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與功臣們的故事:准許獨臂將軍左手敬禮
在部隊下級見到上級,用右手敬禮,是軍規。而賀炳炎卻舉起左手,向首長敬禮。這裡有個鮮為人知的故事
賀炳炎:毛主席許我左手敬禮
獨臂將軍賀炳炎,戰功赫赫,是成都軍區首任司令員,一生充滿傳奇色彩,他忍受劇痛接受無麻醉截肢手術的故事令人感佩,毛澤東許他左手敬禮的故事更是傳為佳話。
1935年11月,紅2、紅6軍團在賀龍指揮下,開始長征。賀炳炎時任紅2軍團5師師長。部隊沿雪峰山西側,經花園市直奔雲南瓦屋塘,擬由此翻山越嶺進入貴州。賀炳炎率紅5師15團擔任前衛。在翻越瓦屋塘時,遭到敵人的阻擊,亂彈如雨。為了盡快消滅敵人,保障紅軍主力通過,賀炳炎舉槍高喊:「同志們,跟我來1帶頭衝了上去。大家見師長衝鋒在前,士氣大振。
突然,一梭子彈從側面飛來,賀炳炎只感到右臂一陣劇痛,眼前一黑,昏倒在地上。
衛生員趕過來,把箱子放在地上,取出繃帶、止血膏開始急救。可是賀炳炎的右手臂還是不停地出血,根本沒辦法止住,厚厚的繃帶一下子就被浸透了。師參謀長王尚榮急得大喊:「快!快點送衛生部1
一到衛生部,衛生部長賀彪就忙開了,他選了幾名助手開始對賀炳炎緊急搶救。賀龍也從前方騎馬返回。
賀彪見賀龍來了,悄悄把賀龍拉到一邊,焦急地說:「賀總,賀師長這次傷得不輕呀,他右臂的骨頭被湯姆子彈打穿,骨頭已經碎了,看來右臂是保不住了,也就是說……要……截肢……」
「不截肢呢?有沒有其他方案?」
「恐怕不行!如果不及時截肢,會有生命危險的。」
在病床上躺著的賀炳炎隱隱約約聽到了兩個人的談話,一下子急了,嚷嚷道:「不行,我不能沒有右手……」話沒說完又昏了過去。
賀龍把賀彪叫出救護所。聽了賀彪的匯報,他說:「一定要盡全力保住賀師長的生命,你有什麼要求,我一定全力配合1
賀彪說:「我只有一點要求,請總指揮能夠保證手術時間。」
「你要多長時間?」
「至少三個小時。現在醫療器材都轉移了,找手術工具也要耽誤時間……」
「時間我一定保證。我讓後衛部隊務必堅持三個小時!至於醫療器材就要你來想辦法了。」
在手術器材上果然出了問題,賀彪沒有找到手術鋸,萬般無奈,只好派人找了一把木工鋸子代替,麻醉劑也沒有,便又找來大煙土替代。
手術就這樣準備好了,護士把大煙遞給賀炳炎,賀炳炎一看,別過頭說:「這玩意兒,拿開,我不吃1賀彪勸道:「賀師長,醫用的麻醉劑都用完了,只有這個了。」
賀炳炎閉上眼睛躺在床上不做聲,過了好一會兒,才睜開眼對賀彪說:「你們就這樣開始吧!我能受得了。」
賀彪一聽愣住了,其他醫生也愣住了,面面相覷,這是常人辦不到的呀,古代有關雲長刮骨療毒的傳說,但那僅是傳說而已,誰也沒見過,病房裡一時沒了一點聲響。
經過痛苦的內心掙扎,賀彪只好硬著頭皮說:「好吧,開始手術1
在另一位醫生的協助下,賀彪開始鋸賀炳炎的胳膊。他握著木鋸的一頭,另一頭助手握著,鋸齒靠在賀炳炎手臂邊停住了,因為那位助手的手一直顫抖著,他實在下不了手。賀彪抬起頭,用眼神鼓勵著助手:我們不下手就等於在要他的命啊!賀炳炎緊閉的雙眼也睜開了,他隱隱感覺到醫生的不安。他喘著氣,吃力地說:「同志,不要猶豫了,別害怕,你看我都不怕,要是沒鋸好我可要找你負責任的哦1說完又閉上了眼睛。
