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讀抗戰:解讀中國軍隊戰鬥力究竟如何? | 陽光歷史

 

A-A+

重讀抗戰:解讀中國軍隊戰鬥力究竟如何?

2016年07月19日 戰史風雲 暫無評論 閱讀 301 次

  導讀:與近代工業化國家日本相比,動盪中的中國擁有的是一支怎樣的軍事力量?只有知道抗戰時中國軍隊的狀況,我們才能知道,在面對日軍時,為何會復出如此沉重的代價。

  漫漫整編路:抗戰初開時中國龐雜的軍隊體系

  抗戰之前國民政府軍隊數量龐大、戰鬥力低下,消耗國家過多的財政支出。德國顧問認為在當時中國軍隊的戰鬥力不足以與日軍抗衡,因此必須將國家有限的財政能力集中起來建設新軍,精簡軍隊裁汰冗員刻不容緩。這一思想和蔣介石不謀而合。北伐戰爭勝利後,南京政府即設想開始裁軍工作。

  但當時全國超過200 萬人的軍隊分別為蔣介石、閻錫山、馮玉祥、李宗仁等各派系所控制,更重要的是蔣介石試圖通過裁軍加強嫡系實力,削弱其他新軍閥。一番討價還價中國民革命軍編遣委員會成立,德國顧問參與了裁軍工作,並在蔣介石的授意下,擬定了編遣方案。根據德國顧問鮑爾的《軍隊編遣方案》,全軍將被壓縮為65個師、騎兵8個旅、炮兵16個團、工兵8個團,總人數80萬。全國軍隊完全隸屬於中央,以求達到蔣介石所謀求的軍政令統一。

  但是各派新軍閥都想在編遣工作中保存自己的實力,削弱他人力量,《軍隊編遣方案》無疑不能滿足各方的這種要求,因此矛盾重重,爆發戰爭,最終發展為各地方實力派聯合倒蔣。

  蔣介石經過中原大戰擊敗各路新軍閥,使整編工作得以繼續開展。1933年南京政府軍政部根據德國軍事顧問提出的建議繼續進行浩浩蕩蕩的整軍計畫。

  在整軍過程中對各種不同編製的部隊有著不同的名稱,主要有整編師、調整師、整理師、新編師等四種稱謂。根據塞克特《陸軍改革建議書》中的方案全國陸軍要重新編組成60個師將其稱之為整編師裝備由德國進口的武器、使用德國先進的軍事體制。

  直至抗戰開始前的35、36年,國民政府終於決定將全國軍隊按照「調整師」與「整理師」兩級編製。

  其中調整師「其性質與各國常備師同」,整理師「其性質與各國預備師同」。

  調整師編製是2旅4團制師,師直轄騎兵1連,炮兵、工兵、通信兵、輜重兵各1營,衛生隊1,特務連1。迫擊炮分屬各營為排,「俾增設戰術單位之火力」;小炮集中成連直屬團部,「俾可防空及抵禦戰車」。團的具體編成為步兵3營,通信1連;營分步兵3連,機關鎗1連,迫炮1排;步兵連分為3排,排分1班。各步兵連均正式採用九班混合制,班分為步槍組和輕機槍組2組,步槍組兵7名,機關鎗組兵5名,連班長2名共14人。如此配備,各班均擁有了自動武器,其作戰能力較之過去十五班制之連,人數雖略有減少,火力反而增強,終於達到了前總顧問魏采爾的要求——「努力使步兵每班配屬輕機槍一挺」。同時,步兵班數量減少,連級指揮調動更為便利。

  就「調整師」的編制而言,距離當時世界一流水平仍有不小差距,其最大缺陷還是在於師一級支援火力。另外,「二四」制的編制略嫌陳舊,團級用20mm小炮代替75mm步兵榴彈炮的做法亦非最優選擇。按照「調整師」編製所編成的步兵師按照歐洲的標準只能勉強算作輕裝師,其火力、防禦、攻堅能力均相當有限。與日軍師團比,仍有較大差距。

  整理師轄2旅4團,編有騎兵連(排),炮兵營(連),工兵連,通信兵連,無線電排,師軍醫院、特務連各1,同時又規定騎兵、炮兵因馬、炮數不足可以縮編以至不設,工兵無器材者不設;輜重連平時不設,於必要時得呈請成立輸送隊。團轄3營,機關鎗連(6門),迫擊炮連、通信排各1。營轄3連,連轄3排,每排附輕機槍2挺或1挺,如無輕機關鎗時改攜步槍。對比年「調整師」編製,「整理師」在師、團、營、連級均呈現出非常大的差距;不僅如此「整理師」在與 「調整師」類似的單位配置上,也存在較大的區別。與日軍師團的差距就更不可以道里計了。

