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王朝周培公簡介 周培公為何被貶怎麼死的 | 陽光歷史

 

A-A+

康熙王朝周培公簡介 周培公為何被貶怎麼死的

2016年03月08日 康熙, 清朝皇帝, 風雲人物 暫無評論 閱讀 2,224 次

  清朝康熙皇帝時期,朝廷上由這麼一個人:文武兼備,剛正毅勇,才智過人,恪盡職守,深諳治世之策,深得為人之道,是康熙身旁重要的謀士。然而這樣的的一個人,在官場上如此知進退,如此為自己保身,但還是落得了貶謫的下場。而這個人,就是周培公。周培公是一個政治家,不妨看看他的經歷,來瞭解一下,當時的官場。學習一下,如何從政,如何開始官場生活。

  周培公簡介

  周培公,姓周,名昌,字培公,湖北荊門人,漢族,生於明崇禎五年(1632年),卒於清康熙四十年(1701年),終年69歲。

  周培公十歲的時候,父親在李自成攻打江山的時候趨勢了,母親也因此而死,周培公開始了自己謀生活,先做了官府小吏,然後不斷升職,依附其他權貴人士,幫忙出謀劃策。直至,後來,康熙皇帝當上皇帝,他的老師伍次友發掘了周培公的才能,就將周培公推薦給了康熙皇帝。

  可是,周培公通古博今,智慧超群,有膽有謀,希望在周培公科舉考試的時候被康熙挖出來重用。可惜周培公考試的時候忘了忌諱玄燁的玄字,忘記去掉一個點,被趕出了考場。窮困潦倒的周培公在大街上遊蕩,賣字為生,卻養活不了自己,無意間聽到一個賣豆花的姑娘鳴冤,他建議把冤情寫成曲子,唱出來。於是周培公把伍次友給康熙的推薦信拿出來,把冤情寫在了這張紙的背面。

  康熙微服在民間,偶然間聽到了這曲子,也看到了姑娘給這個窮困潦倒的書生豆花,覺得有才,尾隨這個書生來到了賣書的地方,約去茶樓喝茶,聊聊。聰明的周培公從言語和舉止中立即判斷出康熙是當今皇帝。這也許就是周培公和伍次友的一大區別的吧,伍次友和康熙見了好幾次,深談了好幾次,卻從來沒有發現是天子。可周培公第一次見康熙就能判斷初他的康熙。足以見得周培公的睿智。

  周培公說話很直率,而且即使當著文武百官也不給皇帝留情面,他想知道的事情原委,皇帝的態度,他就是冒死也要問個明白。在剿滅吳三桂期間,更是屢獲戰功,功不可沒。

  他是聰明睿智的。在對付蒙古察哈爾王派來進攻皇宮的軍隊時,宮裡沒有抵禦的一兵一卒了。他提出現在能救朝廷的只有一個人,老祖宗。就是孝莊皇后。孝莊皇后找來了舊部的家奴,傭人等人,培養出一批虎狼之師。之初由於這些家奴自恃有錢有權,不把周培公等人放在眼裡,周培公按照大清律令把這幾個帶頭的給軍法處置了,其他人就很守規矩了。之後他又說:「察哈爾王有黃金萬兩,折合白銀萬萬兩,我跟皇上請旨了,只要我們破了察哈爾王,所有剿來的黃金白銀,一半上繳國庫,一半大家分了。」大家一聽,士氣大振。最終在很短的時間裡把察哈爾王給滅了。

  他是一個耿直的人,目光長遠的,有什麼話都很直率地說。當時和圖海一同收復王輔成時,圖海想利用紅衣大炮把王輔成守的城轟了,打仗心切,周培公說:「圖海兄,如果我們用紅衣大炮不出三個時辰,這個就將夷為平地,可是受苦受難的是這裡的黎明百姓。收復後的官吏以後一定會說我們草菅人命,不顧百姓生計。遠離戰場的人永遠都是對的。皇上想讓我沒早點結束戰鬥,可以後很多大臣肯定會參我們,到那個時候皇上也救不了我們了。」圖海一聽,頓時感到很羞愧,決定和周培公同生共死。周培公親自到王輔成府上勸降。最終勸降成功。