那位助手深深地吸了口氣,擦了把汗水,點點頭示意賀彪可以開始了。立刻一陣鑽心的痛楚讓賀炳炎全身的神經都繃緊了,連汗毛也豎了起來。他的身體輕輕地顫抖著。口中緊緊地咬著毛巾,左手死死抓著床角。刺耳的聲音在簡陋的病房中迴響,讓人聽了背上發麻,血順著鋸條往下淌,地上已經積了一灘,旁邊的一個女護士難過得哭起來,其他人也被感染了,在眼眶裡打轉的淚水滑了下來。
賀炳炎額頭上佈滿了汗珠,他身上的衣衫、褲子都濕透了。疼痛麻木了他的神經,他幾次疼昏過去又被更加劇烈的疼痛刺激醒來。床邊的木頭都被他的手指摳爛。
時間一分一秒地熬過兩個多小時,賀彪和他的助手都已大汗淋漓,賀炳炎的右臂終於被鋸下來了,但手術並沒有完成。接下來,還要用鋼銼把骨面銼平。醫務人員遞上銼子開始磨起來,疼痛又開始折磨起賀炳炎來。這一次,他沒有閉上眼睛,一直睜著,微笑著,彷彿在告訴大家:我沒事,你們不要難過。
這漫長的三個小時,不論對賀彪還是對賀炳炎都是一生中最難熬的三個小時。好在手術很成功。護士拿著毛巾擦去賀炳炎臉上的汗水,拿下他咬在嘴裡的毛巾,攤開一看,到處都是窟窿,在場的人心又一次揪緊了。這時,賀炳炎發現賀龍總指揮也來到了這裡,賀龍流淚了,賀炳炎也哭了,他對賀龍說:「我以後又能上戰場了。
1945年,賀炳炎參加了黨的七大。會議休息時,賀炳炎見毛主席朝自己走來,非常激動,趕緊從座位上站起來,整理了一下服裝,立正站好,挺直胸脯,舉起左手,向毛澤東敬禮。見此情景,毛澤東趕緊走上前,握住他的左手,親切地說:「賀炳炎同志,你是獨臂將軍嘛!從今往後,免掉你的這份禮吧1賀炳炎趕緊說:「主席,我沒有右手了,但左手還在,部下見了首長,當然要敬禮。」毛澤東聽了微笑著點點頭:「那就特批你用左手敬禮。
天寶,藏族,是最早的藏族黨員之一,曾任西藏自治區政府、四川省的領導和中顧委委員。
天寶:毛主席為我起名字
天寶的一生充滿傳奇色彩,他曾任西藏自治區和四川省的領導,最令他驕傲的是,他的這個名字是毛澤東親自給起的。
1917年2月,天寶出生在四川省馬爾康縣黨壩鄉,原名叫桑吉悅希。這個鄉是藏族聚居區,按照當地的風俗習慣,男孩都要送進寺院當喇嘛,藏語叫「扎巴」。天寶有三兄弟,他是老大,很小的時候就進寺院當了喇嘛。
黨壩鄉位於阿壩地區東南部,交通十分不便,平時很少有外地人來。天寶所在的寺院很小,只有22個喇嘛,沒有活佛,一位老喇嘛管理寺院日常事務。天寶等小喇嘛跟著老喇嘛學藏文、經文。
如果不是紅軍的到來,天寶也許會當一輩子喇嘛。1935年,長征中的紅四方面軍轉移到阿壩地區一帶,等待同中央紅軍會師。
「方頭方腦」、「滅族滅教」、「共產共妻」……國民黨散佈的謠言,在藏民中引起了極大的恐慌,他們對紅軍誤會重重,紛紛逃到山上藏了起來。
藏民們躲在樹林裡,偷偷觀察著紅軍。
有比較才有鑒別,他們發現這支隊伍和國民黨兵截然不同。他們遵守群眾紀律,不進寺院,不住民房,對留下的藏民態度友好。儘管言語不通,也和藹地打著手勢努力同藏民交流。