  按軍政部之計畫,1937、1938兩年均按照1936年的標準,各調整20個師,至1938年底,即有60個師80萬人之眾,以作為國防軍;其餘一般部隊,按照相對較低的標準,共整理60個師,更換槍械補充裝備,使其編製劃一,作為預備部隊及守備地方之用。至1938年底國民黨軍預計「共計調整、整理各六十個師,統計為一百二十個師」。然而此計畫實施僅半年,即因戰爭爆發而中止,僅調整野戰師10個,整理野戰師17個。

  實際由於整軍時間太短(原本定於1938年底完成60個師的整編工作),自產武器無法滿足需要,外購的德式武器也沒有全部到貨(開戰以後,德國在日本的壓力下逐步取消了軍事合同),最終這60個師中只有87、88、36師3個德械師和1個中央教導總隊基本達到了賽特可將軍關於輕步兵的要求,其他50多個師的由於裝備不全,訓練有限,尚且遠遠沒有達到這個標準。這60個師的戰鬥力也比日軍二流師團差一大截,至少重武器方面無法相比。但他們依舊成為抗戰初期中國竭力抵抗侵華日軍的中堅力量。

  在抗戰爆發時,國民黨軍共擁有步兵182個師又46個獨立旅,騎兵9個師又6個旅,炮兵4個旅又20個獨立團,計170餘萬人。這裡面,除了少部分已經整編的調整師和整理師外,各地新軍閥的部隊尤其混亂。如桂系為二二制編製,軍轄二師,師轄二旅,旅轄二團,川軍則自行編組,混亂不堪,滇軍則是總部轄旅,旅轄二團,東北軍在九一八前為軍-旅制,旅轄三團,到長城抗戰後改為軍-師制,師轄三團,晉系雖有軍師編製,但其作戰與補給的單位是旅。其戰鬥力,比之整編後的調整師尚大有不如,就更無法與日軍的師團相抗衡了。

  直至抗戰開始前的35、36年,國民政府終於決定將全國軍隊按照「調整師」與「整理師」兩級編製。

  其中調整師「其性質與各國常備師同」,整理師「其性質與各國預備師同」。

  調整師編製是2旅4團制師,師直轄騎兵1連,炮兵、工兵、通信兵、輜重兵各1營,衛生隊1,特務連1。迫擊炮分屬各營為排,「俾增設戰術單位之火力」;小炮集中成連直屬團部,「俾可防空及抵禦戰車」。團的具體編成為步兵3營,通信1連;營分步兵3連,機關鎗1連,迫炮1排;步兵連分為3排,排分1班。各步兵連均正式採用九班混合制,班分為步槍組和輕機槍組2組,步槍組兵7名,機關鎗組兵5名,連班長2名共14人。如此配備,各班均擁有了自動武器,其作戰能力較之過去十五班制之連,人數雖略有減少,火力反而增強,終於達到了前總顧問魏采爾的要求——「努力使步兵每班配屬輕機槍一挺」。同時,步兵班數量減少,連級指揮調動更為便利。

  就「調整師」的編制而言,距離當時世界一流水平仍有不小差距,其最大缺陷還是在於師一級支援火力。另外,「二四」制的編制略嫌陳舊,團級用20mm小炮代替75mm步兵榴彈炮的做法亦非最優選擇。按照「調整師」編製所編成的步兵師按照歐洲的標準只能勉強算作輕裝師,其火力、防禦、攻堅能力均相當有限。與日軍師團比,仍有較大差距。

  整理師轄2旅4團,編有騎兵連(排),炮兵營(連),工兵連,通信兵連,無線電排,師軍醫院、特務連各1,同時又規定騎兵、炮兵因馬、炮數不足可以縮編以至不設,工兵無器材者不設;輜重連平時不設,於必要時得呈請成立輸送隊。團轄3營,機關鎗連(6門),迫擊炮連、通信排各1。營轄3連,連轄3排,每排附輕機槍2挺或1挺,如無輕機關鎗時改攜步槍。對比年「調整師」編製,「整理師」在師、團、營、連級均呈現出非常大的差距;不僅如此「整理師」在與 「調整師」類似的單位配置上,也存在較大的區別。與日軍師團的差距就更不可以道里計了。

