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並非亡於朱元璋之手:揭秘元敵國滅亡真相
朱元璋的一支隊伍吞掉了龐大的元帝國。這聽起來似乎是個奇跡,但它確是不爭的事實。這個奇跡背後的真相究竟是什麼?
說起朱元璋滅亡元朝而建立明朝,似乎元朝全是朱元璋打下來的。其實並非如此。在同時代的起義軍裡,朱元璋消滅的元朝軍隊是最少的。元朝雖然被明朝取代,但它並非亡於朱元璋,而是1360年代,南北雙方同時同根相煎、同室操戈的結果。
朱元璋的抗元戰績
元末農民起義,始於公元1351年五月的劉福通(其實浙江的方國珍還要早,只是孤軍影響不大罷了)。劉福通以紅巾軍起義於河南穎川,義旗一舉,天下苦元已久,於是紛紛揭桿而起——徐壽輝起於湖北羅田,芝麻李起於江蘇徐州,張士誠起於江蘇泰州,郭子興起於安徽濠州,明玉珍起於湖北隨州……
幾年之後的公元1356年,黃河以南基本上已是漢人天下:劉福通擁韓林兒為帝,擁有安徽、江蘇、河南、山東等大片領土,並不斷向北方和西北進攻。徐壽輝稱帝於武昌,擁有湖北、湖南、江西等地。張士誠稱王於蘇州,擁有江蘇、浙江等地。明玉珍則殺入四川、雲南,也將稱帝。這四支隊伍是消滅黃河以南元朝勢力的主力軍。而此時繼承已死的郭子興隊伍的朱元璋,則兵不過區區二、三萬,地仍然局處於安徽中部的滁縣、和州一小塊地方。
朱元璋放眼四望,天下將被瓜分完了。除非自己願意投靠誰,否則得趕緊抓住時機搶地盤。老朱如今有點力量了,可不想再投靠人了,也要在這亂世當中,碰碰大運。可是在亂世中闖,得有地盤和人馬。自己現有的地盤太小了,而且窮得快吃不上飯了,就這窮地方,怎麼擴充人馬呀。然而搶地盤,又向哪兒搶:北面是義軍中勢力最大的劉福通,黑壓壓橫亙在中原,元朝軍隊全靠他擋住,根本沒有也不可能有自己施展的地方。東面沿海一帶,是張士誠的地盤,西面則是徐壽輝,以自己現在這點力量,跟誰搶呀!
朱元璋不愧是有眼光的,他發現元朝的勢力最弱的是在南方,而南方現在還有一塊不大不小的地方在元朝手裡:那就是張士誠和徐壽輝勢力中間的江蘇中西部直到浙江中西部的一長溜地方。這塊地方,人口眾多,物產豐饒,而且其中還有一個虎踞龍盤的歷史名城建康。拿下這塊地方,自己的勢力立刻就能倍增,和人搶天下的資本也就大大增加嘍。
於是朱元璋立即發兵,由採石磯偷渡長江。攻下南京後,又繼續向南進攻。用四年時間,一直打到浙江的金華、衢州。
這就是朱元璋全部的抗元歷史。以後他就一直在南方和徐壽輝(後來是陳友諒)打,和方國珍打,和張士誠打。總之,一直在和漢人打,而再也沒有打過蒙古人。如果說,元朝在黃河以南有100萬軍隊的話,朱元璋抗擊和消滅的至多不過十分之一。
朱元璋在南方搶地盤的幾年間,淮河以北劉福通領導的紅巾軍勢力有了極大的發展。劉福通早於1355年就擁立韓林兒於安徽亳州,建國曰宋,年號龍鳳。然後他大集中原抗元勢力,在北方分四路大舉向元朝進攻。他自己在中路,打下了河南全部,並遷都於開封。北路以關先生為首,沿山西一直打到元朝的大都。東路以毛貴為首,打下了山東。西路以白不信、李喜喜為首,一直打到陝西鳳翔。一時間,紅巾軍號稱百萬,幾乎掀翻元朝。
朱元璋放眼四望,天下將被瓜分完了。除非自己願意投靠誰,否則得趕緊抓住時機搶地盤。老朱如今有點力量了,可不想再投靠人了,也要在這亂世當中,碰碰大運。可是在亂世中闖,得有地盤和人馬。自己現有的地盤太小了,而且窮得快吃不上飯了,就這窮地方,怎麼擴充人馬呀。然而搶地盤,又向哪兒搶:北面是義軍中勢力最大的劉福通,黑壓壓橫亙在中原,元朝軍隊全靠他擋住,根本沒有也不可能有自己施展的地方。東面沿海一帶,是張士誠的地盤,西面則是徐壽輝,以自己現在這點力量,跟誰搶呀!