漸漸地,紅軍受到了藏民的歡迎,他們有的送茶水,有的送雞蛋,有的強烈要求參加紅軍。看到朋友參加了紅軍,穿上軍裝很神氣,18歲的天寶也心動了。他們能當紅軍,我為什麼不能當紅軍呢?對,當紅軍去!天寶來不及同父母商量,急匆匆地報了名。
天寶一參加紅軍就當了「官」。在參軍的藏族青年中天寶懂藏文,算是知識分子,因此被任命為副隊長,負責籌集糧食。由於完成任務出色,不久,天寶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1935年8月,天寶隨左路軍過草地,這是紅四方面軍第一次過草地。
以後他們又數次過草地。在第三次過草地前,紅四方面軍總部要求每個戰士準備15斤糧食。草地地區不產糧食,人也少,幾萬大軍來回過,已無糧可籌。但天寶卻又一次出色地完成任務,經過他耐心細緻的宣傳,一些寺院把積存多年的青稞和茶葉都捐了出來。
1936年10月,三路紅軍勝利會師,天寶隨部隊來到陝北。長征結束後,中央黨校成立了一個少數民族班,天寶被選送到這裡學習,並被任命為班長。
那時,毛澤東、朱德、周恩來等中央領導同志經常到黨校來講課,基本可以保證每週都有一位中央首長授課。一次,毛澤東到黨校講課,學員們被主席旁徵博引、深入淺出的講課吸引住了,剛一下課,學員自動列隊歡送。看到少數民族學員圍攏過來,毛澤東親切地問:「今天我講的課,你們聽懂沒有?聽懂多少?」學員們表示聽懂了。毛澤東走到天寶面前停了下來,校領導介紹說他是班長。毛澤東幽默地說:「了不得嘛,還是個學生王咧1天寶有些不好意思,緊張得滿臉緋紅。見他發窘,主席拍了拍他的肩膀:「別緊張嘛,你叫什麼名字?」得到回答後,主席又問:「桑吉悅希是什麼意思?聽說藏族人起名字很有講究。」天寶說:「桑吉」的意思是佛祖,「悅希」是寶貝的意思,是父母求活佛給取的。
毛澤東一聽樂了:「了不得,了不得!又是佛祖,又是寶貝的1然後又對大家說道:「你們大家都是黨和紅軍的寶貴財富。是我們紅軍隊伍的寶貝。」
毛澤東的興致很好,問天寶有無漢族名字,天寶說:「沒有,請主席給起個吧。」毛澤東說:「長征時我到過你的家鄉,那裡的藏族同胞對長征的勝利是有貢獻的。漢族有句古話,叫物華天寶,和你的『桑吉悅希』意思差不多。你的漢名,就叫天寶吧1
「好1主席的話音剛落,在場的少數民族和漢族學員一起鼓掌,連聲叫好。
「天寶」這個名字從此就在中央黨校和延安傳開了,這個令天寶無比自豪的名字伴隨了他此後的革命生涯。
從不抽煙的戰鬥英雄衛小堂,卻把一盒香煙珍藏了幾十年,因為這是毛主席送給他的,珍藏它就是珍藏幸福
衛小堂:毛主席的禮物令我自豪
在重慶某部隊干休所,只要天氣晴朗,人們不時會看見一位鬚髮皆白的老人,從一個方形的玻璃罩中取出一包大前門香煙,放在凳子上晾曬,似乎他很怕潮濕的天氣漚壞了這包煙。由於時間久遠,煙已經改變了它本來的顏色,但看得出老人仍視若珍寶。
他這個奇怪的舉動已經有幾十年了,不用猜人們都可斷言:老人與這包煙定有一段不凡的經歷。
是的,這位老人是某集團軍原副參謀長、全國著名戰鬥英雄衛小堂。原來這包大前門香煙是毛澤東主席親自送給他的。這包普普通通的香煙寄托著領袖對人民功臣的一片深情。