  按軍政部之計畫,1937、1938兩年均按照1936年的標準,各調整20個師,至1938年底,即有60個師80萬人之眾,以作為國防軍;其餘一般部隊,按照相對較低的標準,共整理60個師,更換槍械補充裝備,使其編製劃一,作為預備部隊及守備地方之用。至1938年底國民黨軍預計「共計調整、整理各六十個師,統計為一百二十個師」。然而此計畫實施僅半年,即因戰爭爆發而中止,僅調整野戰師10個,整理野戰師17個。

  實際由於整軍時間太短(原本定於1938年底完成60個師的整編工作),自產武器無法滿足需要,外購的德式武器也沒有全部到貨(開戰以後,德國在日本的壓力下逐步取消了軍事合同),最終這60個師中只有87、88、36師3個德械師和1個中央教導總隊基本達到了賽特可將軍關於輕步兵的要求,其他50多個師的由於裝備不全,訓練有限,尚且遠遠沒有達到這個標準。這60個師的戰鬥力也比日軍二流師團差一大截,至少重武器方面無法相比。但他們依舊成為抗戰初期中國竭力抵抗侵華日軍的中堅力量。

  在抗戰爆發時,國民黨軍共擁有步兵182個師又46個獨立旅,騎兵9個師又6個旅,炮兵4個旅又20個獨立團,計170餘萬人。這裡面,除了少部分已經整編的調整師和整理師外,各地新軍閥的部隊尤其混亂。如桂系為二二制編製,軍轄二師,師轄二旅,旅轄二團,川軍則自行編組,混亂不堪,滇軍則是總部轄旅,旅轄二團,東北軍在九一八前為軍-旅制,旅轄三團,到長城抗戰後改為軍-師制,師轄三團,晉系雖有軍師編製,但其作戰與補給的單位是旅。其戰鬥力,比之整編後的調整師尚大有不如,就更無法與日軍的師團相抗衡了。

  萬國博物館:中國軍隊雜蕪的裝備和混亂的後勤

  抗戰發生時,中國尚遠未步入工業化國家的行列。也因為國民政府缺乏工業基礎,國內兵工廠只能生產少量輕迫擊炮、步機槍和子彈,多數武器要從國外進口。

  抗戰初期國民政府多數武器購自德、蘇、英、捷克等國,其多數品種質量還略優於日軍裝備,然而因財力不足外購數量有限,關鍵是配套性很差。

  抗戰時期國軍的武器五花八門種類繁多,原因在於民國成立之初,軍閥割據,各地軍閥各有武器採購來源,自製武器更是各顯神通,毫無制式標準。各地軍閥自身的工業條件和軍工生產能力也各不相同。因此就是生產同一型號的槍械,各地產品也是質量參差不齊。

  各地軍閥根據自身情況對所產槍械還大多加以改造,導致同一型號的槍械,各地生產的在零配件與彈藥方面也不能通用。

  如果分類探尋,僅步槍一項中國軍隊裝備的就有上百個品種,一個型號的步槍就可能10幾個不能通用的變種。恐怕連國民政府自身都無法準確統計當時中國各地到底裝備有多少種槍械火炮。雖然在1930年代國民政府開始軍備整頓,提倡用統一制式武器取代勢力的雜亂武器,但實際無法做到。軍備整編後,中國軍隊依舊裝備雜亂:僅步槍在標準化後仍有4個主要口徑,分別是6.5mm,7.62mm,7.7mm,7.92mm,標準化前更是擁有有13個口徑。且即使口徑相同的步槍,彈藥也未必通用,如7.92mm子彈就有3種長度……。

  國軍在手槍方面光個毛瑟手槍就有20多個各國型號(含自製型號)並且有7.62mm,7.63mm,7.65mm,9mm,11.25mm等口徑。勃郎寧手槍也有多個型號,口徑從6.35mm,7.65mm,9mm,11.43mm都有。此外還有各種型號、各種口徑的柯爾特手槍,魯格手槍,瓦爾特手槍,伯萊塔手槍,史密斯轉輪手槍,南部手槍,共11個口徑