朱元璋不愧是有眼光的,他發現元朝的勢力最弱的是在南方,而南方現在還有一塊不大不小的地方在元朝手裡:那就是張士誠和徐壽輝勢力中間的江蘇中西部直到浙江中西部的一長溜地方。這塊地方,人口眾多,物產豐饒,而且其中還有一個虎踞龍盤的歷史名城建康。拿下這塊地方,自己的勢力立刻就能倍增,和人搶天下的資本也就大大增加嘍。
於是朱元璋立即發兵,由採石磯偷渡長江。攻下南京後,又繼續向南進攻。用四年時間,一直打到浙江的金華、衢州。
這就是朱元璋全部的抗元歷史。以後他就一直在南方和徐壽輝(後來是陳友諒)打,和方國珍打,和張士誠打。總之,一直在和漢人打,而再也沒有打過蒙古人。如果說,元朝在黃河以南有100萬軍隊的話,朱元璋抗擊和消滅的至多不過十分之一。
朱元璋在南方搶地盤的幾年間,淮河以北劉福通領導的紅巾軍勢力有了極大的發展。劉福通早於1355年就擁立韓林兒於安徽亳州,建國曰宋,年號龍鳳。然後他大集中原抗元勢力,在北方分四路大舉向元朝進攻。他自己在中路,打下了河南全部,並遷都於開封。北路以關先生為首,沿山西一直打到元朝的大都。東路以毛貴為首,打下了山東。西路以白不信、李喜喜為首,一直打到陝西鳳翔。一時間,紅巾軍號稱百萬,幾乎掀翻元朝。
元帝國的轉機
本來,按照劉福通的力量,完全有可能徹底推翻元朝。但一方面,劉福通的戰略大有問題。他沒有集中兵力猛攻北京,卻是兵分四路,四面出擊。結果是分散了自己的力量,讓元軍得以各個擊破。另一方面,幾乎與紅巾軍發展的同時,元朝出了一個奇人。這個奇人出身布衣,卻精通軍事。在短短十年間,他依靠自己建立起來的軍事力量,在北方全力對抗紅巾軍,並終於打敗了百萬紅巾軍,維持了元朝搖搖欲墜的半壁江山。
這個奇人就是察罕貼木爾。《元史》記載:
「察罕帖木兒,字廷瑞,系出北庭。曾祖闊闊台,元初隨大軍收河南。至祖乃蠻台、父阿魯溫,皆家河南,為穎州沈丘人。察罕帖木兒幼篤學,嘗應進士舉,有時名。身長七尺,修眉覆目,左頰有三毫,或怒則毫皆直指。居常慨然有當世之志。」
雖然應過進士舉,卻顯然沒有錄取,所以應該是一布衣。以一布衣身份,卻有些名聲,又有浩然凌雲之志,顯然察罕帖木兒年輕時就被人認為是一奇人。果然,時勢一亂,察罕帖木兒就顯露出他的過人之才來了。
「至正十一年,盜發汝、穎,焚城邑,殺長吏,所過殘破,」至正十一年,正是公元1351年,劉福通於河南穎川起事。「不數月,江淮諸郡皆陷。朝廷徵兵致討,卒無成功。」在元軍征討,全部失敗的情況下,1352年,「察罕帖木兒乃奮義起兵,沈丘之子弟從者數百人。與信陽之羅山人李思齊合兵,同設奇計襲破羅山。事聞,朝廷授察罕帖木兒中順大夫、汝寧府達魯花赤。於是所在義士俱將兵來會,得萬人,自成一軍,屯沈丘,數與賊戰,輒克捷。」這是察罕帖木兒首次在歷史上顯名,而且出手不凡,屢戰皆勝。以自己的軍功獲得官職。
1356年,在河南與起義軍轉戰數年的察罕帖木兒,以自己的戰功已經升到中書兵部尚書。這一年,白不信、李喜喜率領的義軍向陝西、山西大舉進攻,一直打到長安城下。察罕帖木兒與李思齊奉令前往收復陝西。經一年戰鬥,幾乎全殲這支義軍,收復了陝西、山西的全部失地。李喜喜率領剩下的殘部,流竄往四川。「朝廷嘉其復關陝有大功,授資善大夫、陝西行省左丞。」