衛小堂出生在晉城縣橫嶺村。1945年參軍,被編入晉城的獨立團,半年後,調到三八六旅七七二團二連。
剛入伍,他就參加了肅清趙城外圍據點的戰鬥。部隊發起衝鋒時,突然出現了敵人的暗堡,傷亡嚴重。危急關頭,班長想到了衛小堂,小堂入伍前在家放牛羊,他不是說常用土塊趕牛羊,離羊三四十米說打羊腿不打羊尾嗎?投手榴彈炸暗堡或許能行。班長簡單跟小堂分析了情況就帶著他向暗堡靠近。在離暗堡二十多米時,班長命令衛小堂投彈!衛小堂摸出圓頭手榴彈,藉著敵人射擊的火光,一甩手,手榴彈準確無誤地鑽進敵人暗堡的槍眼裡。隨著沉悶的爆炸聲,敵人的這個火力點啞了。
1947年10月,衛小堂參加韓城戰鬥。戰鬥異常艱難,全排戰士傷亡過半,排長犧牲。剩餘的戰士又處於被敵人重重包圍的危險境地,衛小堂挺身而出帶領他們穿越層層封鎖,突圍成功。
從趙城戰鬥到韓城戰鬥,僅僅兩年時間,衛小堂就已榮立四次大功!在整個解放戰爭中,衛小堂立特等功2次、大功8次,兩次獲「戰鬥英雄」稱號。
1949年10月1日,屢建奇功的衛小堂被推選進京參加開國大典,登上了天安門城樓。毛主席宴請了衛小堂等一批戰鬥英雄及勞動模範,並與他們合影留念。在中南海會議室的休息室裡,當劉伯承司令員向毛主席介紹到全國著名戰鬥英雄衛小堂時,毛主席伸出有力的大手,緊緊握住他的手,問了他十多個問題,衛小堂都一一作了回答。臨別,毛主席送給他一盒大前門香煙,並對他說:「回去向你們師長、軍長問好,向全體指戰員問好1
懷揣「大前門」,衛小堂渾身充滿力量。他開完群英會沒有去參觀遊覽,晝夜兼程返回部隊。此時,他所在部隊已打響了廉江戰鬥,揭開了滇南戰役序幕。時任教導員的衛小堂,一回到部隊就投入戰鬥。他帶領部隊又打了大勝仗,而他的頭部、背部、腹部、手臂等9處負傷。戰鬥結束後,上級又一次給衛小堂記了大功。
范明曾任西藏軍區第一副政委。是毛澤東送給他的一百多本中醫書,使他在政務之餘苦鑽中醫,終於成了著名的將軍「郎中」
范明:毛主席送我一車書
范明原名郝克勇,1914年12月4日出生。1939年春,中共陝西省委成立了第三十八軍地下工作委員會,由蒙定軍、胡振家和郝克勇3人組成。1942年12月,郝克勇在中共陝西省委派人護送下歷經千難萬險到了延安。毛澤東多次召見他,非常仔細詢問了第三十八軍工委開展工作的情況,對他們的工作給予肯定,同時對他們提出的統戰工作、對敵鬥爭策略以及應變方案,作了指示。
在一次交談中,毛澤東問起郝克勇家的情況,得知他母親家姓范。毛澤東問:「是范仲淹的『范』,還是樊梨花的『樊』?」他回答:「是范仲淹的『范』。」毛澤東說:「好,那就把你的名字改成范明吧!做秘密工作的同志回到延安,都應該改名換姓。」從此,郝克勇在革命隊伍中有了新名字「范明」。
建國初期,范明被任命為西北西藏工委書記和西北人民解放軍進藏部隊司令員兼政委,西南西藏工委和西北西藏工委合併後,組成統一的西藏工委,張國華任書記,范明任副書記。西藏軍區成立後,范明任第一副政治委員。1955年范明被授予少將軍銜。
1980年,身為陝西省政協常務副主席的范明,與全國政協委員喬明甫一起,在全國政協六屆三次會議上,提出了關於振興中醫藥的提案。范明這位傳奇將軍,為何對中醫學有所研究呢?
