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唐高宗李治究竟為什麼不殺武則天 | 陽光歷史

 

A-A+

解析唐高宗李治究竟為什麼不殺武則天

2017年09月07日 唐朝歷史 暫無評論 閱讀 318 次

  唐高宗李治是唐國公李淵之孫,唐太宗李世民第九子,亦是大唐開國之後的第三代皇帝。唐太宗子嗣眾多,因而原本性格懦弱缺少王者氣度的李治是不在儲君考慮範圍之內的,然而諸皇子皆對皇位虎視眈眈,等不得父親百年歸老就接連發生謀反事件,另太宗傷心不已。

搜狗截圖16年11月14日1529_75.jpg

  唐高宗李治劇照

  痛定思痛之後,他決意傳位於雖無大才,卻有一顆仁愛之心的晉王李治,這便是後來繼承李唐江山,與武則天一同開創燦爛輝煌的後貞觀時代的唐高宗。

  李治少年時期,得唐太宗親自教導,經常出入御書房,與太宗才人武氏漸生情愫。

  唐太宗駕崩後,武氏與其他一眾宮人被送往感業寺削髮為尼。彼時,李治登基之初便受到長孫無忌等權臣的諸多鉗制,尤為後宮王皇后與蕭淑妃爭寵之事所煩惱,偶然一次入感業寺進香之際,竟意外地與曾經愛慕至深的武則天重逢,驚喜之下立刻詔她侍寢,兩人纏綿間互訴離別之情。

  不久之後,一心想著扳倒蕭淑妃的王皇后主動提出將武氏納入高宗後宮,早有此意的高宗欣然許可,當即不顧朝臣反對從感業寺接回已然懷有身孕的武氏,封為正二品昭儀。至此之後,武氏漸漸寵冠後宮,竟以雷霆之勢迅速打敗了王皇后與蕭淑妃,一躍成為高宗的後宮之主。

  在朝政上有了武則天的輔助,高宗得以放開手腳,漸漸擺脫了以長孫無忌、褚遂良為代表的外戚勢力的鉗制,在之後二十多年的執政生涯中取得了卓越的政績。

  李治在位多少年

  唐高宗李治是唐太宗李世民第九子,於貞觀二十三年繼承大統,是為唐朝建國之後的第三位皇帝。李治二十二歲成為一國之君,五十六歲壽終正寢,總共在位三十四年,這三十四年間,他先後經歷了改立皇后、處死公主、驅逐外戚等一系列重大的政治事件,勵精圖治,終與天後武則天一同開創了盛世大唐的後貞觀時代。

搜狗截圖16年11月14日1529_76.jpg

  唐高宗李治劇照

  李治與武則天是夫妻,更是政治舞台上的鐵腕搭檔與對手。

  唐高宗登基初期,前朝有長孫無忌、褚遂良等遺老大臣長期把持朝政,後宮有王皇后與蕭淑妃兩股政治勢力爭鬥不休,一時間竟沒人把這位初登大寶的天子放在眼裡。

  若沒有武後的輔佐,以李治的性格,必定淪為傀儡,斷不會以雷霆手段迅速平定前朝後宮,成為名副其實的一國之君。因此,前期的李治對武則天自然恩寵有加,倚重非常。

  然而到了後期,武後專權,漸漸飛揚跋扈,大有越過王權一人獨大之勢,李治遂起了廢後之念。還得說武則天技高一籌,一早已洞悉了帝王的心思。在她的精心策劃下,李治的廢後計畫徹底破產,至此之後,他對獨攬大權的武則天再也無能為力了。

  永淳二年十二月,唐高宗李治在飽受精神與病痛的雙重折磨後,終於告別了人世。

  武則天從此再無制約,更加肆無忌憚,遂廢中宗李顯,貶為廬陵王,趕出長安。懦弱的睿宗李旦本就是個胸無大志之人,面對暴戾強悍的母親自然不敢有多意見,竟然主動提出禪讓王位,請母后登基為帝。武則天欣然接受,於是,時年六十七歲的武則天榮登大寶,燦爛輝煌的大周時代正式到來。

