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淞滬抗戰和淞滬會戰是同一場戰爭嗎?
導讀:1932年淞滬抗戰爆發,時任第19路軍副總指揮蔡廷鍇將軍講出這句發自中華兒女們靈魂深處的怒吼。
當下,正值紀念八一三淞滬會戰之際,有些讀者或許會疑問淞滬抗戰和淞滬會戰有什麼區別?又有什麼相通共同之處?
淞滬抗戰,又稱「一·二八」事變(1932年1月28日~3月3日),中國軍隊抗擊侵華日軍進犯上海的作戰,為了紀念這場戰爭,上海還有一條一二八紀念路。淞滬會戰(1937年8月13日—1937年11月12日),也稱之八一三淞滬會戰,也是一場中國軍隊抗擊侵華日軍進犯上海的作戰,是中日雙方在抗日戰爭中的第一場大型會戰,也是整個中日戰爭中進行的規模最大、戰鬥最慘烈的一場戰役。那麼,我們不妨來淺談一下這兩次作戰。
一·二八淞滬抗戰
淞滬抗戰發生在1932年,當時九·一八事變剛剛發生不久,日本政府為了轉移國際視線,並壓迫南京國民政府屈服,在上海不斷尋釁挑起事端。1月28日晚,日本海軍陸戰隊以所謂「日僧被毆事件」為借口,突然向閘北的國民黨第19路軍發起了攻擊,隨後又進攻江灣和吳淞。19路軍在軍長蔡廷鍇、總指揮蔣光鼐的率領下,奮起抵抗。
與此同時,國民政府派遣主動請纓的張治中任第5軍軍長,率領所部增援淞滬抗戰前線。19路軍與第5軍協同配合、並肩作戰,給予日軍以重創。
淞滬抗戰爆發後,中共上海地下組織積極動員民眾組織救護隊、擔架隊、通信隊和運輸隊等支援淞滬抗戰,提供保障。
然而,由於國民政府執行所謂「一面抵抗,一面交涉」的方針,中日雙方於5月5日簽訂了喪權辱國的《上海停戰協定》,並規定了日軍可以留駐上海,為日後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提供了條件。
簽訂《上海停戰協定》
淞滬抗戰中,中國軍隊為反抗日軍侵略,浴血奮戰,迫使日軍三易主帥,傷亡慘重。中國軍隊一雪前恥,給予日軍以「九·一八」事變以來最沉重的打擊,同時也付出了傷亡約1.4萬人的重大代價。
更可悲的是,「一·二八」事變後,國民政府行政院長汪精衛、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蔣介石等人以「事變期間紅軍發動贛州戰役」等為借口,正式確立了「攘外必先安內」的政策。
八·一三淞滬會戰
七七事變發生後,日本海軍又在上海地區尋釁挑戰。1937年8月9日,日本海軍中尉大山勇夫等兩人駕車闖入上海虹橋機場挑釁,被駐軍保安隊擊斃。日軍借此事件派軍艦遊弋黃浦江及長江口,作進攻威脅。
為搶得戰爭主動權,我第九集團軍總司令張治中奉令率領第87、88師等部向上海推進,並於8月13日奉令向日本駐滬海軍陸戰隊虹口基地發起圍攻,試圖趕敵下海。「八一三」淞滬抗戰由此展開。
日軍大本營隨即組建了上海派遣軍,以松井石根為司令官,率兩個師團開往上海增援,9、10月間,又相繼增兵計達30萬。中國方面也不斷向淞滬戰場增兵,先後調遣了70多個師赴滬參戰。
中國軍隊英勇抗日,不畏犧牲,戰事空前慘烈,其中尤以四行倉庫保衛戰名揚中外。後因日軍從杭州灣金山衛等處戰場側翼登陸,對上海戰場形成合圍之勢,守軍為避免更大犧牲,於11月8日起撤離上海。11日,上海淪陷。
淞滬會戰歷時三個月,中日雙方都相繼投入重兵,死傷數量堪稱巨大,為抗戰開始後正面戰場上第一次大規模交鋒。中國官兵以血肉之軀抵擋日軍猛烈炮火,捨命衛國,堅持到11月初,粉碎了日軍「三月亡華」的妄想。
此役改變了中日戰爭戰略局勢,成功吸引侵華日軍主力從華北戰場南下華東,我方奪取了戰略主動權,更為我國工礦內遷、保存民族工業實力贏得了寶貴時間。
結語
同樣發生在上海的兩場抗日戰爭,無論是淞滬抗戰還是淞滬會戰,都是近代羸弱中國在日本侵略鐵蹄肆虐下的一個縮影。歷史總是驚人地類似,在這兩次戰鬥中,日本為了找到侵略中國的借口,上演了「日僧被毆」以及「日海軍中尉被擊斃」兩起換湯不換藥的拙劣把戲,昭示著日本的野心。同樣相似的有國民黨中央政府的軟弱,還有備受戰火蹂躪的中國普通百姓、更有一線將領和士兵們的頑強不屈。
雖然這兩場戰鬥都以我方失敗告終,但千千萬萬的中華兒女沒有屈服在日本法西斯的淫威之下,為最後實現反侵略戰爭的勝利、民族的獨立,獻出了自己最寶貴的生命,在中國歷史上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兩場戰爭,同樣的地點,同樣的敵人,同樣的愛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