以後幾年,察罕帖木兒繼續在北方與劉福通部作戰。兵鋒所及,自陝西、寧夏、山西到河北、河南,並創造了幾乎百戰百勝的奇跡。終於在1359年,察罕帖木兒攻破了劉福通的首都河南開封。劉福通僅僅帶著韓林兒和幾千人馬南逃(後被張士誠部所殺)。1361年,察罕帖木兒又揮師東向,從北、中、南三路進入山東。克東昌、下濟寧、破濟南,勢如破竹,直至東海。短短一年時間,收復了除益都(今山東省淄博市)一座孤城以外的山東全境。
這樣,百萬紅巾軍基本全部被殲。從陝西直到山東一線以北的整個中國北部地區,又重回元朝手中。察罕帖木兒「獻捷京師,歡聲動中外」,被目為大元朝的力挽狂瀾的救世英雄,立即拜為中書平章政事(副宰相)。
一介區區布衣,在短短十年間,打敗了號稱百萬的農民起義軍,升到了副宰相,真是歷史上不世出的奇人。現在只等他掃平山東,然後揮師南下,平定南方了。
按察罕帖木兒的雄才大略和以往戰績,如果不出意外,收復南方,恢復元朝統治,應該是順理成章的事。然而歷史上常常有意外的事,而在關鍵時期,一件意外的事情,就能改變歷史。
1356年,在河南與起義軍轉戰數年的察罕帖木兒,以自己的戰功已經升到中書兵部尚書。這一年,白不信、李喜喜率領的義軍向陝西、山西大舉進攻,一直打到長安城下。察罕帖木兒與李思齊奉令前往收復陝西。經一年戰鬥,幾乎全殲這支義軍,收復了陝西、山西的全部失地。李喜喜率領剩下的殘部,流竄往四川。「朝廷嘉其復關陝有大功,授資善大夫、陝西行省左丞。」
以後幾年,察罕帖木兒繼續在北方與劉福通部作戰。兵鋒所及,自陝西、寧夏、山西到河北、河南,並創造了幾乎百戰百勝的奇跡。終於在1359年,察罕帖木兒攻破了劉福通的首都河南開封。劉福通僅僅帶著韓林兒和幾千人馬南逃(後被張士誠部所殺)。1361年,察罕帖木兒又揮師東向,從北、中、南三路進入山東。克東昌、下濟寧、破濟南,勢如破竹,直至東海。短短一年時間,收復了除益都(今山東省淄博市)一座孤城以外的山東全境。
這樣,百萬紅巾軍基本全部被殲。從陝西直到山東一線以北的整個中國北部地區,又重回元朝手中。察罕帖木兒「獻捷京師,歡聲動中外」,被目為大元朝的力挽狂瀾的救世英雄,立即拜為中書平章政事(副宰相)。
一介區區布衣,在短短十年間,打敗了號稱百萬的農民起義軍,升到了副宰相,真是歷史上不世出的奇人。現在只等他掃平山東,然後揮師南下,平定南方了。
按察罕帖木兒的雄才大略和以往戰績,如果不出意外,收復南方,恢復元朝統治,應該是順理成章的事。然而歷史上常常有意外的事,而在關鍵時期,一件意外的事情,就能改變歷史。
將星隕落
察罕帖木兒的輝煌戰績,震動了朱元璋。朱元璋雖然至今亦是戰績彪炳,但仍然處於陳友諒和張士誠的夾縫中。而且紅巾軍潰敗後,朱元璋在安徽的領地,直接處於察罕帖木兒的威脅之下。如果察罕帖木兒揮師南下,首當其衝的就是朱元璋。以朱元璋當時的實力和南方四分五裂的局面,是絕對無法與之相抗的。
朱元璋一方面出於惺惺相惜(從來英雄都是佩服英雄的),另一方面也出於為自己留後路的考慮,主動派出使者和察罕帖木兒通好。不久,察罕帖木兒回書說:已經報告朝廷了,準備弄一個省長給你當當。
