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悍將為啥多是大胖子?而不是肌肉男
中國的戰神岳飛長什麼模樣?我們要感謝南宋的宮廷畫師劉松年,給後世留下了彌足珍貴的一幅傳世之作《中興四將圖》,這是根據時人回憶和史料記載的最符合岳飛原型的畫像。不過,相信第一次看到岳飛像的同學,會極度的凌亂:我靠,原來岳飛長這個樣子啊……假裝沒看過,默默飄走。
君不見,從《角鬥士》、《特洛伊》、《斯巴達300勇士》到《龐貝末日》,這些年來的好萊塢古裝大片,哪一個外國的古代將軍,不是刀刻般的臉部輪廓,鐵鑄般的肌肉線條。就連內地和港台這幾年的古裝片,哪怕宮廷劇,皇子、將軍,最起碼也是有六塊腹肌的型男。話說,這年頭的男演員沒點肌肉線條,在影視圈都難混!
那麼,為什麼中國古代為何沒有肌肉猛男?且聽我慢慢道來。
圖:《中興四將圖》裡的岳飛像。現藏於故宮博物院。
1、古代名將都是胖子?
不止是岳飛,中國古代畫師描摹的古代名將,從武聖關羽開始,唐代李勣、漢代韓信、宋代狄青、明代戚繼光、鄭成功,直到清將多鐸、兆惠,看上去都是一個模子:圓臉、白皙、微胖,毫無肌肉線條。
有同學會直接「恍然大悟」:原來古代將軍都是胖子啊!
圖:明代宮廷畫《關羽擒將圖》。
圖:唐代名將李勣。
圖:明代畫鄭成功像。台灣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圖:《中興四將圖》裡的岳飛像。現藏於故宮博物院。
1、古代名將都是胖子?
不止是岳飛,中國古代畫師描摹的古代名將,從武聖關羽開始,唐代李勣、漢代韓信、宋代狄青、明代戚繼光、鄭成功,直到清將多鐸、兆惠,看上去都是一個模子:圓臉、白皙、微胖,毫無肌肉線條。
有同學會直接「恍然大悟」:原來古代將軍都是胖子啊!
圖:明代宮廷畫《關羽擒將圖》。
圖:唐代名將李勣。
圖:明代畫鄭成功像。台灣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不止是將軍,古代的帝王將相,才子庶民,從古代人物畫裡的形象來看,要麼白白胖胖,要麼弱不禁風。
原因很簡單:肌肉男在古代不吃香。
中國幾千年來的主流文化是文人文化,重文輕武。即使在軍事力量強大的漢唐兩代,一身蠻力的武夫也沒進入過社會的主流。中國自古以來為大眾接受的美男子一直是小白臉,比如古代幾大美男潘安宋玉之輩,都是面如冠玉,弱不禁風。
其實要說肌肉,古代人還是是的。只不過在古人的觀念中,那些一身肌肉的人,都是從事體力勞動的下等人,輪不到讚美,也輪不到為他們留下畫像——妖魔鬼怪除外。你看過古人畫的鍾馗捉鬼圖嗎?鍾馗捉的鬼,都是面目猙獰一身肌肉。同樣,寺廟裡的泥塑小鬼,同樣是肌肉虯結。
圖:鍾馗身後舉旗的小鬼,就是個肌肉男。
反過來,西方人為什麼崇尚肌肉男?這是因為他們的老祖宗就崇拜。歐洲文明起源於希臘,我們在希臘人的雕像中可以發現,所有的男神,比如宙斯、阿波羅、波塞冬等都是肌肉發達,連女神阿佛洛狄忒、雅典娜也是體態健美。希臘人的審美觀延續到古羅馬、歐洲,一直影響到現代,最後在19世紀的德國人率先搞出健美運動後,才在當今達到極致。
圖:德國人尤金·山道開創了現代健美運動。
另一方面,得從古人的畫像本身說起。
我有個國畫專業的朋友,他從畫風的角度進一步解釋了這個問題。他說,古代的人物畫,都是文人畫風,講究的是「傳神」,而不是形體。比如畫一個將軍,首要的是表現出將軍的「神」,也就是氣度和威儀。古代儒將最吃香,所謂「恂恂如書生」,所以畫像裡,越是武將,越要神態澹然,寬袍緩帶,手裡捧本書讀最佳。如下圖:明代另一個版本的岳飛讀書像。
2、虎背熊腰才是王道
看到這裡,有人必定要問,古代打仗的將軍和士兵,可不能靠小白臉混飯吃啊,怎麼也得有點肌肉吧。這話沒錯,但是就要澄清一個問題了——有肌肉等於有力氣嗎?或者這麼說,打仗時「八塊腹肌」和「腰大十圍」,哪個更有用?
