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元通寶是哪個朝代的?開元通寶價格及圖片
開元通寶是唐代開元通寶貨幣,錢幣在唐代始有「通寶」,唐初沿用隋五銖,輕小淆雜。唐高祖武德四年(公元621年),為整治混亂的幣制,廢隋錢,效仿西漢五銖的嚴格規範,開鑄「開元通寶」,取代社會上遺存的五銖。
最初的「開元通寶」由書法家歐陽詢題寫,形制仍沿用秦方孔圓錢,規定每十文重一兩,每一文的重量稱為一錢,而一千文則重六斤四兩。《舊唐書·食貨志上》載:武德四年七月,廢五銖錢,行開元通寶錢。開元錢之文,為給事中歐陽詢制詞及書。"其詞先上後下﹑次左後右讀之。自上及右會迴環讀之,其義亦通,流俗謂之開通元寶錢"
唐代開元通寶貨幣。錢幣在唐代始有「通寶」,開創了新紀元,在錢幣發展史上佔有重要地位。唐初沿用隋五銖,輕小淆雜。唐高祖武德四年(公元621年),為整治混亂的幣制,廢隋錢,效仿西漢五銖的嚴格規範,開鑄「開元通寶」,取代社會上遺存的五銖。
最初的「開元通寶」由書法家歐陽詢題寫,形制仍沿用秦方孔圓錢,規定每十文重一兩,每一文的重量稱為一錢,而一千文則重六斤四兩。從此,中國的幣制正式脫離以重量為名的銖兩體系而發展為通寶幣制,成為唐以後歷朝的鑄幣標準,沿襲近1300年。
【開元通寶價格】
唐初一度沿用隋五銖錢。唐高祖時正式發行五銖,鑄行「開元通寶」,並迅速推行,延綿七百餘年的五銖至此結束。高宗乾封元年鑄乾封泉寶錢,以一當十,不久即廢去。開元通寶的使用,使唐代貨幣保持了長期的統一與穩定。安史之亂,是經濟由盛至衰的轉折點。唐肅宗乾元元年發行虛價的「乾元重寶」錢,錢制漸趨混亂。中唐發行「兩稅法」,以銅錢徵稅,貨幣供應不足,武宗會昌元年鑄了「會昌開元」錢後才緩解了嚴重的錢荒。唐代中晚期出現了「重寶」「元寶」等錢名,此後中國的方孔圓錢,形成了記年號,稱「寶」的錢制。開元通寶的形制不但成了後世小平錢的基本鑄式,還被沿襲了一千三百年之久,古代日本、朝鮮及越南等國,都受到了開元錢的影響。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孕星 30元 公元617年隋太原留守李淵乘機起兵,攻克長安,次年隋亡,他在關中稱帝,國號唐。武德四年廢通行1300年的五銖錢,改鑄開元通寶。開元為開新朝之元,與開元年號無關。初期徑2.4--2.5厘米,重3.8--4.2克,貞觀年間斗米三五文而已。自玄宗後錢文四字稍欠勻稱。德宗以後鑄制粗陋,終唐近三百年,版別,樣式繁多,另有金、銀、鐵、鉛線,由於鑄期長傳世豐富。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右桃 3元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雙桃 8元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雙月 3元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巨星 40元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上星 10元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下星 10元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三月 50元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四月 200元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左右月 35元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同心結 700元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金質 80000元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銀質 2000元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雙「洪」 250元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雙「興」 140元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倒「京」 120元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倒「宣」 150元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倒「平」 200元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倒「丹」 300元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大「平」 100元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小「平」 50元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上「永」 1300元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下「永」 1500元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下「福」 600元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上「福」 150元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右「福」 1000元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上「丹」 85元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右「桂」 60元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左「廣」 80元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右「廣」 8元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太平藍大王」 1500元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藍」三雲 1800元
開元通寶雙面鎏金刻花 15000元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上「梁」 8元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倒「梁」 30元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梓」 8元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鄂」 8元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反「京」 40元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京」 3元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昌」 3元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益」 8元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洛」 3元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襄」 5元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藍」 4元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越」 3元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宣」 8元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潭」 8元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潤」 3元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興」 3元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兗」 8元
開元通寶隸書折十唐代 1600元
開元通寶隸書當十折三型唐鑄 無定價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唐鑄 1元
2013年-2014年 開元通寶各版 價格走勢
2013-04-21 開元通寶(面菱花) 價格:135元
2014-01-06 開元通寶·背四決 價格:3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