可見,在紅巾軍潰敗和察罕帖木兒神話般的戰績下,朱元璋的反元意志已經動搖。如果察罕帖木兒真的揮師南下,朱元璋肯定要和張士誠一樣,投降元朝,弄個省長(如果元朝肯給他的話)玩玩了。
幸運的是,有兩件意外的事,幫助了朱元璋,使得他最終能夠當上皇帝,建立明朝。
一件是元朝軍隊內部的衝突。當1356-1358年間,察罕帖木兒在陝西一帶和紅巾軍作戰時,在河南一帶和劉福通作戰的是元朝的一個叫答失八都魯的人。答失八都魯是元朝貴族出身,世襲萬戶。他在河南和劉福通作戰,戰績也不算差。但後來劉福通使用了反間計,導致朝廷對答失八都魯產生懷疑。答失八都魯竟因此憂懼而死。答失八都魯死後,他帶領的軍隊歸他的兒子博羅帖木爾指揮。由於朝廷對這支軍隊已經有所不信任,又由於當時紅巾軍的關先生所部已經打到元朝的上都,直接威脅到蒙古人的老巢。於是元朝急調博羅帖木爾往上都方向,而將河南方向交給了察罕帖木爾。
博羅帖木爾也是一員悍將,在上都很快打退紅巾軍(百萬紅巾軍,除這一部外,其餘基本上是察罕帖木爾消滅的),然後駐紮在山西、河北的北部及今天的內蒙古一帶。博羅帖木爾既是貴族出身,對察罕帖木爾這樣布衣出身的人必然看不上眼。而如此出身的人,竟然在短短數年間,升到了和自己相當的地位,心中又嫉妒不已。而自己這支軍隊原來在中原,卻被調到苦寒的北方,卻讓察罕帖木爾這小子佔了自己的位置又立下不世奇功,眼見其實力和地位都將超過自己,心中又恨恨不已。
如此種種,使得博羅帖木爾不顧國家處於危急存亡之秋,竟然提兵向察罕帖木爾的軍隊進攻。察罕帖木爾也不甘示弱,於是雙方軍隊在山西、河北不斷發生摩擦。這種摩擦在察罕帖木爾在世時還不算厲害,但卻為後來埋下了蒙古人同室操戈的禍根。
另外一件更致命的意外,則是察罕帖木爾的突然死亡。
一件是元朝軍隊內部的衝突。當1356-1358年間,察罕帖木兒在陝西一帶和紅巾軍作戰時,在河南一帶和劉福通作戰的是元朝的一個叫答失八都魯的人。答失八都魯是元朝貴族出身,世襲萬戶。他在河南和劉福通作戰,戰績也不算差。但後來劉福通使用了反間計,導致朝廷對答失八都魯產生懷疑。答失八都魯竟因此憂懼而死。答失八都魯死後,他帶領的軍隊歸他的兒子博羅帖木爾指揮。由於朝廷對這支軍隊已經有所不信任,又由於當時紅巾軍的關先生所部已經打到元朝的上都,直接威脅到蒙古人的老巢。於是元朝急調博羅帖木爾往上都方向,而將河南方向交給了察罕帖木爾。
博羅帖木爾也是一員悍將,在上都很快打退紅巾軍(百萬紅巾軍,除這一部外,其餘基本上是察罕帖木爾消滅的),然後駐紮在山西、河北的北部及今天的內蒙古一帶。博羅帖木爾既是貴族出身,對察罕帖木爾這樣布衣出身的人必然看不上眼。而如此出身的人,竟然在短短數年間,升到了和自己相當的地位,心中又嫉妒不已。而自己這支軍隊原來在中原,卻被調到苦寒的北方,卻讓察罕帖木爾這小子佔了自己的位置又立下不世奇功,眼見其實力和地位都將超過自己,心中又恨恨不已。
如此種種,使得博羅帖木爾不顧國家處於危急存亡之秋,竟然提兵向察罕帖木爾的軍隊進攻。察罕帖木爾也不甘示弱,於是雙方軍隊在山西、河北不斷發生摩擦。這種摩擦在察罕帖木爾在世時還不算厲害,但卻為後來埋下了蒙古人同室操戈的禍根。
