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英烈「飛將軍」:空軍四大天王之一樂以琴 | 陽光歷史

 

A-A+

抗戰英烈「飛將軍」:空軍四大天王之一樂以琴

2016年04月17日 風雲人物 暫無評論 閱讀 411 次

  樂以琴(1914年—1937年),四川蘆山縣人。1933年,樂以琴考入了筧橋中央航空學校,經過兩年的學習,掌握了精湛的飛行技術,畢業後成了一名中國空軍。1937年8月13日,日軍進攻上海,爆發了淞滬會戰,樂以琴首戰日軍就擊落4架敵機,被譽為中國空軍「四大金剛」之一,被江南人民譽為「江南大地之鋼盔」。同年12月3日,在南京保衛戰時,樂以琴的戰機中彈,跳傘時頭部受重傷不幸去世,年僅23歲。

  少小立志 投筆從戎

  樂以琴原名樂以忠,1914年11月出生於四川蘆山縣的一個商人家庭。父親樂伯英為虔誠的基督教徒,秉性正直,教育嚴格,規定子女年滿十歲,每天都要分擔家務,早飯後,父母常為子女講解朱子治家格言,以及故鄉的風土人情。樂以琴的父親有兩個弟弟,兄弟三人一直沒有分家。三兄弟一共有 17個子女,其中男孩子有10位,樂以琴在男孩子中排第6位。樂以琴的母親為人溫和、慈善,文學修養頗高,是鄰縣的一個大家閨秀,她幼年隨家裡的男孩在家讀書,因而學識很高。嫁到樂家以後,她不但主持家政,撫育子女,而且擔任家庭教育之責。

  小時候的樂以琴常常坐在母親的膝前聽她講故事,母親最愛講岳飛的故事,說他們家都是岳飛的後代,當年秦檜為了斬草除根,到處緝拿岳家後代,他們這一支為了逃避追捕,千里遷徙,輾轉來到四川蘆山,被迫改姓樂。後來樂以琴曾撰文說起這事,他認為這是母親故意說來勉勵他的。

  樂以琴自幼酷愛體育,小時便習泳練拳。1929年,樂以琴在家鄉初中畢業後來到成都,就讀於華西協合高級中學。在華西協中,樂以琴的體育成績非常好,他跑得快,是學校有名的田徑運動員,還曾代表四川出席全國運動會,參與全國運動會的短跑項目。1931年,樂以琴中學畢業,他立志考入大學學生物,而父親卻想讓他學醫。樂以琴的哥哥、姐姐有七八位都是學醫的,大哥樂以勳畢業於山東齊魯大學醫學院,姐姐樂以成畢業於成都華西協合大學,是四川第一位女醫學博士生。

  1931年,樂以琴考入山東齊魯大學醫科就讀(一說為文理學院讀生物學),由於他沒有中學畢業學歷證書,只好借用四哥樂以琴的證件報考,從此樂以忠就改名為樂以琴。數年之後,四哥樂以琴在聽聞弟弟為國捐軀後,以六妹樂以純之名考入中央航空學校第八期,繼續報效祖國,因此在空軍中留下了「樂以琴不是樂以琴,樂以純不是樂以純」的趣談,也由此反映出當時知識青年航空救國的時代背景。樂以琴剛進齊魯大學不久,就爆發了「九·一八」事變。樂以琴看到無辜同胞被日軍殺害,很憤怒,渴望從軍殺敵。1932年冬天,報上刊登了中央航空學校招收第二期飛行生的啟示。樂以琴下定決心投筆從戎,報考航校。

  1933年春天,樂以琴得到了杭州筧橋中央航空學校的複試通知書。筧橋中央航空學校是中國現代航空教育的搖籃,它的前身是成立於1928年的南京中央陸軍軍官學校航空訓練隊。1930年,蔣介石決定在該航空訓練隊的基礎上,擇址杭州筧橋,擴建為中央航空學校。1932年,中央航空學校在筧橋正式成立並對外招生。

  複試後樂以琴被航校錄取了,他入學時的隊長是人稱「獨臂飛將軍」的石邦藩,石將軍在1932年的「一二八」淞滬戰役中擊落日軍「13式」艦載殲擊機1架,隨後被日機擊傷失去一臂,得此外號。樂以琴經過6個月的新兵訓練學習後,順利地通過考試,1933年9月1日被編入筧橋空軍第二期,進入航校學習飛行技術。

  筧橋航校的飛機駕駛學習分為初級、中級和高級三個級別,每級4個月的學習時間。初級和中級學習基本飛行,高級專門學習驅逐、攻擊、偵察和轟炸飛行。每級飛行訓練結束都要進行考核,考試合格方能進入下一級的訓練,不及格的學員予以淘汰。