中國古代士兵體格絕對不弱,你看看秦始皇兵馬俑就知道了,雖然沒有所謂肌肉男,但個頂個的體態敦實,都是西北壯漢。
古代對將軍、士兵的標準是什麼?技藝高,力氣大。看《二十四史》的人物列傳,大凡古代武將,無一不是「弓馬嫻熟,膂力超倫。」
大家熟知的楚霸王項羽,力能扛鼎。早在夏商周時期,就有不亞於他的大力士了,夏桀「能伸鉤索鐵,手搏熊虎」;殷紂「能倒曳九牛,扶梁換柱」;養由基射箭能把箭羽沒入石頭;唐將李嗣業,用陌刀能把對手砍得「人馬俱碎」;五代王彥章,每戰持百斤鐵槍,所向無前;明將劉綎「所用鑌鐵刀百二十斤,馬上輪轉如飛。」
就連至聖先師孔子,都是個大力士。《呂氏春秋》、《淮南子》等書都記載了「孔子之勁,能招國門之關」。什麼意思?就是說孔子能用一隻手握住門栓,把巨大的城門栓舉起來。
力氣大的人,體型一般長啥樣?
四個字:虎背熊腰。
其實不用我多說,你看看電視裡的世界大力士比賽就知道了,舉大石、拖汽車、拋圓木,哪一項都是健身房裡的肌肉男望塵莫及的。這些大力士長啥樣?哪個不是膀大腰圓!古代血肉橫飛的冷兵器戰場上,胸肌、腹肌好看有毛用?誰打架時候和你比臥推重量?
大家熟知的楚霸王項羽,力能扛鼎。早在夏商周時期,就有不亞於他的大力士了,夏桀「能伸鉤索鐵,手搏熊虎」;殷紂「能倒曳九牛,扶梁換柱」;養由基射箭能把箭羽沒入石頭;唐將李嗣業,用陌刀能把對手砍得「人馬俱碎」;五代王彥章,每戰持百斤鐵槍,所向無前;明將劉綎「所用鑌鐵刀百二十斤,馬上輪轉如飛。」
就連至聖先師孔子,都是個大力士。《呂氏春秋》、《淮南子》等書都記載了「孔子之勁,能招國門之關」。什麼意思?就是說孔子能用一隻手握住門栓,把巨大的城門栓舉起來。
力氣大的人,體型一般長啥樣?
四個字:虎背熊腰。
其實不用我多說,你看看電視裡的世界大力士比賽就知道了,舉大石、拖汽車、拋圓木,哪一項都是健身房裡的肌肉男望塵莫及的。這些大力士長啥樣?哪個不是膀大腰圓!古代血肉橫飛的冷兵器戰場上,胸肌、腹肌好看有毛用?誰打架時候和你比臥推重量?
回過頭來再看看岳飛的畫像,袍子裡面是厚實的腰背,力氣能小嗎?據史料記載,岳飛力氣很大,能拉開旁人拉不動的弓箭,曾手持丈八鐵槍刺殺過金國大將。
古人沒有健身房,也沒有仰臥飛鳥、硬拉深蹲這些花頭,練力氣怎麼練?
漢代之前,主要是舉重物,力能舉鼎的牛人遠不止項羽一個。徐州博物館的漢代石像,畫有時人搏虎、拔樹、背獸、舉鼎、抱鹿等等「練力」的圖案。宋代,流行舉石球、掇石墩。
而到了明清兩代,練力氣的方式就比較一致了——
練石鎖、石擔。
石鎖號稱練力之王。用傳統的話說,練石鎖練得是「整勁」:指力、腕力、臂力、腰力、腿力,缺一不可,其中最關鍵是腰力,這樣練出來的力氣是活力氣。打架、打仗時才管用。沒有強大的腰力,怎麼可能在戰場上舞動兵器?光是幾十斤重的盔甲就壓垮你了。
明清兩代的武舉考試,有一個重要的科目:提掇石。據《清代科舉考試述錄》記載,「石有二百斤,二百五十斤,三百斤。各以三號、二號、關號,分等試之……掇石必去地二尺,上膝或上胸。」
把二三百斤的石頭墩子提起來到膝蓋部位,說起來輕鬆,試過的朋友就知道,沒有十年八載的苦功,沒有膀大腰圓的體格,想都不要想。
聊到這裡也該收筆了,短短一篇文章,光找資料找圖就耗去了半天功夫,寫的不到處請同學們包涵。最後再苕一句:千萬別小看了我們的古代名將,他們也許不如你想像中那麼雄姿英發,那麼體型威猛,但這才是真實的名將,不摻水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