另外一件更致命的意外,則是察罕帖木爾的突然死亡。
原來察罕帖木爾在進攻山東東平時,東平守將是原來元朝投降紅巾軍的田豐和王士誠。這兩人見察罕帖木爾大軍到來,又投降元軍。後來察罕帖木爾掃平山東,只剩益都一座孤城一時打不下時,這兩人忽然又起叛心。他們趁察罕帖木爾十分信任自己之機,安排好陷阱,然後請察罕帖木爾來視察。儘管部下力勸,察罕帖木爾卻毫不懷疑地帶了十一名隨從前往,結果被二人殺死!時為1362年六月。
察罕帖木爾的死,是蒙古民族的一大不幸,卻是漢民族的絕對大幸,更是朱元璋的絕對大幸。朱元璋聽到察罕帖木爾的死信,不由得跳起來大喊:「天下無人矣!」這既是對察罕帖木爾這樣不世出的英雄如此死法感到可惜,又是對從此沒有人能阻擋自己而大感慶幸。這區區五個字,活現出朱元璋對察罕帖木爾的重視、佩服、害怕,種種心情。
察罕帖木爾是元末挽救元朝的唯一希望,他一死,元朝的滅亡已經無可挽回。
同室操戈
察罕帖木爾一死,朱元璋渾身輕鬆,再沒有後顧之憂,於是傾全力和南方各支漢人武裝大打出手。1363年與陳友諒大戰於鄱陽湖,取得決定性勝利並取得江西全部。1364年攻下武昌,取得湖北。1365年平定湖南、廣東。1367年又完全打敗張士誠、方國珍。於是南方基本統一在朱元璋旗下。
察罕帖木爾死後的五年間,朱元璋在南方取得了如此巨大的勝利,而幾乎與此同時,北方元朝蒙古人的各支軍隊也開始互相攻打,但卻沒有一支軍隊能取得絕對優勢,結果使得元朝陷於一片混亂,日趨衰弱。
察罕帖木兒死後,他的職位和軍隊全部由他的養子庫庫帖木爾(此庫庫帖木爾即金庸小說《倚天屠龍記》中趙敏的哥哥,漢名王保保者)繼承。庫庫帖木爾帶領軍隊,於四個月後,終於打下孤城益都,徹底收復山東。但庫庫帖木爾的功績到此為止。他既沒有老爸那樣胸懷祖國、放眼世界的寬闊胸懷、犀利眼光和雄才大略,又沒有老爸的彪炳戰績和光榮履歷。連他的老爸人家都敢不放在眼裡,何況是他!所以,庫庫帖木爾連將目光轉向南方一下都來不及,就忙於應付後院的火燒了。
還是那個博羅帖木兒,這回又聯合一個叫張良弼的將軍,一聽說察罕帖木爾的死信,他們立即一從山西,一從河北,向庫庫帖木爾的防地進攻,並佔領了不少地盤。庫庫帖木爾想靠朝廷來解決糾紛,屢次上書。元朝末代皇帝孛爾只斤脫歡帖木爾(元順帝)倒是想讓二人團結起來,共同對付漢人的反抗,重新恢復元朝的統治。卻是「天子屢下詔和解之,終不聽」。庫庫帖木爾見對方連皇帝的話都不聽,於是也不管天下興亡與否,也出兵應戰。於是大家都置南方半壁江山於不顧,而大打內戰。
偏偏這時候元朝又出了個叫綽斯戩的奸相,做了許多臭名昭彰的事,在元朝這個垂死的巨人身上又狠狠地插上了一刀。
同室操戈
察罕帖木爾一死,朱元璋渾身輕鬆,再沒有後顧之憂,於是傾全力和南方各支漢人武裝大打出手。1363年與陳友諒大戰於鄱陽湖,取得決定性勝利並取得江西全部。1364年攻下武昌,取得湖北。1365年平定湖南、廣東。1367年又完全打敗張士誠、方國珍。於是南方基本統一在朱元璋旗下。
