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史疑云:被擊斃的小濱大佐為何沒能追晉將軍?
有一段時間,關於抗日戰爭中,我國軍民究竟擊斃過多少日本侵華將領,曾有一些爭議。其中有一名叫做小濱氏善的日本軍官,就是爭議的一個焦點。
小濱氏善,日本陸軍大佐,1936年在綏遠策動偽蒙德王獨立行動中,指揮所部與傅作義35軍作戰。傅部英勇善戰,12月2日經過激烈戰鬥收復綏東要地百靈廟,隨後進軍偽蒙軍在綏遠的最後據點大廟(錫拉木倫)。12月9日,小濱指揮日偽軍迎戰途中,偽軍金憲章,石玉山兩個旅長率部4,000餘人陣前倒戈起義,將小濱大佐與其部下二十六名日軍全部擊斃。起義部隊並將駐大廟的偽蒙騎7師殘部2,000餘人悉數解決,師長穆克登寶隻身逃脫,史稱錫拉木倫事件。傅作義乘勝收復大廟。
按照日本陸軍的習慣做法,以大佐身份陣亡的軍官,會被追晉一級為少將。我國在統計被擊斃的日軍軍官時,通常按照其追晉軍銜為準(例如被擊斃於大別山的塚田攻大將,死時本是陸軍中將,大將是追晉的軍銜)。所以,在計算被擊斃的日軍將領時,小濱也被一些資料「順理成章」地列為其中之一了。
然而,遍尋日方史料,卻找不到小濱追晉的檔案。小濱死後墓地在埋葬了阿部規秀和多門二郎的多摩陵園,他的墓碑上也只記錄其為「陸軍大佐」。似乎此人是個特例,並沒有在死後得到晉陞。
這件事,直到查閱日本作家船田繁所著的《蒙塵,小濱大佐傳》,才揭開這個謎底。原來,小濱氏善沒有得到追晉,原因是他在1936年8月,已經被日本陸軍轉為預備役,按照日軍條例,非現役軍官陣亡是得不到追晉的。而小濱之所以轉為預備役,原因在於他曾在和義勇軍的戰鬥中身負重傷,一條腿屢治不愈,最終日軍決定將其提升為大佐後退役。這種做法類似於我國目前有些大學評教授的「評退」政策,本來小濱是不應該重上戰場的。
但此時土肥原和勝島角芳策動德王進行的「滿蒙獨立運動」遭到傅作義等愛國將領的堅決抵制,戰鬥一觸即發,綏遠前方急需熟悉中國情況而且有戰鬥經驗的軍官,於是小濱大佐被派到綏遠,擔任前線的實際指揮官。或許由於認為其預備役身份更有迷惑性,利於日方背後對德王等的操縱,小濱到綏遠前日軍並沒有恢復其現役身份,結果這個倒霉的大佐死後也就沒有機會晉陞少將了。
小濱大佐的死原本和東北抗戰無關,但他此前的經歷卻值得探尋 – 和義勇軍作戰中身負重傷?小濱是何時何地,和哪支義勇軍交手負傷的呢?
無巧不成書,筆者在日本收集到的一本日軍舊相冊中,有一名駐寶清楊榮圍子的日本軍官鈴木,曾拍攝了一張照片,註明是「七星河,昭和七年小濱中佐負傷處」。
七星河,即當地人所稱的「七星泡子」,位於黑龍江省寶清縣,由七個連續的湖泊組成,這裡曾經是東北抗日聯軍經常活動的地區。日軍因此在這裡修建了一個軍用機場,用於對抵抗力量的鎮壓。
不過,按照照片標注,小濱中佐是在昭和七年,即1932年在此負傷的,當時東北抗日聯軍還沒有出現在歷史的舞台上。其被義勇軍擊傷,似乎比較可信。
更重要的是,這兩個小濱,會不會是一個人呢?
