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說——唐朝政治家、文學家 | 陽光歷史

 

A-A+

張說——唐朝政治家、文學家

2016年12月25日 唐朝人物 暫無評論 閱讀 210 次

本    名:張說

別    稱:張燕公

字    號:字道濟,又字說之

所處時代:唐朝

民族族群:漢人

出生地:洛陽

出生時間:667年

去世時間:730年

主要作品:《張燕公集》

主要成就:三拜宰相,統領文壇

官    職:中書令

爵    位:燕國公

謚    號:文貞

追    贈:太師

張說——唐朝政治家、文學家

  張說(yuè)(667—730),字道濟,一字說之,河南洛陽人,唐朝政治家、文學家。

  永昌元年(689年),策賢良方正,張說以對策第一,授東宮校書,累官至鳳閣舍人,史載“敦氣節,重然諾。為文精壯,長於碑誌。”。編有《三教珠英》。因忤旨流配欽州,唐中宗時召還。歷任兵部員外郎、工部侍郎、兵部侍郎,加弘文館學士。睿宗即位,遷升為中書侍郎。

  開元初年,改任中書令。

  開元五年(717),貶岳州刺史。

  開元七年(719),擔任幽州都督。

  開元八年(720),擔任天兵軍(駐太原)節度大使。張說大樂,親吻王毛仲的靴尖。

  開元九年(721)七月,朔方節度使誘殺突厥部落,邊境不安,并州(山西太原)長史張說帶領二十騎兵,持節即其部落慰撫之,還住在首領的牙帳;副使李憲認為虜情難信,馳書止之。張說回信:“吾肉非黃羊,必不畏食;血非野馬,必不畏刺。士見危致命,此吾效死之秋也。”

  開元十年(722年),任朔方節度使,建議招募壯士以充宿衛,平定了降胡康願子叛亂,主張裁軍二十多萬,復員務農。

  開元十四年(726),帝至泰山封禪,任命張說擔任封禪使。張說趁機攜女婿鄭鎰隨行,又把鄭鎰連提四級,綠衫改著紅袍。黃幡綽戲說:“此泰山之力也!”這是“泰山”作為岳父別稱的典故。

  開元十四年(726),宇文融、李林甫等人彈劾中書令張說,說他貪贓受賄,玄宗敕宰相源乾曜等人審訊,罪狀多屬實。玄宗派高力士去看望張說。高力士回報讓玄宗動容,張說“坐於草上,於瓦器中食,蓬首垢面,自罰憂俱之甚。”高力士見玄宗已有憐憫之心,遂稱張“於國有功”,希望能從輕發落。最後玄宗赦免了張說。

  張說脾氣暴躁,與姚崇、崔湜皆不合。先天二年,崔湜被玄宗賜死,時人皆以為張說陷害崔湜。

  玄宗打算任命姚崇為相,張說竟指使御史大夫趙彥昭彈劾姚崇,玄宗不予理睬。姚崇拜相後,張說出為相州刺史。前後三任宰相,掌文學之任凡三十年。謚文貞。


標籤: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