察罕帖木爾死後的五年間,朱元璋在南方取得了如此巨大的勝利,而幾乎與此同時,北方元朝蒙古人的各支軍隊也開始互相攻打,但卻沒有一支軍隊能取得絕對優勢,結果使得元朝陷於一片混亂,日趨衰弱。
察罕帖木兒死後,他的職位和軍隊全部由他的養子庫庫帖木爾(此庫庫帖木爾即金庸小說《倚天屠龍記》中趙敏的哥哥,漢名王保保者)繼承。庫庫帖木爾帶領軍隊,於四個月後,終於打下孤城益都,徹底收復山東。但庫庫帖木爾的功績到此為止。他既沒有老爸那樣胸懷祖國、放眼世界的寬闊胸懷、犀利眼光和雄才大略,又沒有老爸的彪炳戰績和光榮履歷。連他的老爸人家都敢不放在眼裡,何況是他!所以,庫庫帖木爾連將目光轉向南方一下都來不及,就忙於應付後院的火燒了。
還是那個博羅帖木兒,這回又聯合一個叫張良弼的將軍,一聽說察罕帖木爾的死信,他們立即一從山西,一從河北,向庫庫帖木爾的防地進攻,並佔領了不少地盤。庫庫帖木爾想靠朝廷來解決糾紛,屢次上書。元朝末代皇帝孛爾只斤脫歡帖木爾(元順帝)倒是想讓二人團結起來,共同對付漢人的反抗,重新恢復元朝的統治。卻是「天子屢下詔和解之,終不聽」。庫庫帖木爾見對方連皇帝的話都不聽,於是也不管天下興亡與否,也出兵應戰。於是大家都置南方半壁江山於不顧,而大打內戰。
偏偏這時候元朝又出了個叫綽斯戩的奸相,做了許多臭名昭彰的事,在元朝這個垂死的巨人身上又狠狠地插上了一刀。
首先,綽斯戩為了自己大權獨攬,誣陷暗算了另一個還算有點賢明的宰相泰費音(又有譯為太平的),將他罷免後又逼他自殺。同時,他拚命的撈錢。身為丞相的他,竟然僱人印起假鈔,以大發橫財。原來元朝流行的貨幣是紙鈔。綽斯戩見紙鈔印製方便,就叫人大量印製,換得金銀,落入自己腰包。搞得財政混亂,民生凋敝(呵呵,宰相印假鈔,恐怕也是全世界古往今來獨一無二的吧!)。不僅如此,他還趁皇帝叫他出面調解博羅帖木爾和庫庫帖木爾矛盾之機,拿著聖旨當收錢器,「視南北兩家賂遺厚薄而啖之以密旨」。南面送的錢多,就對南面說:皇帝有密旨叫你們去打北面;北面送的錢多,又對北面說:皇帝有密旨叫你們打南面。借調解之名行挑唆之實,拿國家大事當兒戲,以肥私利。這樣,當然雙方仇恨更深,內戰始終不解。
綽斯戩的胡作非為,激起了許多朝臣的不滿,以御史大臣婁都爾蘇為首的一批言官紛紛彈劾。然而綽斯戩等勾結了皇太子,開始追查此事。婁都爾蘇見事不妙,逃到博羅帖木爾處。綽斯戩因博羅帖木爾藏匿婁都爾蘇而移怨於博羅帖木爾,私傳聖旨,下令罷免博羅帖木爾的一切官職。於是博羅帖木爾大怒,他殺掉使者,拒命不受,並帶領軍隊殺向京城。當時京城並無軍隊,元順帝只得按博羅帖木爾的意思罷免了綽斯戩等人的官,並將綽斯戩送到博羅帖木爾處。博羅帖木爾見到綽斯戩,戲向他說:當初是偶拍你馬屁,現在該你拍偶牛屁了吧?至少當初偶送你的那串七寶數珠該還我了吧。綽斯戩只好叫人回去拿數珠。誰知他當初收人的東西太多,光是七寶數珠就有幾十串,人們不知該拿哪一串。先後拿來六串,直到拿到第七串,博羅帖木爾才認定是當初自己送的那串。可見綽斯戩這個大貪相發的國難財之多,也難怪博羅帖木爾大怒說:「在君側者貪戀如此,我可以姑容乎!」於是將綽斯戩處死。