  國軍的火炮也口徑繁雜,3英吋至6英吋級別就有70mm,75mm,76mm,76.2mm,77mm,81mm,82mm,88mm,102mm,105mm,107mm,115mm,120mm,122mm,140mm,149.1mm,152mm,155mm等口徑,且火炮口徑雖然繁雜,但總數卻少的可憐,全國總共800多門火炮卻有近40個口徑,平均每個口徑竟才20多門。對於炮兵的後勤供應來說,可以用無法措手來形容。

  這種主戰武器裝備品種口徑紛繁複雜的狀況不啻是後勤保障的噩夢,並直接導致中國軍隊整體協同戰力異常低下。

  國軍在手槍方面光個毛瑟手槍就有20多個各國型號(含自製型號)並且有7.62mm,7.63mm,7.65mm,9mm,11.25mm等口徑。勃郎寧手槍也有多個型號,口徑從6.35mm,7.65mm,9mm,11.43mm都有。此外還有各種型號、各種口徑的柯爾特手槍,魯格手槍,瓦爾特手槍,伯萊塔手槍,史密斯轉輪手槍,南部手槍,共11個口徑

  國軍的火炮也口徑繁雜,3英吋至6英吋級別就有70mm,75mm,76mm,76.2mm,77mm,81mm,82mm,88mm,102mm,105mm,107mm,115mm,120mm,122mm,140mm,149.1mm,152mm,155mm等口徑,且火炮口徑雖然繁雜,但總數卻少的可憐,全國總共800多門火炮卻有近40個口徑,平均每個口徑竟才20多門。對於炮兵的後勤供應來說,可以用無法措手來形容。

  這種主戰武器裝備品種口徑紛繁複雜的狀況不啻是後勤保障的噩夢,並直接導致中國軍隊整體協同戰力異常低下。

  如果說裝備的亂是困擾當時中國軍隊裝備與後勤的一大痼疾的話,那麼另一大頑症就是「少」。無論是精銳的中央調整師還是簡陋的地方新軍閥雜牌軍,缺槍少彈一直是困擾中國各方武裝力量的大問題。

  以當時最精銳的中央軍德械88師為例,全師也只有4000多支步槍,70多挺重機槍。整編過後的主力部隊尚且如此,還沒有來得及整編部隊也就不用說了。

  抗戰前貴州軍閥的部隊中,有一部分士兵還居然是手持大刀長矛作戰的,最多身上背幾個手榴彈,這種士兵在貴州叫做徒手兵。

  幾十萬川軍武器裝備也是極為缺乏,如台兒莊作戰的川軍,出川以後步槍和手榴彈都嚴重不足,一些新兵是赤手空拳的。川軍沒有武器就無法在戰場上與日軍作戰。為了能在戰場上發揮作用,他們迫不得已在山西搶劫了閻錫山晉軍的軍火庫。

  抗戰期間日本陸軍裝備技術水平並非國際一流,因工業水平落後於美英蘇等國。而中國軍隊手中進口的武器技術水平並不低於甚至有一部分尚高於日軍,但數量大大少於中國軍隊的日本陸軍能用性能並不佔優勢的裝備在中國橫行,重要原因在於其系統化程度高。所有主戰武器軍事自己國家研發製造成系統,無論從裝備的統一性和後勤補給的方便程度上都大大優於中國軍隊。

  日本隨著明治維新的成功建立了一個近代化的工業國家,建成了完整配套的軍工業,裝備基本系自產。而同時的中國軍隊在武器方面顯得自制力差,外購混亂無序。各派軍閥分頭購械,僅槍支便來自十幾個國家,有「萬國武器博物館」之稱。這種裝備混亂對後勤保障是一種災難,戰時常出現件不配槍、彈不對膛,還受制於出售國能否及時供應彈藥。當時日軍的槍械性能雖不佔優勢,卻因實現了標準化、系列化而便於組織火力,而且能保障彈藥供應。

  從本質上來說,這是一個工業化國家對非工業化國家在軍事裝備上的壓倒性優勢的充分體現。

  日本隨著明治維新的成功建立了一個近代化的工業國家,建成了完整配套的軍工業,裝備基本系自產。而同時的中國軍隊在武器方面顯得自制力差,外購混亂無序。各派軍閥分頭購械,僅槍支便來自十幾個國家,有「萬國武器博物館」之稱。這種裝備混亂對後勤保障是一種災難,戰時常出現件不配槍、彈不對膛,還受制於出售國能否及時供應彈藥。當時日軍的槍械性能雖不佔優勢,卻因實現了標準化、系列化而便於組織火力,而且能保障彈藥供應。