  在筧橋航校機場,樂以琴被分在第十組,他的教官是高志航。高志航是留法學航空的,回國後入航校第一期,畢業後任飛行教官。航校的生活不同於一般的大學,學員從早到晚沒有一點空閒時間,上午飛行,下午上課,晚上自習。飛行訓練也是非常嚴格,一有差錯就要被罰。樂以琴就有兩次被罰,一次是在中級飛行訓練中,樂以琴起飛不慎被罰立正5分鐘,另一次是在高級飛行訓練中,樂以琴飛出了教官指定的範圍,被罰一天禁閉。經過嚴格的訓練,1935年,樂以琴完成學業,從筧橋中央航空學校畢業。

  長空殺敵 首戰告捷

  1936年,從航校畢業後的樂以琴被編入由他的教官高志航任大隊長的第4大隊22中隊,樂以琴擔任分隊長,駕駛美國產的霍克式雙翼單座戰鬥機,他的座機號是2204。

  1936年回家探親之前,樂以琴特地在景德鎮為各位兄弟姊妹各燒製了一套細瓷餐具。在與父母家人團聚之後,樂以琴留下了他的心聲:父母親大人有兄姊照顧,弟妹生活有靠,以琴沒有什麼可掛念的了,以琴身為軍人,今已抱定必死的信念,惟有精忠報國,為國捐軀是以琴今生的追求……

  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爆發後,中國進入了全面抗戰時期。8月13日,日軍進攻上海,爆發了淞滬會戰。14日下午,早已潛伏在河南周家口機場的第4大隊,接到命令全隊緊急飛往杭州筧橋機場和安徽廣德機場參加上海保衛戰。而此時,日軍為了摧毀中國空軍,派出了兩隊共18架轟炸機,分別偷襲筧橋機場和廣德機場。在大隊長高志航的帶領下,21中隊率先對日本空軍展開了空中打擊。在十多分鐘的空戰中,擊落日機3架,其中兩架都是高志航打下的。樂以琴所在的22中隊和23中隊趕到廣德機場時,機場已遭敵機轟炸。在「八·一四」空戰中,第4大隊狠狠地打擊了日軍,取得了首先告捷的佳績,然而更嚴峻的空戰在等待著中國空軍。

  第二天,日本海軍航空隊派出了34架飛機直撲筧橋機場,第4大隊起飛迎戰。樂以琴首次與日本空軍交戰就顯示出他出色的本領。他沉著、機智、敏捷地駕駛著戰機在敵機中穿梭,找準時機扣動扳機,一串子彈射向敵機。敵機應聲冒煙栽下去,樂以琴旗開得勝打下了一架日機。大隊長高志航、23隊梁添成也分別擊落敵機一架。越戰越勇的樂以琴抓住時機再次對準日機猛烈開火,親眼看見被他擊中的敵機在空中爆炸成碎塊墜落下去。日軍航空隊被中國空軍第4大隊打得四處逃竄。樂以琴緊追逃跑的敵機,從杭州的筧橋一直追到紹興曹娥江上空,樂以琴把最後的子彈都射向了敵機,又打下了兩架日機,一架栽入曹娥江中,一架墜落於山麓中。空戰結束後,樂以琴意猶未盡地對戰友王倬說:「我打下一架日機後,怒火未息,我摸摸自己腦袋還在,身上也沒有出血,反正自己已經夠本了,於是又向第二架、第三架日機追去並瞄準開火,直打到第四架往下掉的時候,兩挺機槍裡的子彈已打完,汽油也用完了,只好放其他敵機逃生。」

  在8月15日的空戰中,第4大隊共擊落日機6架,樂以琴一個人就打下4架。中國空軍再次取得勝利,一時震動了整個世界。世界各大報紙和通訊社都報道了此次戰況,美國報紙稱「高志航首建奇功」,蘇聯通訊社報道「樂以琴一口氣擊落敵機4架」。在武器裝備落後敵方的空戰中,樂以琴單機擊落4架敵機是抗戰時期中國航空史上的奇跡,極大地鼓舞了中國人民的抗日士氣和民族自信心,粉碎了日軍三個月滅亡中國的狂妄計畫。樂以琴也因此被江南的人民親切地稱為「江南大地之鋼盔」,成為令敵寇聞名喪膽的舉世矚目的空軍英雄。

  不幸捐軀 壯烈殉國

  在空軍歷史上,按國際慣例,凡在空戰中擊落敵機5架以上的飛行員被稱作「王牌飛行員」。在8月15日的空戰中樂以琴擊落敵機4架,8月21日,樂以琴又奉命阻擊日機,在上海西郊又擊落兩架敵機,因而樂以琴是我國空軍史上第一位王牌飛行員,世界各國知名通訊社及各大報刊都稱其為「飛將軍」。

  由於在多次空戰中,樂以琴均以高超的戰術和猛、準、狠的火力,左右開弓,彈無虛發,給敵機以致命的打擊,從此,日本飛行員視他為眼中釘,必欲除之而後快。曾經有戰友勸告樂以琴變更機號,麻痺敵人。他坦然而堅定地回答:「如果因為我的英勇作戰,為國增威,這是國家也是個人的光榮。以身許國,本是男兒份內事。豈能希圖保全自己而變更機號,向敵人示弱呢!」

