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火羅人墓誌現身:神秘中亞古國和大唐來往密切
吐火羅是最初在塔里木盆地講吐火羅語的遊牧民族,原始印歐人中地處最東的一支民族。昨日,西安碑林公佈了一合唐代吐火羅人墓誌研究成果。
該墓誌為《羅何含墓誌》,高65.5厘米,寬65厘米,厚17厘米,2010年出土於延安市城南虎頭峁,志蓋呈覆斗形,正中為棋盤格,志文楷書陰刻於豎線格內,共26行。記者獲悉,中亞古國吐火羅與唐王朝關係緊密,史料中對於吐火羅曾遣使朝貢、入仕宿衛之事屢有提及。但是之後就鮮有記載。
這次發現的《羅何含墓誌》,是陝西目前僅存的唐代吐火羅人墓誌。墓主人名叫羅何含,墓誌是842年所刻,墓主人的祖先是「吐火羅國王之密屬」。但是祖父時已遷到河西走廊,到他時在延安地區軍隊任職。從而為研究古代民族遷移和絲綢之路文化交流史等提供了重要資料。墓主人家族中唐時就開始入住中原,羅何含那時就一直落籍到陝北延安,包括其兄弟姐妹、子孫等,從其名字上講,已被中原文化同化。尤其墓誌上評價,羅何含的為官之道、做人風格等,已明顯受到儒家文化的影響。這塊墓誌的發現和研究,為人們瞭解「安史之亂」後西北地區的社會、軍事等情況提供了新資料,也為入唐吐火羅人的研究增添了重要個案。
吐火羅是最初在塔里木盆地講吐火羅語的遊牧民族,原始印歐人中地處最東的一支民族。昨日,西安碑林公佈了一合唐代吐火羅人墓誌研究成果。
該墓誌為《羅何含墓誌》,高65.5厘米,寬65厘米,厚17厘米,2010年出土於延安市城南虎頭峁,志蓋呈覆斗形,正中為棋盤格,志文楷書陰刻於豎線格內,共26行。記者獲悉,中亞古國吐火羅與唐王朝關係緊密,史料中對於吐火羅曾遣使朝貢、入仕宿衛之事屢有提及。但是之後就鮮有記載。
這次發現的《羅何含墓誌》,是陝西目前僅存的唐代吐火羅人墓誌。墓主人名叫羅何含,墓誌是842年所刻,墓主人的祖先是「吐火羅國王之密屬」。但是祖父時已遷到河西走廊,到他時在延安地區軍隊任職。從而為研究古代民族遷移和絲綢之路文化交流史等提供了重要資料。墓主人家族中唐時就開始入住中原,羅何含那時就一直落籍到陝北延安,包括其兄弟姐妹、子孫等,從其名字上講,已被中原文化同化。尤其墓誌上評價,羅何含的為官之道、做人風格等,已明顯受到儒家文化的影響。這塊墓誌的發現和研究,為人們瞭解「安史之亂」後西北地區的社會、軍事等情況提供了新資料,也為入唐吐火羅人的研究增添了重要個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