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圖開疆什麼意思?近現代領土糾紛多源於地圖開疆
地圖開疆(The territory of delusion),顧名思義,就是在印製地圖時,將本非屬於自己的領土,標注為自己的領土,從而達到開拓疆土的目的。地圖開疆的好處有兩點:一方面滿足了自己和其支持者的虛榮心,另一方面也為之後的領土爭端談判製作書面「憑證」。
地圖開疆的行為會對其它土地主權國家造成嚴重的侵害,且同時也會對本國的人民造成不好的導向,從而造成國與國之間的政府衝突、民間衝突。
地圖開疆最早起源於韓國引發的「間島」之爭。
所謂「間島」,原名「墾島」(因大批朝鮮移民越界墾殖而名),系圖們江北岸吉林省延邊地區和龍縣光霽峪前的 一處灘地,自古系中國領土。清政府與朝鮮政府曾多次勘定國界,確定該地為清國領土。
19世紀60年代以後,中國的東北——東北亞成了是非之地。沙俄開始侵佔東北。原本東北是當時清朝統治者滿洲人的「龍興之地」,絕對不允許中國內地人到東北。此時為移民實邊,也不對外開放邊禁,同時也放寬對朝鮮方面邊禁。結果有大量朝鮮平民渡過圖們江來到中國東北的荒地開拓,這就是中國今天的朝鮮族的源頭。
1882年,吉林將軍銘安要求對越來越多的中國境內的朝鮮人,依「雲南苗人例」加以管理。但朝鮮國王高宗要求把這些人「刷還」——領回朝鮮。1883年,當時中國的敦化地方官致信朝鮮地方官員,要求「越墾流民……務於今秋采稼收割以後,即行依限回國」。但是朝鮮流民並沒有全部回國。
1885年朝鮮高宗向中國交涉,詭稱:朝鮮人只是渡過了豆滿江(指今天的圖們江),而沒有越過中朝界河土門江(指今天中國的海蘭江),所以請求不要「刷還」當地墾民。這就是歷史上「間島之爭」的源頭。
1894年中日兩國之間因為朝鮮問題,爆發了「甲午戰爭」,中國大敗,放棄了對朝鮮的宗主國地位。1897年,朝鮮改名「大韓帝國」。1903年3月到10月,在俄國人的支持之下,韓國人屢次騷擾中國邊境。1904年4月,這種侵略達到高潮,韓國的「墾島保護使」李范允帶領著五六千士兵渡過圖們江,進入中國內陸100多里地。當時中國的延吉廳同知陳作彥予以痛擊,韓國人大敗而歸。在此期間,在印製韓國地圖時,有意將「間島」畫為韓國領土,這也是地圖開疆的最早來源。對此,中國政府完全不予以承認。
1905年,日俄戰爭之後,俄國失去對韓國的控制權,日韓簽訂了《保護條約》,韓國把外交全權交給日本。後來日本捏造所謂「間島懸案」,並且惡意歪曲所謂的「間島」範圍,將縱十里、寬一里的灘地,擴大到「海蘭河以南、圖們江以北,寬約二三百里,長約五六百里之地」,即中國延吉、汪清、和龍、琿春四縣地區,妄圖一舉侵吞這些地方。朝鮮人趁機騷擾中國邊境。
經過中國官員和學者的多方努力,最終挫敗了日本朝鮮的這一侵略圖謀。1909年9月4日中日雙方代表在北京簽訂《圖們江中韓界務條款》 ,韓國方面又稱「間島協約」,確定間島為中國領土。
然而事情並沒有結束。等到了七十年代,隨著韓國的經濟騰飛,即所謂「漢江神話」,韓國右翼民族主義抬頭,重提所謂「間島」問題。1978年元旦《韓國日報》刊載了徐楨哲的系列圖片文章《新年展示韓國舊貌》,認為是當年日本人把韓國領土——間島出賣給了中國人,所以要收回「間島」。部分「不明真相」的韓國人也以舊的韓國地圖來作為「證據」,聲稱「間島」是韓國固有領土,然而這些所謂的「證據」竟然是當年韓國用來地圖開疆所用的地圖。針對這些無理要求,中國學者給予了反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