原來,1938年之後,范明到趙壽山將軍率領的第三十八軍開展黨的地下工作,由於環境極為艱苦,他所在的教導隊缺醫少藥,學員們患病的很多。於是,范明便利用自己小時候學的醫術為一些學員治病,藥到病除。消息傳開後,不但教導隊的學員,連第三十八軍其他部門的官兵也經常找他看病,有時附近老百姓也聞訊來求醫。
1944年,范明到延安中央黨校學習。在哲學課學習中,范明因一個觀點與同學們發生了激烈爭論,毛澤東知道後召見范明,聽了他的觀點後說:「你的看法很有見地,但論據還不夠充分。我記得李鼎銘先生也和我談論過這個問題,他舉了很多中醫內經中的陰陽、氣運等學說,頗有新意,你不妨去拜他為師,學學中醫理論,可能對你有所收益。」范明把自己少年學醫的經歷告訴毛澤東,毛澤東說:「你有這個基礎就好,我給你寫個條子,你拿去找李先生拜師學藝。」范明便當即拜訪了李鼎銘先生,倆人進行了徹夜長談。李鼎銘還借給他《黃帝內經素問》、《金匱要略》等書,使范明在中醫學理論上有了很大的飛躍。
1953年9月,范明與著名中醫張漢翔,應邀進京,毛澤東饒有興趣地對范明說:「從今以後,你用一半腦子搞政治、軍事,用另一半腦子好好地研究一下中醫學。」毛澤東指示中央辦公廳領導,將《傷寒論》等上百本中醫學書籍,用車送到范明家,要他刻苦鑽研,搞出點名堂。
進軍西藏以後,范明在學習藏文的同時,又接觸了一些藏醫方面的知識,還通讀了文成公主出嫁時帶到西藏的《皇宮內經》等著名中醫經典。並利用工作之餘,攀登到海拔4500米以上的雪山之巔,採集雪蓮等名貴的中草藥材。
「文革」中,范明被抄了家,但毛澤東贈送給他的那車醫書卻保留下來,他始終與這些書相依相伴。在農場勞改時,他把剩餘的時間全部用在了對中醫藥的研究上。他熟讀了毛澤東送的那些醫學經典著作,還在自己身上摸索了指診(用指頭代針)療法和穴位按摩法。他獲得了上山採藥、行醫看病的特權後,不僅醫治了大量千奇百怪的疾病,還把中藥學方面的知識用於小麥、棉花的增產,以及對牲畜的疾病醫治上,取得了顯著的效果。
原某集團軍副軍長張英才,如今已80多歲高齡,依然清晰記得當年在中南海與毛主席共進晚餐的情景
張英才:毛主席為我要了碗雞蛋面
1939年,剛滿13歲的張英才正在山西省萬榮縣民族革命學校唸書。看著民族正義感和自尊心極強的張英才,地下黨員校長李少白和教員董加木對他格外關照,經常開一些「小灶」,拿一些革命書籍給他看,為他補充一些精神的「鈣片」。1941年初,張英才終於夢想成真,實現了親手打鬼子的願望——到八路軍二一二旅特務連當了戰士。
1941年9月23日,盤踞在安澤、翼城、浮山等地的日本鬼子對抗日根據地進行瘋狂「掃蕩」,發動了佛廟嶺戰鬥。鬼子對這一帶的地形非常熟悉,他們兵分四路,對二一二旅形成合圍,妄圖一口把二一二旅吞掉。佛廟嶺周圍是一片開闊地,只有佛廟嶺像一尊大佛從平地突兀而起。這塊地形同三國馬謖失街亭時的地形一樣,如果被四面包圍,後果不堪設想。
這注定是一場慘烈的戰鬥。英勇的八路軍浴血奮戰,傷亡很大,副旅長急紅了眼。天上敵機肆無忌憚地向陣地上俯衝掃射,地面上敵人潮水般向嶺上攻來。五百米、四百米、三百米……敵人越來越近。副旅長環視了一下左右,對著張英才大聲喊道:趕快通知機槍連回撤!話音未落,一發炮彈打來,張英才將副旅長壓在身下,副旅長得救了,張英才卻掛了彩。但他顧不上包紮,趕緊往機槍連跑。
剛到機槍連,隊伍就被日軍攔腰截成兩段。機槍連連長當機立斷,決定馬上突圍。張英才隨著機槍連且戰且退,身上又多處受傷,整個人就像在血水中泡過一樣。「就是死也要往前倒,決不能當俘虜1張英才作好了犧牲的準備:「老子才15歲,就死在小日本手裡?不划算!不能做虧本的買賣,打死一個夠本,打死兩個賺一個……」張英才一邊上子彈一邊暗自撥著小算盤。
正在這時,接應部隊趕到,在夜色的掩護下,裡應外合,左衝右突,殺出一條血路,部隊順利突圍。隨後二一二旅在友鄰部隊的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