  李治年號

  在唐高宗李治繼位前,大唐皇帝的年號幾乎沒有變動過,例如唐太宗在世時,一直使用「貞觀」為年號,直至太宗殯天。而高宗執政期間,曾先後使用過永徽、顯慶、龍朔、麟德等十四個年號,如此高頻率地改換年號,在中國封建王朝的歷史上恐怕是絕無僅有的。

搜狗截圖16年11月14日1529_77.jpg

  唐高宗李治劇照

  關於唐高宗頻繁變更年號的原因,歷史上眾說紛紜,總結起來有兩種,一種是「國事紀念論」,即每逢國家有大事發生,就要改換年號,像廢立太子,亦或是天降祥瑞等影響大唐國運的事件,高宗認為必慎重對待,遂改國號以作紀念。

  這個說法能從史書工筆之上發現跡象,比如「含元殿前麟趾見」,便改國號為麟德,又好比「以陳州言鳳凰見於宛丘」,於是又改國號為儀鳳,由此可見,將變更國號視為一種大事記,亦未嘗不可。

  至於另一種說法則意義更為深遠。高宗執政之初還不曾頻繁變更國號,那是什麼時候開始的呢?無疑是武則天成為皇后之後。眾所周知,武則天是一個善於打破常規的女政客。她主持朝政後,使高宗頻繁更換年號,以及高宗逝世,她自己稱帝,又不斷地變化自己的年號,只能想像,是她的性格使然。武則天通過變更年號,體現自己與李治並肩,甚至是超越李治的政治地位,並以這種形式讓天下百姓先入為主地習慣「改變」,接受不拘一格的新理念,這都是為其將來以一介女流的身份登基為帝所做的準備。聯想到武則天稱帝后推出的一系列創新的施政舉措,頓覺前期的年號變更不過冰山一角,一代女皇的眼界格局遠比常人所想的更為廣大。

  李治為什麼不殺武則天

  李治畢竟不是李世民,對武則天,他做不到狠下殺手。其實早在唐太宗在世時,星象大師李淳風就曾向李世民透露過「唐三代後,女主武王」的批命,因而那個時候,李世民就有誅殺武則天的念頭。

搜狗截圖16年11月14日1529_78.jpg

  李治與武則天劇照

  據說太宗臨終前,將李治叫到身邊,也曾有過類似的囑咐,然而他萬萬沒有想到,性格懦弱敦厚的李治早與武則天暗通款曲,怎麼可能狠得下心殺害那個令他迷戀至深的武媚?

  太宗駕崩後,李治一登基便忙得不可開交。於國,他要打理好父親留下的盛世王朝,高舉太宗皇帝勤政愛民的偉大旗幟,將大唐建設成一個威儀四海的強盛帝國;於家,他要處理好朝堂之上錯綜複雜的宗親關係,以及後宮女人間的勾心鬥角,爭風吃醋。作為一國之君,李治承受著常人無法想像的巨大壓力,而這個階段,能懂他並適時給予心靈撫慰的只有感業寺內的武則天。

  在王皇后與蕭淑妃日益激烈的鬥爭形勢下,他終於如願以償地接她回來了,從此,武則天成了李治生活上的親密伴侶,朝政上的鐵腕搭檔,在此後的二十年裡,他二人並肩作戰,將李唐江山的盛世輝煌推上了一個新的巔峰。

  唐高宗執政後期,因長期操勞國事而積勞成疾,身體每況愈下,一度發展至目不能視,需要長期呆在宮中靜養的地步。而此時,武後漸漸飛揚跋扈,大有越過王權一人獨大之勢,所以高宗意圖廢後是確有發生過的事。至於他為什麼不殺武後,私以為,一方面是於心不忍,另一方面也是力不從心的緣故吧。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