  從本質上來說,這是一個工業化國家對非工業化國家在軍事裝備上的壓倒性優勢的充分體現。

  人比裝備更重要:抗戰時中國軍隊嚴重的素質與訓練問題

  大多數學者認為,民國時期中國4萬萬人口中,識字率為20%左右。這個數字對於早在20世紀初就已經實現小學教育普及化的日本來說,差距不是一星半點。

  更嚴重的是,這20%識字的國人中,家庭條件較好的佔大多數。在「好男不當兵「的年代,能夠成為軍人的中國人中,有一定文化水平的就更加少之又少了。

  據一般的觀察,戰時國軍士兵90%以上是文盲,無科學常識者幾佔百分之百。抗戰中期,歷史學家黃仁宇當時正在國軍中擔任排長。據他的親身體驗,士兵「不僅體格羼弱,而且狀似白癡,不堪教練。師部的辦法,即是抽調各營連可堪訓練的士兵,組織突擊隊,集中訓練,其他的則歸各部隊看管,也談不上訓練,只希望來日作戰時在山上表現人多。」

  已經到「狀似白癡」的狀況,「素質」兩字,可想而知。與普遍接受過初等教育的日軍相比,不論是對於技術裝備的掌握和運用還是對於戰術的理解和協同,兩者均不可能在一條水平線上。

  天差地別的不止是文化素質。兩軍的身體素質也有天壤之別。黃仁宇的觀察中已經指出士兵「體格羼弱」了。事實上戰時國軍士兵因營養不良,體格嚴重惡化。缺乏食品,而不是武器,是導致戰時國軍戰鬥力下降的首要原因。1944年10月,魏德邁擔任蔣介石的總參謀長後,發現士兵無力行軍,不能有效作戰,而其主要原因是他們處於半飢餓狀態。由於後勤、補給工作不良,後方軍糧不能按期送達第一線,導致前線部隊常常斷糧。欠發、剋扣士兵糧餉,更是國軍部隊的普遍現象。加上軍糧、軍鹽摻雜摻假,士兵食不果腹。軍服不能按季節發下,士兵夏季尚有穿冬季軍服者。前方缺乏藥品,傷兵不能得到及時救治,因傷不及救治而致死者占死亡率之大部。

  就是這樣一直身體和文化素質均可用低劣來形容的軍隊,在另一個戰鬥力構成的重要因素:訓練上,也遠遠被日軍甩在背後。

  國民黨軍提升軍官主要靠私人關係而不重軍事知識,徵兵又主要靠強抓壯丁,川、黔、滇軍部隊還多是大煙槍不離手的「雙槍兵」,其精神面貌和軍事素質之糟不問可知。中國人口眾多而財政困窘的特色,又使當權者有珍惜所購武器而輕視人命的傳統心理,加上士兵經常開小差,便捨不得消耗多少彈藥對其進行訓練。當時外國來華人員感到很奇怪的一件事,便是「國軍」士兵手中能有先進的德、美槍支,卻赤腳穿草鞋,連一雙極便宜的防護腳的膠鞋都不發。士兵如此不受珍愛、缺乏訓練又文盲充斥的部隊,使用武器的效能肯定不會高。

  戰鬥技術教育不足,以致不能達成戰略、戰術的目標。各級主官平時忙於應酬和經商,對部隊訓練敷衍塞責,部隊教育無暇顧及,戰鬥動作生疏。

  國軍各部隊由於後勤、補給工作不良,遂增加士兵不少雜務。據估計,一般部隊因領糧、領草、搬運、打柴、磨麥等,每星期竟難得三天的訓練。一個連往往有二分之一或三分之一的人力,經常在打雜。新兵入伍後半年,還不知如何瞄準,如何使用表尺與目測距離。國軍士兵的射擊技能遠不如日軍。大多數士兵打仗時只是胡亂扳放。

  就是這樣一直身體和文化素質均可用低劣來形容的軍隊,在另一個戰鬥力構成的重要因素:訓練上,也遠遠被日軍甩在背後。

  國民黨軍提升軍官主要靠私人關係而不重軍事知識,徵兵又主要靠強抓壯丁,川、黔、滇軍部隊還多是大煙槍不離手的「雙槍兵」,其精神面貌和軍事素質之糟不問可知。中國人口眾多而財政困窘的特色,又使當權者有珍惜所購武器而輕視人命的傳統心理,加上士兵經常開小差,便捨不得消耗多少彈藥對其進行訓練。當時外國來華人員感到很奇怪的一件事,便是「國軍」士兵手中能有先進的德、美槍支,卻赤腳穿草鞋,連一雙極便宜的防護腳的膠鞋都不發。士兵如此不受珍愛、缺乏訓練又文盲充斥的部隊,使用武器的效能肯定不會高。