史書評論綽斯戩的罪惡時說到:「綽斯戩矯殺丞相泰費音,盜用鈔板,私家草詔,任情放選,鬻獄賣官,費耗庫藏,居廟堂前後十數年,使天下八省之地悉至淪陷,乃誤國之奸臣,究其罪惡,大赦難原。」「元之亡,綽斯戩之罪居多。」
博羅帖木爾雖然殺了奸相綽斯戩,但他在京城的作為也是荒淫無恥,胡作非為,同時他提兵進京的舉動大大激化了各種矛盾。於是庫庫帖木爾聯合皇太子糾集大軍從南北兩面向他發動進攻。元順帝見形勢越來越複雜,而且博羅帖木爾的作為也太不像話,於是令人設法殺死了博羅帖木爾,又任庫庫帖木爾為副宰相兼天下兵馬大元帥,主持安定北方,收復南方的大事。
誰知庫庫帖木爾以一個年輕又沒有大學文憑的身份當上副宰相兼天下兵馬大元帥,更引起許多人的輕看。正宰相首先不與他合作,並處處刁難。庫庫帖木爾鬱悶中,只得退出京城,想像老爸一樣,以軍功來贏得別人的承認。誰知軍隊也和朝廷一樣,許多人看不起他。他老爸當年一起起事的老戰友,如今任陝西省長兼軍區司令的李思齊首先反對他,說:這小子不過是只初出茅廬的菜鳥,想當初俺和他老爸起事時,他還在吃奶哩,怎敢來指揮俺?於是聯合了幾個人一起出兵攻擊他。
庫庫帖木爾鬱悶又加上憤怒:好不容易去個博羅帖木爾,怎麼又來一個!都說漢人好窩裡鬥,咱蒙古人咋好學不學盡學這哩!你們不管這大元朝,俺管個屁,要死大夥一塊死唄!於是也不顧一切地下令和對方開戰。再加上皇太子一支勢力,張良弼一支軍隊,大家互相拉扯,互相打鬥。使得形勢愈益紛亂險惡,內戰無休止地延續下去。
博羅帖木爾雖然殺了奸相綽斯戩,但他在京城的作為也是荒淫無恥,胡作非為,同時他提兵進京的舉動大大激化了各種矛盾。於是庫庫帖木爾聯合皇太子糾集大軍從南北兩面向他發動進攻。元順帝見形勢越來越複雜,而且博羅帖木爾的作為也太不像話,於是令人設法殺死了博羅帖木爾,又任庫庫帖木爾為副宰相兼天下兵馬大元帥,主持安定北方,收復南方的大事。
誰知庫庫帖木爾以一個年輕又沒有大學文憑的身份當上副宰相兼天下兵馬大元帥,更引起許多人的輕看。正宰相首先不與他合作,並處處刁難。庫庫帖木爾鬱悶中,只得退出京城,想像老爸一樣,以軍功來贏得別人的承認。誰知軍隊也和朝廷一樣,許多人看不起他。他老爸當年一起起事的老戰友,如今任陝西省長兼軍區司令的李思齊首先反對他,說:這小子不過是只初出茅廬的菜鳥,想當初俺和他老爸起事時,他還在吃奶哩,怎敢來指揮俺?於是聯合了幾個人一起出兵攻擊他。
庫庫帖木爾鬱悶又加上憤怒:好不容易去個博羅帖木爾,怎麼又來一個!都說漢人好窩裡鬥,咱蒙古人咋好學不學盡學這哩!你們不管這大元朝,俺管個屁,要死大夥一塊死唄!於是也不顧一切地下令和對方開戰。再加上皇太子一支勢力,張良弼一支軍隊,大家互相拉扯,互相打鬥。使得形勢愈益紛亂險惡,內戰無休止地延續下去。
朱元璋滅元
正所謂「物必先腐也,而後蟲生之」。風雨飄搖的元朝末年,竟連續出了這樣一些怪事,難怪朱元璋能夠在南方放開手腳,大施拳腳,順利地統一了南方。
