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濟深之子:蔣介石對我父親恨之入骨 | 陽光歷史

 

A-A+

李濟深之子:蔣介石對我父親恨之入骨

2017年11月05日 蔣介石, 風雲人物 暫無評論 閱讀 227 次

  蔣介石見大勢已去,本想撤退到昆明,但李濟深早已在昆明設好埋伏。蔣介石只好退到廣州黃埔軍校,由4艘軍艦保護。李濟深見機委託一名戰友策反4個艦長起義,準備活捉蔣介石。

  不可多得的將才

  李濟深1885年出生於廣西蒼梧縣冠蓋鄉(現大坡鄉)料神村。祖父李炳光是個秀才,父親李均尚則是廩生(明清兩代由官府供給膳食的生員)。李濟深6歲時,父親不幸去世,他從小跟隨叔父李均良讀書。母親吳氏務農、操持家務,含辛茹苦地把他們兄弟姊妹6人撫養大。

  19世紀末20世紀初,帝國主義列強加緊瓜分中國,民族危機空前加劇,「救亡圖存」、「振興中華」成為那個時代中華民族的最強音。憂患伴隨著李濟深成長,使他感到痛苦,也使他奮發圖強,以救國救民為己任。上學期間,李濟深就表現出過人的才華。15歲時,他曾作過一首五言詩以表達自己願為祖國獻身、不做像「王侯」這樣的官僚的心跡:「馬叟知天命,謂吾貴可求。但令身許國,何必列王侯!」可以說,一心為國、不謀私利的思想貫穿李濟深一生,「但令身許國,何必列王侯」也成為李濟深乃至兒子李沛鈺終身的座右銘。

  李濟深18歲考入黃埔陸軍中學讀書。畢業後,他曾在廣東新軍當見習官,後又入講武堂學習。1910年,他被選送到保定陸軍預備大學堂。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李濟深和校內師生一起投入反清鬥爭。中華民國成立後,陸軍預備大學堂由保定遷至北京,正式定名為陸軍大學,1913年,他重返該校第三期,完成了學業。

  從辛亥革命起至上世紀30年代,李濟深追隨孫中山,為爭取國家獨立、民族振興,戎馬馳騁、南征北戰。孫中山說:「李濟深是不可多得的將才。」在粵軍第一師的整訓中,他大膽提拔和任用如鄧演達、葉挺等從軍校畢業的優秀青年軍官,最終不但成為全軍中戰鬥力最強、素質最高的部隊,而且帶動整個粵軍掀起了整訓的熱潮。在黃埔軍校的創建過程中,他提出了許多行之有效的建議,並從粵軍第一師中提取現款3萬元,調出大量兵器交給軍校,還召集了身邊的得力干將到學校來工作,受到了孫中山的稱讚。在平叛兩廣、建立廣東革命根據地的鬥爭中,他立下不朽的功績。而在叱吒風雲的北伐戰爭中,李濟深的軍事生涯走向了輝煌。

  蔣介石見大勢已去,本想撤退到昆明,但李濟深早已在昆明設好埋伏。蔣介石只好退到廣州黃埔軍校,由4艘軍艦保護。李濟深見機委託一名戰友策反4個艦長起義,準備活捉蔣介石。

  嚇軟國民黨特務

  李沛鈺告訴記者,父親是軍人,生性耿直,從不玩政治手段,所以他在1927年同蔣介石、汪精衛陸續接觸後,雙方的矛盾越來越多。「父親最終認清了他們的本性,不為其利用,決定和他們徹底決斷。」

  上世紀20年代末,蔣介石在廬山曾3次發電報邀請李濟深上山。李濟深知道蔣介石「反共」,拒絕了他的邀請。後來,李濟深的戰友舒宗鎏(音同「流」,也是李沛鈺夫人的叔父)勸說他:「既然蔣請了你3次,你有什麼話就上去跟他說。」上山後,李濟深寫了一封長信,勸蔣介石按照孫中山的教導「聯俄、聯共、扶助農工」,完成祖國統一大業。可蔣介石根本沒把此事放在眼裡。萬般無奈下,李濟深下山同馮玉祥聯合起來去梅園新村找周恩來,商討「反蔣行動」的具體方案。「再危險,父親每天都堅持做,很有毅力。」