  王輔成歸順朝廷後,大臣們紛紛議論,周培公是漢人,現在手握重兵,勢力不壓於吳三桂。害怕出現第二個吳三桂。需要朝廷鉗制周培公。王輔成之事成功後,兵部立即下發命令調回周培公。周培公和圖海一看就明白了皇上的意思。最後把剿滅吳三桂的任務交給了滿人圖海。大家覺得周培公的功勞太大了,這樣對朝廷不好。朝廷需要上下一心,即使皇上再怎麼信任周培公,周培公在其他滿人大臣中總是會讓人感覺不舒服的,功勞太大了。

  回來後,康熙把周培公發配到了冰天雪地的盛京。

  昨天看到康熙到盛京準備處理葛爾丹的事情。剛到盛京就去看周培公。周培公重病在身,蒼老了許多。康熙問你來這裡有八九年了吧,周培公答十一年了。這十一年,皇帝不聞不問。可以想像,當年在朝廷上叱吒風雲的人物來到這冰天雪地的地方,忽然間什麼也沒有了,什麼也不做了,關心的事情也關心不上了,想做的事情也做不了了,每天見到的人也見不到了,自己的滿腹經綸也沒有施展的空間了……何等苦悶。周培公忍受寂寞熬了十一個年頭。康熙說等到暖春了,周培公的身體好些了,想重新重用他。周培公說:「晚了,我知天命,恐怕熬不到明年暖春了。」康熙讓他舉薦一位,周培公舉薦了姚啟聖。然後說自己有樣東西要送給皇上,讓拿回去看,他的屋子太小。康熙拿回去打開一看,是一幅中國的地圖。歷史上最早的,最全面的地圖。不一會兒,周培公就離開了人世。

  康熙為周培公守了一夜的靈,由此可見,周培公在康熙皇帝心中的地位之重。

  可是,為什麼康熙皇帝如此在乎周培公,卻還是將他貶到盛京呢?

  周培公在大清朝風雨飄搖、大廈將傾之時,力挽狂瀾,披荊斬棘,挽救了大清搖搖欲墜的江山,使大清的國祚得以延長近二百年。周培公在大清的歷史上抒寫了極為輝煌的一頁,彪炳千古,高山仰止。只可惜,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周培公也未能走出這個悲劇。周培公盛名之下,大臣們不斷上書彈劾他可能要謀反、做吳三桂第二,此時的康熙會怎麼想?

  歷史證明康熙是一個乾坤獨斷、剛毅決斷的君主,他是不會輕易相信大臣的奏折的。可康熙最終還是按照大臣們的意願,將周培公發配盛京任提督。這是一個一石二鳥的安排,一方面可以利用周培公的才幹對抗羅剎國,另一方面盛京是康熙的老家、大清龍興之地,可以牢牢地監視周培公。從來勇略震主者身危,而功蓋天下者不賞,康熙的氣魄未能超過勾踐、劉邦,周培公的結局同文種、韓信相比,也不過是僅僅保住性命而已。

  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康熙內心始終認為皇權第一,任何人都必須服從他的領導!康熙擔心如果周培公叛變,那麼周手中的幾十萬大軍將是康熙致命的威脅!再加上周培公又是漢人,沒有背景,朝中的滿族大臣自然而然對他也嫉妒加仇恨;所以,康熙順水推舟,貶謫周培公,使得無論是滿族大臣還是康熙自己都覺得合情合理,不過周培公就悲劇了!

  周培公怎麼死的?

  周培公為漢臣,康熙怕擁兵自重,平亂之後被調往東北,又因是南方人水土不服,身患重病。被康熙發配到盛京11年,周培公受不了那裡的嚴寒的天氣,半年沒有下過炕,就病死了。也有人說因為周培公為大清朝立下了太大的功勞,功高震主,然後就被康熙給雪藏了。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