還是繼續查看船田繁所著的《蒙塵,小濱大佐傳》找到了答案,該書中記錄,小濱氏善1931年8月晉陞中佐,1931年11月起擔任日本陸軍第十師團第63聯隊副官(因日軍聯隊不設副聯隊長,副官在某種性質上與副聯隊長的職務重合)。1932年4月,該部開黑龍江鎮壓義勇軍,11月,小濱在攻佔寶清的戰鬥中,被義勇軍擊成重傷。
文中並記載,小濱氏善是日軍內重要的法西斯組織「櫻會」的最早成員之一,與他同為「櫻會」成員的包括牟田口廉也,河邊虎四郎,橋本欣五郎,和知鷹二,影佐禎昭,武籐章等,這批少壯軍官後來很多成為了掌握日本陸軍大權的將軍。
日軍資料戰時新聞發表第九二零號(1932年12月6日陸軍省)記錄在一次戰鬥中,「戰死傷者各一。11月30日七星河(寶清西南方約20公里處)附近的戰鬥中,松江部隊(即63聯隊)步兵軍曹西村末雄戰死,步兵中佐小濱氏善重傷。」
看來,在寶清被擊傷的,還真是這個後來死在錫拉木倫的小濱大佐了。
在中方記載中,沒有擊傷小濱的記錄,但可以推算出擊傷他的部隊。1932年3月,從哈爾濱撤出的李杜將軍率軍退回依蘭後,組織吉林自衛軍,出兵收復三江平原重鎮寶清,經過激烈戰鬥,以犧牲三百多名官兵的代價,全部清除了日偽軍在該縣的勢力。此後將近10個月的時間裡,寶清一直作為李杜將軍所部活動的大本營(總部所在地),儘管日偽軍先後6次向寶清發動進攻,企圖重新佔領這塊抗日的聖地,但都在抗日軍民有力的抗擊下,一直未能如願。
1932年底,日軍再次進攻三江平原,此時,李杜和丁超的部隊在這裡仍有一定兵力,控制著密山,寶清,勃利,富錦等地。李杜在梨樹設立指揮部,力圖恢復。但由於馬占山,蘇炳文等義勇軍先後失利,當日軍集中三個師團進攻三江時,丁超李杜雖竭力抵抗,但終因孤掌難鳴,戰鬥失利,節節敗退。最終吉林自衛軍部隊瓦解,一部退入蘇聯,一部在周保中,李延祿等率領下後發展成為抗日聯軍第四軍,第五軍等部。
這一過程中,寶清縣於12月9日失陷,小濱在七星河被擊傷,應該是義勇軍保衛寶清的戰鬥中取得的戰績。這一推測為偽滿陸軍中將吉興在抗戰後的供詞所間接證實。吉興在他的交代中寫道:「一九三二年冬,於琛?部下李毓九帶騎步兵四個團,幫兇日寇軍飯塚聯隊作為一支隊,在七星泡打了一仗,丁超部下損失很大」。由於此後不久丁超即投敵,李杜退往蘇聯。這或許可以稱為吉林自衛軍主力覆滅前的最後戰績了。
擊斃小濱的起義偽蒙軍中,有一個直接參與的將領值得一提,就是被傅作義稱為「勇猛沉著」,「臨事不驚」,「練兵有方」的金憲章。金憲章,河南寶豐人,26歲參加土匪,是著名的河南悍匪「趟匠」中的一員,後投孫殿英,又到偽蒙軍中,任「大漢義軍」王英部旅長,起義後積極參加抗日戰爭,因作戰英勇,先後任國民黨第二戰區新編第二師師長,洛陽第一戰區司令部中將參謀,1949年病死。錫拉木倫事件中,金憲章作為偽蒙軍旅長主持起義,但他其實還有第二個身份。
金憲章是受國民黨第二十九軍軍長兼察哈爾省主席宋哲元安排,詐降日軍的,目的是策劃刺殺滿洲國皇帝溥儀。金當時寓居天津,宋通過其老長官孫殿英與金憲章密談後,金憲章慨然應允,表示:「為國除奸,何惜微軀!」按照宋哲元的計畫, 1936年3月金憲章召集舊部四十餘人,前往蒙古編入王英「大漢義軍」部,後任旅長。
因為錫拉木倫事件,金憲章的暗殺行動只能告終,否則,東北十四年的抗戰史上,還不知道會不會增加一個傳奇的事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