  1929年,蔣介石要攻打桂系軍閥。李濟深為解決蔣桂之爭,拋下廣東省政府主席、第八路軍總指揮等職務,去找蔣介石,告訴他不應該搞分裂。蔣介石聽後勃然大怒,把李濟深軟禁在南京東郊的湯山。見此情景,國民黨元老吳稚暉告訴蔣介石:「我要陪任潮兄(李濟深的別名)在一起,你要宰他就把我也宰了!」蔣介石迫於多方壓力,恢復了李濟深的自由,但仍將他軟禁在南京鼓樓家中。

  抗日戰爭期間,李濟深舉家赴桂林。「那時全國上下遭到日軍轟炸,場景就跟電視裡播放的一模一樣,有時只見一條腿掛在樹上,很慘烈。」李沛鈺回憶道,「當時中國的空軍太弱,發展自己的空軍與日寇的空軍對抗的願望強烈。因此,父親就送我和弟弟去參軍。先把我送到了空軍幼年學校。之後,我在桂林考上了空軍幼年學校第三期。我弟弟比我小兩歲,考到了第五期。」李沛鈺在空軍幼年學校學習6年後,於1948年直接進入杭州筧橋空軍軍官學校。此時,李濟深已在香港。

  蔣介石見大勢已去,本想撤退到昆明,但李濟深早已在昆明設好埋伏。蔣介石只好退到廣州黃埔軍校,由4艘軍艦保護。李濟深見機委託一名戰友策反4個艦長起義,準備活捉蔣介石。

  1947年,原國民政府外交部長宋子文在香港找到李濟深。美國當時設想:以長江為界,北面歸共產黨,南面則由國民黨統治;而蔣介石的國民黨政權正在走下坡路,李濟深又是中國的「第三勢力」,當國民黨的最高領導人再合適不過了。他們想勸說李濟深代替蔣介石。李濟深聽後,巧妙地回答:「既然你這麼想,是不是你回去以後就會把你抓的那些共產黨政治犯都放了?」在被拒絕後,宋子文回到了廣州。事後不久,原國民黨招商局局長蔡增基在1948年又跑去鼓動李濟深,仍遭到嚴詞拒絕:「我要是接替了蔣介石,就等於把中國一刀切成了兩半!」

  李濟深發表聲明正式跟蔣介石決裂。這之前,李濟深曾兩次被蔣介石開除黨籍又予以恢復,但這一次,他永遠脫離了國民黨。看到李濟深態度如此堅決,蔣介石直接下令,將李沛鈺扣留在航校當人質。

  李沛鈺告訴記者,現在有些影視作品,對父親在淮海戰役後,毛主席幾次催父親北上,他卻遲遲未離開香港的原因進行了杜撰,「說父親有什麼猶豫和恐慌,父親是經歷過戰爭考驗的軍人,那些杜撰完全不符合歷史真相!事實上,當時民革在香港成立了軍事策反小組,父親選擇留下來做國民黨將領的策反工作,以加快解放戰爭的進程。他那時做工作的對象有傅作義、閻錫山、李宗仁、白崇禧、程潛等,他們中有的人舉行了起義。」

  1948年冬,李濟深準備北上。那時他的夫人正值肝癌晚期;大兒子李沛文被國民黨抓捕入獄;三子李沛鈺也被國民黨扣留,生死未卜;另一個兒子李沛瓊在空軍幼年學校,是否被當做人質扣留也不清楚。「面臨這些壓力,一般人肯定會選擇留下,但父親為了新中國的誕生,最後斷然拋下兒女私情,離開了家人北上。」 李沛鈺回憶,當年自己被當做人質扣留後,千方百計將一封密信藏在一支派克鋼筆中,托同學轉交給了父親。「那一次很驚險,最終在民革地下黨的幫助下,我化裝成陸軍少校,從上海乘輪船到了香港。」