  淞滬會戰時期,樂以琴曾奉命飛往浦東,在張發奎炮兵陣地上空與日機作戰,他的戰機不幸中彈,失去控制。樂以琴從4000多米的高空跳傘,然而日軍卻不顧國際公約,對喪失戰鬥力的樂以琴開槍射擊。幸好沒有被日軍擊中,樂以琴著陸後被當地民眾送回了基地。隨後,樂以琴調防南京。

  抗戰時期的現實是當時我國工業落後,不能自己製造飛機,從國外購買的戰機跟不上戰場上的消耗,而日軍卻自己能生產飛機,源源不斷地補充到前線。因而中國空軍戰機越戰越少。日軍依靠雄厚的軍事力量,擁有了多處陸地機場,飛機數量、起飛頻率、出擊強度等都大大增強。上海乃至整個華東地區的空中優勢正在喪失,制空權慢慢轉移到日本一方,我方空軍只有利用夜色進行襲擊。

  1937年12月1日,南京保衛戰時,中國空軍能飛上天的戰機已不足20架,且機種不一。12月3日,日軍在海空優勢兵力的掩護下,突破我方防線進逼南京。南京危在旦夕,中國空軍僅剩樂以琴、董明德二人能升空作戰,迎戰數十架日機。樂以琴駕駛戰機在日機叢中走起了「凌波微步」,致使企圖左右夾攻他的兩架日機互撞而亡。但是,更多的日機很快圍了上來,在以寡敵眾的激戰中,樂以琴的戰機中彈,飛機冒著濃煙向下墜落,他被迫棄機跳傘。有上次跳傘被日軍在空中射擊的經歷,樂以琴決定冒險推遲打開降落傘的時間,這樣可以縮短在空中降落的時間,減少被日軍射擊的機會。不幸的是開傘時間晚了一點,他落地時頭部受重傷去世,年僅23歲。

  樂以琴犧牲後,國民政府和社會各界予以隆重悼念和很高的評價。政府發給烈屬一萬二千元撫恤金,但樂家在悲痛之餘,毅然將這筆撫恤金連同部分家產,在蘆山東街創建了私立伯英中學。當時的教育部還將樂以琴英勇抗擊日機的事跡編入小學國文課本。在航空委員會出版的《空軍抗戰三週年紀念專冊》中,讚揚樂以琴忠勇為國,視死如歸的愛國精神,讚揚他有膽有識,技術超群,為中國空軍戰史寫下了光輝的一頁。

  為了展現英勇的中國空軍精忠報國、視死如歸的精神,1939年,中央電影攝影場以樂以琴、閻海文和沈崇誨三位空軍烈士的事跡為素材,拍攝了一部電影《長空萬里》,演員的陣容強大,有著名的演員白楊、金焰、高占非、王人美、魏鶴齡等參加。1941年12月在重慶公映,社會各界反響熱烈,鼓舞了廣大民眾的抗戰決心。

  時隔40年之後,台灣的中央電影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再次以高志航、樂以琴、劉粹剛、沈崇誨、閻海文等空軍在淞滬戰爭時打擊日寇的「八·一四」、「八·一五」空戰的事跡,拍攝了電影《筧橋英烈傳》,於1977年公映。該片榮獲第十四屆金馬獎最佳劇情片獎、最佳編劇獎、最佳導演獎、最佳彩色影片攝影獎、最佳剪輯獎 、最佳錄音獎等。

  1985年紀念抗戰勝利40週年之際,北京、上海、南京、成都等地舉行的紀念活動中,都提到樂以琴的名字和事跡。其後出版的《抗日戰爭國民黨陣亡將領錄》和《中國抗日陣亡將士傳》等專著,都編入了樂以琴的長篇傳記。樂以琴的英魂和中國空軍、蘇聯、美國援華空軍的眾多烈士一起安葬在南京中山陵園內的航空烈士公墓內,樂以琴的墓碑在公墓前排的顯要位置。

  1995年,在紀念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和抗日戰爭勝利50週年之際,在紫金山麓建成由張愛萍將軍題寫碑名的抗日航空烈士紀念碑,在紀念碑的左右,30塊高3米的黑色花崗岩碑上,用中、英、俄三種文字鐫刻著「一二八」淞滬抗戰至1945年9月間犧牲的3300多名抗日航空烈士的英名及生平,戰功業績。樂以琴的名字也在其中。2009年建成的抗日航空紀念館,將墓、碑、館聯成一體,成為大型的國際抗日航空烈士紀念陵園,以此永遠地緬懷和紀念在抗日戰爭中犧牲的民族英烈,其中為樂以琴雕刻了一尊塑像。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