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古代的高考加分:從皮相到口音都可以加分 | 陽光歷史

 

A-A+

盤點古代的高考加分:從皮相到口音都可以加分

2017年01月16日 奇聞異事 暫無評論 閱讀 72 次

高考加分的詬病,年年禁、年年有。其實,回顧中國歷史上的人才選拔機制,各種荒唐、離譜的加分內容也不少。

「皮相分」

漢魏時期選拔人才沒有統一考試,實行的是察舉制,看似重才德孝悌,不過相貌也頗為要緊。於是,加分出現了,且稱之為「皮相分」——長得帥的加分,長得醜的扣分。想來也有道理,紅塵中人哪個不喜歡美女帥哥呢?

劉邦的功臣陳平,原先是魏王咎手下的小吏,因為長得英俊瀟灑,坊間傳言他跟嫂子通姦。但劉邦根本不在乎這些,第一次見面就給了高分,直接拜為都尉,「使參乘、典護軍」,令樊噲、周勃等十分羨慕嫉妒恨。西晉的美男子潘安,二十多歲在太學讀書,成績一般般。權臣賈充負責察舉,給他加了「皮相分」,轉眼就做了高級參謀。

因皮相被扣分的人,也不少。鳳雛龐統有才,長得卻磕磣,濃眉掀鼻、黑面短髯,面試時,被劉備扣分;西蜀名士張松,是個小個子,其貌不揚,曹操也給了零分。

到了隋唐,開始有科舉考試。但考試成績只是選拔標準之一。所謂「身、言、書、判」四項標準中,「身」排第一,體格相貌依然是加分首選。書面成績相同的考生,誰能踏上顯貴之路,很有可能和相貌有關。中唐名臣盧杞就是因為相貌不夠帥,常被人說笑。其實他的出仕源於祖蔭,其父祖輩都做過宰相。

唐代大詩人羅隱,書讀得好,著述頗豐,可是從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開始,連續七年應進士試,總是名落孫山。相傳當時宰相鄭畋的女兒特喜歡羅隱的詩,盼望能見一面。有天羅隱來訪,鄭畋安排女兒在珠簾內窺視,鄭女瞧後,終生不再朗讀羅隱的詩。

到了明清時期,皮相加分變成了「大挑」。所謂「大挑」,就是將參加會試三科不中的舉人集中起來,不考文章考相貌。而且,考官們還要以「同田貫日身甲氣由」八個像形字來對照舉子們的體形、相貌進行品評,多少有點傷人自尊。

比如「同」指長方臉,「田」指四方臉,「貫」指人的頭大而身體直長,「日」指身體端直而高矮肥瘦適中。符合這四字,就可能獲得加分重新被錄取。後四個字,「身」代表不正,「甲」比喻頭大體小,「氣」則一肩高聳,「由」則頭小體大。沾上其中任何一個字,捲鋪蓋回家。

人長得醜,就一定沒有治國才能?大家恐怕都會想到一個反例:宰相劉羅鍋。不過,電視劇裡是戲說,歷史上的劉墉並不駝背,人家一步步從秀才、舉人到進士,就算不帥,起碼也是大眾相貌。如果是駝背,光靠「官二代」的身份,怕是沒法做官。倒是評劇《徐九經當官記》比較靠譜,徐九經考中狀元,因四肢不稱、五官不美,被扣「皮相分」,在官場拼了二十多年,清廉官聲震天響,卻始終只能混基層。

「口語加分」

和現在一樣,國語標準的人,面試時總能獲得額外的青睞。中國歷史上的統一時期,疆域都不小,所謂「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學子們來自五湖四海,南腔北調自是難免。如果一個士子在殿試時面對皇帝問策,嘰裡咕嚕說了老半天,皇帝一句也聽不懂,前景自然暗淡;反之,一口字正腔圓悅耳動聽的「國語」,皇帝一高興,得到加分也正常。

當然,古代的「國語」不僅取決於皇帝自己的方言、或者皇帝建都的地方,也取決於當時掌握大量資源的社會主流群體說什麼話。

兩宋的「國語」,是開封、洛陽一帶的語言。陸遊說:「中原惟洛陽得天下之中,語音最正。」南宋著名的「倒秦(檜)鬥士」胡銓,是江西廬陵人,他頗諳口語加分的重要性,從小特別注重口音的矯正,26歲時,洛陽話已說得流利而標準,因此殿試時得到宋高宗的讚許,順利中了進士。當時的廬陵知府劉敏才,把胡銓學口語的本事當成教材,要求子女向胡銓學習,還把大女兒嫁給了胡銓。

元代的秦起宗,在這方面算是胡銓的徒弟。他從小在軍隊裡長大,忽必烈佔據中原後,秦起宗多長了個心眼——自學蒙古語。因交流沒障礙,很快得到加分,「通蒙文而入仕」,後來官居兵部尚書。

相反,有家鄉口音的士子,往往會吃虧。宋光宗時的贛南秀才陳元石,滿口艱澀難懂的客家話,讓主考官趙汝愚聽得眉頭緊鎖,結果名落孫山。幾乎是同時期,河南籍士子鄭鑰卻佔了口語的大便宜,19歲即高中一甲第四名,還做了魏國公陳俊卿的侄女婿。

古代還有些加分方式,比如字寫得好可以加分;老爸曾有功於朝廷,兒子也能獲得加分(如蔭補);某個士子有特殊技能,即便科舉成績不夠錄取,皇帝也會給加分,賜「同進士出身」,等等。總而言之,古代選才制度中的加分,除去部分對於相貌的偏見外,一定程度上也是對公平公正的一種修正和補充。


標籤: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