  第二年,蔣介石見大勢已去,本想撤退到昆明,但李濟深早已在昆明設好埋伏。蔣介石只好退到廣州黃埔軍校,由4艘軍艦保護。李濟深見機委託一名戰友策反4個艦長起義,準備活捉蔣介石。「可惜起義的消息被洩露,蔣介石把4個艦長全部都殺害了,裝在麻袋裡,扔到水井中。後來廣州解放,解放軍才把這4人的屍體從井裡挖了出來。」這些舉動使蔣介石對李濟深恨之入骨,李沛鈺告訴記者:「抗戰勝利不久,蔣介石就派特務去家鄉暗殺父親。父親是軍人,威嚴起來很震懾人。在路上,父親突然感覺到有特務跟蹤,是來刺殺他的,他目光犀利地盯著特務,特務被嚇愣了,手中的槍不由自主地掉在地上,自己也跪了下來。父親當年的舉動也深深影響了我,我後來繼承父業,擔負起統戰工作。」

  蔣介石見大勢已去,本想撤退到昆明,但李濟深早已在昆明設好埋伏。蔣介石只好退到廣州黃埔軍校,由4艘軍艦保護。李濟深見機委託一名戰友策反4個艦長起義,準備活捉蔣介石。

  父親拿一級工資

  「厚重少文,豁達多義」,這是全國政協副主席周鐵農為李濟深所題的詞。李濟深當年和齊白石、徐悲鴻等文化名人都是摯交,李沛鈺回憶:「當年家裡送來的名畫太多了,我和老伴還開玩笑,估計現在價值早超過億元了。1959年,父親去世後,我們全家一致同意將父親的藏畫、古董全部捐給國家。這也是李家人一貫的處事作風。」

  李濟深信奉佛教,佛教講究「空」,所以他對功名利祿十分淡泊。中國宗教界有兩位大師,一位是虛雲禪師,一位是巨贊禪師。李沛鈺回憶,父親原來跟虛雲禪師相處親如兄弟。「上世紀70年代,虛雲大師病危時,住在北京廣安門中醫醫院。他派小和尚四處打聽我的住處,臨終的遺願就是見見李濟深的後代。我們見面後像親人一樣親切交談,他回憶起和父親多年的友誼是那麼動情,說父親怎麼幫助他。沒想到,此次會面竟是我們的訣別。」

  李濟深和著名畫家徐悲鴻在戰爭年代更是情誼深厚。抗戰時,徐悲鴻擔心自己的作品在戰爭中流失,想把這些畫藏起來,卻始終找不到合適的地方,很著急。李濟深特意找了一個偏僻的山洞,幫他把畫全部放在洞裡,還安排一個衛兵在門口站崗。在李濟深的關心和保護下,徐悲鴻大師當年的作品才得以保留下來。

  李沛鈺說,「父親在文藝界也有不少的摯友和知己,比如畫家陳半丁、齊白石,京劇表演藝術家梅蘭芳、程硯秋,戲劇表演家紅線女,漢劇演員陳伯華,電影界的陳娟娟、夏夢……原來每年『十一』父親都請他們到家裡相聚,場面很熱鬧。毛主席還曾拿此跟我父親開玩笑。有一次,毛主席和父親在天安門城樓上檢閱。工農兵過去了,緊跟著就是文藝界和宗教界的隊伍。毛主席對我父親說:『瞧,你的隊伍來了。』父親連忙謙虛地笑著回答:『這還是您的隊伍。』」

  鮮為人知的是,李濟深還是檯球、圍棋的高手。他和陳毅是球友搭檔。「有時父親他們打檯球,我幫他們算分,他們能從早晨9點一直打到12點,難捨難分;兩個人下起圍棋來也是棋逢對手,甚至下到中午,還沒有決出勝負。於是大家回去吃午飯,下午接著下。父親說,不管做什麼行業都要懂棋、牌。」上世紀中期,中國棋藝眼看就要失傳了,李濟深向政府建議成立中國圍棋社,棋社就設在了位於什剎海附近的張之洞故居內。這件事得到時任北京市副市長張友漁的重視,主動從政府撥款來資助中國圍棋社。

  蔣介石見大勢已去,本想撤退到昆明,但李濟深早已在昆明設好埋伏。蔣介石只好退到廣州黃埔軍校,由4艘軍艦保護。李濟深見機委託一名戰友策反4個艦長起義,準備活捉蔣介石。

