考者不過三十六人,其中有些人的生平事跡在唐代史書裡有記載。
乾陵石人群像中的波斯王卑路斯,他的父親伊嗣侯,是波斯國王,貞觀十三年(639年)派使臣到長安進獻活蛇。伊嗣侯受大食驅逐,在奔往吐火羅的半路又被大食人所殺。其子卑路斯繼位後,又遭大食侵襲,向唐王朝告急。因為兩國相隔太遠,不便出兵,為了表示對波斯的聲援,以疾陵城為波斯都督府,封卑路斯為波斯都督,但仍為大食所滅。卑路斯逃到長安,封左驍衛大將軍。唐高宗儀鳳二年(677年),卑路斯請求唐廷在長安城內建造了一座波斯寺,最後客死於長安。
慕容諾曷缽是吐谷渾人,唐太宗李世民封他為吐谷渾河源郡王,並加封烏地也拔勒豆可汗──太宗昭陵前也有他的一尊石像,國名、銜名與乾陵的相同。貞觀十三年,慕容諾曷缽專程到長安朝覲,並請求聯姻。次年太宗「以宗室女弘化公主妻之,並詔右武衛將軍持節護送公主。唐高宗繼位後仍封吐谷渾青海王。由於他深得太宗、高宗的寵信,與唐王朝關係密切,所以兩代皇帝陵前都為他刻立石像以資紀念。
尉遲璥是于闐國王。于闐即今新疆和闐。貞觀年間,于闐國的使臣曾向唐王朝進獻玉帶等貢品。唐高宗時,駙馬都尉、突厥人阿史那社爾平定龜茲,于闐王伏闍信很恐懼,給社爾駙馬贈送三百匹駱駝表示慰勞。社爾派使臣薛萬備勸他歸順唐朝,於是伏閣信在薛的陪同下,親自到長安朝覲,被唐高宗封為右驍衛大將軍,賞賜玉帶、錦袍等物,並留他在長安居住了幾個月才回去。天授三年(692年),于闐國王伏閣雄去世,武則天立他的兒子尉遲璥為于闐王。于闐國雖非漢人,但從漢代起就是中國的屬國,因而乾陵前也為其國王刻了立石像。
在唐代史書裡記載的這些事跡大多都發生在武則天至唐中宗執政時期,可見這批石人像也是在這個時期雕刻完成,並在武則天下葬乾陵後才被豎立起來。
事實上,在高宗、武則天統治時期,唐朝國力空前強大,統治勢力北逾大漠,西越蔥嶺,達到中亞的兩河流域。周邊少數民族與唐的往來頻繁,很多少數民族首領被任命為唐朝的地方官,同時擔任十二衛大將軍等職。根據這種情況,神龍元年(705)唐中宗在埋葬武則天時將曾在朝廷中任職的蕃酋60餘人,雕刻成像置於乾陵,以反映唐高宗及武則天的統治權力及各民族對唐王朝的臣屬關係。
乾陵現存的蕃像共有61尊,東邊29尊,西邊32尊。然而這樣不對稱的放置,並不符合中國古代的建築格局,於是有學者懷疑蕃像並非只有61尊。
果然,在乾陵的東側陵園區,研究人員發現了兩塊未完成的毛坯石料。毛坯石料高2.45米,寬0.86米。根據這個尺寸推測,符合一個石人的毛坯大小。後來,在這一側又發現了另一個半成品,人的形態身體已全部刻成。附近的村民又在距此不遠的地方發現一尊未完工的石像。如果加上那個石人毛坯和這兩尊半成品石像,乾陵的蕃臣像正好是64尊。
乾陵蕃臣像在明代中後期遭到很大破壞,僕立相伴,多已無頭。到本世紀初,所有石像頭部均已失去。關於石像無頭的原因,至今仍是個謎。
在民間有許多說法。一種說法是石人成妖,糟蹋到附近農民家裡去說這些石人晚上成精,把所有糧食都糟蹋糧食,被百姓打碎了,這種說法顯然不能成立。
一種說法稱,唐代初年,北方有位突撅族可汗名叫阿史那元慶,文稻武略,智勇雙全,深受部落民族愛戴,不知何故,有人雕刻了他的石像立於乾陵,他的兒子阿史那石明得知後,極為不滿,於是便扮作喇嘛來到乾陵,一看果然如此,頓時怒從心中起,舉起石塊就要砸碎石像,卻被護陵人發現,毒打一頓趕出陵園,他因此懷恨在心,便想出借刀殺人之計。一天,趁夜黑竄人石像附近的農田大肆踐踏莊稼,卻造謠說是石像作祟,只有砸掉他的頭,才能免除禍殃。老百姓信以為真,紛紛衝上乾陵,砸碎了石像頭。阿史那石明趁機撿回了父親的石像頭,用包袱裹著背回家,從此乾陵上的壬賓像就成了無頭石像。
另一種說法認為是八國聯軍侵華時,看見唐乾陵前立有外國使臣的群像,感到有辱洋人的臉面,於是把石人的頭砍掉了。但據歷史學家考證,八國聯軍當時並沒有到過乾陵。
傳說畢竟是傳說,但由此不難看出,這些石像的丟失與損壞無不與人的有意或無意的破壞有關。從有關資料分析,蕃臣像的破壞有自然的原因,也有人為的因素。
明嘉靖34年,也就是公元1555年1月23日,陝西華縣一帶發生了強烈地震,震級達到8至11級。由於地震發生在子夜,人們還在熟睡中,致使80多萬人死於這次大地震。華縣距乾陵只有100多公里,屬於震中地帶,乾陵也因此遭受到了毀滅性的打擊。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關中大地震。專家們推斷,關中大地震是造成番臣像頭部斷裂的主要原因之一。因為不僅是番臣像,乾陵許多石像石馬毀壞的部分恰好也都是頭部。專家分析:除了石像頸部脆弱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石像的材質。因為當時雕刻採用的石料有一些石瑕,即從石料上可以看到的一些淺色的線條。石頭受損時,最容易從這些地方開裂。
研究人員推斷:61尊番臣像一部分毀於那次大地震。其餘的石像很可能毀於距今五六百年前的明末清初的屢次戰爭。
雖然,這61尊雕像的頭像已不知所蹤,但是那緊身窄袖的衣服,寬寬的腰帶,短簡的皮靴,雙足並立,兩手前拱,栩栩如生的形象,仍然為我們展現了朝堂上蕃臣侍立的場景,留給我們對大唐盛世的無限遐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