  戰鬥技術教育不足,以致不能達成戰略、戰術的目標。各級主官平時忙於應酬和經商,對部隊訓練敷衍塞責,部隊教育無暇顧及,戰鬥動作生疏。

  國軍各部隊由於後勤、補給工作不良,遂增加士兵不少雜務。據估計,一般部隊因領糧、領草、搬運、打柴、磨麥等,每星期竟難得三天的訓練。一個連往往有二分之一或三分之一的人力,經常在打雜。新兵入伍後半年,還不知如何瞄準,如何使用表尺與目測距離。國軍士兵的射擊技能遠不如日軍。大多數士兵打仗時只是胡亂扳放。

  戰鬥情緒的熱烈高漲,以及勇於犧牲,本為國軍士兵最大的長處。衝鋒和白刃戰,也是國軍最有可能取得勝利的方式。但是知道日軍素質一落千丈的的抗戰後期,國軍士兵的劈刺技術還是比不上日軍,二、三個士兵尚不能敵過一個日本兵,原因固然有國軍士兵營養不良,體力太差的原因。而劈刺技術訓練不足,也是重要原因。衝鋒與劈刺的戰鬥技能,平日不注意訓練,每遇近距離與敵交鋒,只知一味喊「沖」、喊「殺」,如同兒戲。

  國軍士兵不但技能差,且不沉著,往往過早發射,甚至一發現敵人,即到處放槍,無異暴露自己的位置,給敵炮以良好的射擊目標。投擲手榴彈,大多失之過早,常被敵人擲回。由於缺乏沉著應戰的工夫,日軍在攻擊國軍高地時,常在遠處大聲呼叫,誘使國軍過早投彈或射擊,以消耗國軍的彈藥。

  徐永昌反省國軍屢戰屢敗的原因時,在日記中寫下了這樣一段話:「關於戰事,致勝條件太不夠,固無法使之有利,但如超過限度之敗,則又完全為官兵訓練太差,風氣太壞所致。」「訓練太差,風氣太壞」,確是國軍弊端的經典總結。這裡風氣之壞是嚴重影響戰鬥力的又一重要因素。

  說起風氣之壞,蔣介石自己也承認,中原會戰時,「我們的軍隊沿途被民眾包圍襲擊,而且繳械!這種情形,簡直和帝俄時代的白俄軍隊一樣,這樣的軍隊當然只有失敗!我們軍隊裡面所有的車輛馬匹,不載武器,不載彈藥,而專載走私的貨物。……部隊裡面軍風紀的敗壞,可以說到了極點!在撤退的時候,若幹部隊的官兵到處騷擾,甚至於姦淫擄掠,弄得民不聊生!」長沙會戰時,部隊主官因營商應酬,脫離部隊,官兵擅入民房,攫取財物。有的守備部隊,當敵人攻擊時,尚在掩護體中賭牌,以致失守。

  薛岳在檢討時也承認:「紀律廢弛,戰志不旺。整個戰場,我軍多為退卻作戰,軍行所至,予取予求,民不堪擾,而部隊之逃散,尤甚驚人。如99軍以4團兵力,僅在湖濱行持久抵抗數日,轉至寧鄉以東,殘餘兵力不及一團,沿途散兵騷擾,迄今尤未解決。又若幹部隊,即奉攻擊之命,對少數之敵,亦多長時對峙,雖由火力不足,終嫌攻擊精神不旺。」

  與日軍相比,尚未近代國家化的中國軍隊,其風氣也帶有濃重的前現代流寇風氣,與近代國民國家軍隊相比,風氣與素質實在有霄壤之差。

  素質、訓練、風氣,這些在一定程度上比武器的先進程度還要重要的因素上,中國軍隊與日軍相比,其差距更遠遠超過了武器的落後。

  當我們明瞭抗戰時中國的軍隊是一種什麼樣的狀態的時候我們不難理解,這樣兩隻軍隊教授,除了付出數倍甚至數十倍的鮮血為代價,中國確實在沒有其他的路可以與日軍抗衡。一個前近代國家對一個近代工業國家的拚死抵抗,也只有慘烈的犧牲一條途徑了。


標籤: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