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英烈宋鐵巖:從學生領袖到抗聯的鐵血戰士
宋鐵巖(1910—1937),東北抗日聯軍第一軍政治部主任。
原名孫肅先,字曉天,曾用名宋占祥等,1910 年10 月24 日出生在吉林一個封建地主家庭。8 歲入私塾讀書。12歲入大綏河高等小學學習。1925 年秋,考入吉林省立第一師範學校。1928 年春,又升入長春省立第二師範學校理科班進修。在學校中共地下黨組織的影響下,開始積極參加革命活動。發起創辦「秋聲書社」,為《大東》等進步報刊撰稿宣傳愛國思想,成為當時有名的學運骨幹,學生會的主要負責人。1928 年10 月,參與組織領導了以長春二師為骨幹的兩千多名學生遊行示威,他們沿街講演,貼標語,撒傳單,還深入到農村揭露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野心,在吉林各界引起強烈的反響。並與吉林地區的先進知識界和廣大人民群眾掀起了轟轟烈烈地反對強修「吉會路」的鬥爭,終於迫使日本帝國主義放棄了修築「吉會路」的計畫,取得了鬥爭的勝利。
1931 年春,考入北平中國大學。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並參加了北平革命互濟會。先後擔任中國大學學生會主席和北平大學學生聯合會理事,成為北平學生運動的先鋒戰士。1931 年10 月,率領北平學生請願團赴南京請願,強烈要求國民黨政府出兵收復東北失地,被國民黨當局無理扣押。在獄中,組織被捕的學生堅持鬥爭,直到被釋放。
1932 年春,受黨組織的派遣,和曹國安一起返回淪陷的東北,從事抗日武裝鬥爭。他們回到家鄉永吉縣,先後打入駐防在烏拉街的偽鐵道警備第五旅第十四團迫擊炮連,秘密開展策反工作。經過他們一段艱苦細緻的宣傳教育工作,趁該連移防到磐石縣煙筒山車站的有利時機,領導全連士兵舉行了武裝起義,完成了黨交給的組織偽軍嘩變的艱巨任務。這支隊伍後被編入中國工農紅軍第三十二軍南滿遊擊隊迫擊炮大隊,宋鐵巖任大隊政委。
1933 年9 月,南滿遊擊隊改編為東北人民革命軍第一軍獨立師,宋鐵巖任獨立師政治部主任。1934 年4 月,受黨派遣到蘇劍飛領導的南滿第一遊擊大隊中做政治委員工作,教育改造這支自發的抗日武裝。11 月,東北人民革命軍第一軍正式成立,宋鐵巖任第一軍政治部主任。1935 年2 月,他完成了蘇劍飛隊伍整編工作任務後,回到軍部領導政治工作。
1936 年2 月,東北抗日聯軍第一軍成立,宋鐵巖任第一軍政治部主任,並當選為中共南滿省委委員。1936 年6 月,中共東滿、南滿兩個省委合併組成東南滿省委,宋鐵巖仍擔任省委委員,並隨楊靖宇率一軍軍部在通化大荒溝消滅了奉天騎兵教導團一部二百多人; 下旬一舉將漢奸邵本良部的一個主力團和一個炮兵中隊全部殲滅,給日偽軍以極其沉重的打擊。同年7 月,宋鐵巖率領一師西征,伏擊了日軍金田中隊,殲滅了金田大尉以下五十多人。當日晚又消滅了日軍三十多人,給敵人以殲滅性的打擊。宋鐵巖在協助楊靖宇進行軍事指揮的同時, 還為部隊的組織建設、政治思想教育等工作,傾注大量心血,使部隊黨組織不斷發展,廣大指戰員的政治素質得到很大提高。在他的直接主持下,一軍印發了《反日民眾報》《人民革命畫報》和宣傳單等,這些為鼓舞抗日軍民的鬥志發揮了巨大作用。
1936 年9 月,宋鐵巖率隊返回老遊擊區,因長途征戰,勞累過度,肺病加劇,便帶一部分隊伍進入本溪遊擊根據地老和尚帽子山裡密營休養。1937 年2 月11 日拂曉,密營被敵人發現並包圍,宋鐵巖帶病指揮隊伍奮勇還擊,在掩護部隊撤離中,因體弱行動困難,不幸中彈犧牲,年僅27 歲。
宋鐵巖與楊靖宇一道率部轉戰於白山黑水之間, 開闢了二千餘里的抗日遊擊戰線,長期從事部隊的政治工作,使抗聯第一軍的黨組織比較健全,黨員的模範作用發揮得好,大大增強了部隊的戰鬥力。做政治工作處處以身作則,平易近人。打起仗來又總是身先士卒,從不考慮個人安危,戰士們都親切地稱他是「鐵主任」。他為壯大黨領導下的抗日武裝做出了突出貢獻。
1985 年9 月3 日,遼寧省本溪縣人民政府在烈士犧牲的和尚帽子山上建立了宋鐵巖烈士紀念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