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榜:對《琅琊榜》好好做一個告別 | 陽光歷史

 

A-A+

琅琊榜:對《琅琊榜》好好做一個告別

2015年12月05日 琅琊榜 暫無評論 閱讀 350 次

---------
投稿網友:lucidtimes
點評作品:《琅琊榜》
評價星級:★★★★★

無意中再讀到醉翁亭記,發現第二句中有「琅琊」二字,才知道應該是中了所謂的琅琊榜後遺症吧。確實好幾年沒有這麼認真追一部國產劇(上一部實實在在追的應該是《步步驚心》),也好幾年沒有看得這麼熱血沸騰(上一部類似的應該是《大宋提刑官》)。

最初開始看,是因為一個扒構圖的帖子,被其中構圖和色調吸引,開始看後,便一發不可收拾,看完也一直遲遲不能完全抽離出來。於是去看各種影評、短評和各種琅琊榜相關的消息,算是追憶吧。不願看任何劇情討論帖,因為看完時已覺得有些漏洞,但是還是抹不去看劇時的感動,決定暫且寫下來。

感觸最深的,是裡面人物對正義、情義的執著。梅長蘇不顧一切地去翻案,除了復仇,更是希望真相能被揭曉,罪惡能被昭示;靖王屢次不聽勸阻,執意救衛崢和為赤焰軍辯護,是對情義的堅持;雖然裡面有各種權謀,但正義感充斥全劇。劇尾蒞陽公主在巨大壓力下仍鏗鏘有力地堅持陳述謝玉罪狀,梅長蘇對皇帝一心崇尚皇權本心丟失的反問,雖然那些情境離現在生活甚是遙遠,內心仍不免深深被震撼。正如從前看《大宋提刑官》時,案情並不複雜,但是每每看到宋慈義正言辭地細數罪犯的罪狀時,一種正義感油然而生。其實,很早已經認識到,現實生活中的事情,不是非黑即白,比起正義和情義,更多時候考慮的是理智和人情,有時候不免會失了本心。這類劇確實會被詬病三觀太正,但何嘗不是一種敲打。

其次讓自己一直無法罷手的就是本劇濃濃的古風。由於開始看了推薦的文章,特別關注了裡面人物的言談舉止、屋內的擺設和各種生活場景,確實深受感動。以前看日劇、韓劇裡面晚輩對長輩的各種行禮,覺得是很好的一個習慣。從這部劇中,才想到中國古代應該一直都是這樣重禮儀的。也是從這部劇,才知道長亭送別的是怎樣的場景,不禁想起柳永的「對長亭晚」和西廂記中記載的張生與崔鶯鶯長亭分別的場景。旅遊時也去過一些古宅、庭院,總覺得黑黑暗暗的,過份冷色調,現在想想,以當時的生活風貌和習慣,應該也是很和諧的。還有一個亮點,表現過年時,分別展現了蘇宅、謝府和皇宮的過年場景,雖場面有大小,但過年的溫暖卻不以場面大小而有異。

確如很多人說,此劇中眾配角都非常精彩,但胡歌演繹的梅長蘇已然成為一個經典。也許是那場車禍,讓他更能體會什麼是重生,什麼是虛弱的身體,劇中胡歌的眼神,夾雜著堅決和面對疾病纏身的無奈,讓人覺得梅長蘇就應該是這樣。站在那裡玉樹臨風,卻又因病有些佝僂,以及無數個風清雲淡的面部特寫,都讓人看得深深著迷,是的,是著迷(路轉粉了)。他在演繹一些輕鬆的場景時,吐字確實讓人有些出戲,但是總體來看,瑕不掩瑜。

劇中還比較喜歡的一個角色,是言豫津。對他有好感始自梅長蘇問他對使臣的看法,他說:「我心目中最有使臣氣度的,應該是藺相如那樣的,出使虎狼之國而無懼色,辯可壓眾臣,膽可鎮暴君,既能保完璧而歸,又不辱君信國威,所謂慧心鐵膽,不外如是。」那般慷慨激昂,讓人覺得古代那些有志之士定是他這樣的。在知道梅長蘇阻止他父親的事情後,第二日一清早非常正式地致謝,且隨後仍能保持自由和本心,不主動參與自己不喜的黨爭,但在需要時仍能挺身而出。我想他是可以和蘇軾、李白做朋友的。

最開始沒看這部劇,是以為這是部偶像劇,覺得劉濤沒有偶像劇女主的感覺,看了之後才知道女主是鎮守一方的女將領,覺得她還是有這個氣度的。

劇中還有一點吸引我的,是它有意無意提到的江湖。劇中構建了一個新的江湖,高手排行榜、江湖規矩、以及江湖中人的俠氣,讓很久沒有看武俠片的我激動了一番。據說琅琊榜要拍續集,不知道要拍什麼內容,但自己挺希望拍琅琊榜前傳的。想知道他是怎麼從跌落懸崖到成為江左盟的宗主(因為聽梅宗主說話的口氣,還是很霸氣的),還有一點可能跟自己專業相關,想知道江左盟的主業是什麼,如何養活那麼多聽隨差遣的江湖高人。說到底,還是有個武俠情結。

PS:
1、今天看一本書,發現裡面好幾個人名都包含」燮「字,覺得應該是有很好的意思,查了一下,是」協和、調理「之意。
2、今天來到長春,看到繁體的「長春」,想起了結局中的「長林軍」,突然覺得這個字的繁體特別好看。


標籤: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