  新中國成立後,李濟深向毛主席提議:解放軍官兵參加解放戰爭,離開家鄉和親人已多年,應當回家探親,但是當時是供給制,回家探親不具備條件,能否建議在幹部中實行工資制。毛主席欣然接受,從此在全國開始全面實行工資制度。

  對於李濟深工資超過毛主席的傳聞,李沛鈺義正辭嚴地告訴記者:「這全都是道聽途說,父親當時哪裡敢和毛主席比工資,他覺得自己都不應當比總理拿的多。但是當年毛主席和周總理考慮父親家屬眾多,還有很多起義人員及其部下都由父親幫忙補貼,負擔很重,就提出讓父親拿一級工資,和毛主席一樣,對於尚在待業無法安置的人員,父親給他們的補貼可以實報實銷。為此,父親時常提起,感恩不盡。」

  對待子女嚴中有細

  李沛鈺告訴記者,父親雖有軍人的威嚴,但也有溫和細膩的一面。「他十分喜歡小孩,每年『六一』都邀請西總布胡同小學的學生到家裡來做客,開茶話會。他能很快和小孩們打成一片,像個老頑童,那些小學生就坐在他腿上,高興得不得了。」

  李沛鈺忘不了,他新婚不久,大學畢業後被組織分配到東北去工作。「臨行前,父親親自把我送到火車站,依依不捨,我第一次看到父親這樣。幾個月後,父親還特意為我的新婚夫人買好車票,在我休假期間讓她來看我,他其實是個心思很細膩的人。」

  李濟深育有7子9女,平常對子女要求相當嚴格,不許他們搞特殊化:學業和工作都要靠自己努力奮鬥;在學校和單位,不能透露自己的家庭背景。李沛鈺回憶,新中國成立後,他們全家住在西總布胡同五號院的大房子裡。1959年10月9日,李濟深在北京逝世,終年74歲。「父親去世後,我們家屬都得到安排,為了不給國家添負擔,我和妻子就搬到了現在住的這間小房子裡。很多人來我家拜訪,一進門都嚇一跳:『你們怎麼住在這樣的房子裡?』覺得不可想像。其實,平平淡淡的生活最好。」

  蔣介石見大勢已去,本想撤退到昆明,但李濟深早已在昆明設好埋伏。蔣介石只好退到廣州黃埔軍校,由4艘軍艦保護。李濟深見機委託一名戰友策反4個艦長起義,準備活捉蔣介石。

  黨和人民粉碎「四人幫」後,李沛鈺繼承父業,加入民革投身統戰工作。因為有大量親屬和同學在美國居住,1984年,李沛鈺便和夫人一起奔赴美國。「恰巧我們到美國的前一天,江南事件(又稱劉宜良命案)發生,他在美國舊金山的住宅車庫內被槍殺。我們去的目的是宣傳黨的統戰政策,勸說在美國定居的家人,讓他們安心回國參加父親誕辰100週年的活動。」李沛鈺在美國轉了一圈,也見到了很多闊別數十年的空軍同學。「很多人見到我十分高興,因為那時在軍校我們都親如兄弟。剛開始,統戰工作並不順利,很多人因為不瞭解共產黨的政策,不敢回國探親、觀光。我耐心地向他們宣傳黨的政策,說『黨歡迎你們回國探親、訪友、觀光』,我們拿自己舉例、做工作,他們才慢慢消除顧慮。

  不光國外要做統戰工作,李沛鈺還要在國內完成相同的任務。「我在國內的這些同學原來都是起義軍,後來因為『文革』和政策上的原因,他們的處境都很坎坷,有的還受父輩的牽連背了一輩子黑鍋,至今沒能討個清白。所以,我就以統戰部的名義寄給他們一封信,幫助他們消除顧慮,把這些人組織到一起,成立同學會。我再逐一開始幫助他們落實政策,擺脫困境。」

  李濟深在新中國成立後,教導子女要努力學好本領,建設祖國。李沛鈺決定做好自己原來的科研工作,同時兼職做統戰工作。他擔任過3屆市人大代表,每次開會前,都跑到居委會、公交汽車站、派出所甚至鍋爐房,到各個基層崗位去實地考察,提出提案。「我是按照父親的座右銘『但令身許國,何必列王侯』來要求自己的。我想,這也是父親至今留給我的最寶貴的財富。」


標籤: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