1367年,基本上統一了南方的朱元璋,再回過頭來看北方,發現形勢倒了個個:原來四分五裂的南方,現在統一了;而原來統一的北方,現在雖然名義上仍然統一,實際上卻是四分五裂了,而且蒙古人的同室操戈正方興未艾,絲毫沒有終止的跡象。而身為最高統治者的元順帝,眼見臣下都只顧一己私利,不聽招呼,也懊惱起來,不高興再管國事。於是日日躲在深宮,研究起建築和木作來。他設計的龍船和房屋,精緻美觀,竟贏得一個「魯班天子」的美稱。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他曾讓蒙古人民團結起來,讓這個民族無敵於天下。恐怕他斷然想不到,他的子孫竟分崩離析,親手毀滅了他締造的輝煌。
當年成吉思汗對手下說:我們蒙古人只要團結起來,定能無敵於天下。蒙古人團結在他的手下,果然無敵於天下一百年。但如今他的子孫早把他的話忘了,也許他們本來就不願意過這種勉勉強強捏在一起、辛辛苦苦凌駕於別人之上、侷促於狹小空間的生活,而寧願回到大草原去過原來自由自在、引吭高歌、行雲流水的日子?
總之,當1367年,南方同根相煎的勝出者朱元璋回過頭來看北方時,發現北方的統治者似乎早把南方忘記了,還在窩裡鬥得樂呵呵呢。朱元璋知道這是個良機,不趁他們亂哄哄的時候博一把,萬一又出個成吉思汗、察罕帖木爾之類的傑出人物把蒙古人團結起來,那咱漢人就永無出頭之日嘍!於是朱元璋下令北伐。
1367年十月,徐達、常遇春率大軍二十五萬,朝北方進發。
朱元璋深知歷史上從來是北方征服南方,南方進攻北方幾乎從未勝過,深怕歷史重演,因此再三叮囑徐達,謹慎緩行,穩紮穩打,一見不妙就開溜。誰知這番叮囑全屬多餘。明軍一路行去,幾乎兵不血刃。山東、河南、陝西等地的元軍要麼迎旗而降,要麼聞風而逃。數得上的戰鬥,只有洛陽一場:當時洛陽守將托音帖木爾在洛陽城外聚集了五萬軍隊,欲與明軍一戰。卻被常遇春一衝,立即潰敗。當年察罕帖木爾用十年時間收復的從陝西到山東的廣大中原地區,明軍僅僅用了八個月就全部佔領!
老話說:兄弟鬩於牆,共禦外侮。蒙古人佔領中國一百年,什麼都學會了,就是這簡單道理沒學會。元朝軍隊幾十萬精銳,此時全部都對明軍的進逼視若無睹,仍然一如既往的在自相廝殺!
1368年八月,明軍進逼北京,元順帝帶領三宮后妃、皇太子等棄城而走,全部逃往蒙古大草原。其餘庫庫帖木爾、李思齊等手握重兵勇於內戰的軍閥,在明軍逼來時,竟也一槍不放,全部逃跑。
僅僅十個月的時間,對於王朝的交替來說,這時間似乎太過短暫。元人終於嘗到了同室操戈的惡果。曾經立於世界之巔的輝煌帝國被他的擁有者親手葬送了。
這樣,朱元璋僅僅用了十個月時間,以極小的代價,就輕輕鬆鬆地撿來了整個北方,統一了中國,建立了大明朝。
所以,元朝雖然是被明朝取代,卻並非亡於朱元璋之手,而是先亂於劉福通等農民起義軍,後亡於自己內部的腐敗和紛爭,最後乾脆放棄了對漢人的統治,逃回大草原。朱元璋不過是因緣際會,在南方的同根相煎中獲得勝利,又在北方的同室操戈中撿了個大便宜而已。朱元璋也知道自己的勝利來得實在有點容易,大約也有點感激元順帝的不戰而逃,因此在宋濂寫《元史》時,特別要他寫上:「大明皇帝以帝(指元朝末代皇帝)知順天命,退避而去,特加其號曰順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