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汶川地震能量相當於2萬顆長崎原子彈同時爆炸
距離地震發生已經50個小時,她很堅強
當前對於地震強度的表述方法,主要有兩類:震級和烈度。
什麼是裡氏震級?
裡氏震級是怎樣劃分的?
根據裡氏震級的定義,在震中100公里外,地震儀監測到最大振幅為1微米(千分之一毫米)的地震波,地震便是0級;10微米的地震是1級地震,1毫米的地震就是3級地震。以此類推,裡氏震級每上升1級,地震儀記錄的地震波振幅增大10倍。
大地震的能量有多強?
隨地震波而來是地底積蓄已久的能量。因為裡氏震級並不像攝氏度這樣是等分性的指標(即裡氏震級不是線性單位而是對數單位),因此每兩級地震所釋放的能量也相差巨大。根據裡克特在1953年提出的公式計算,每一級地震釋放的能量都是次一級地震的31.7倍。這意味著,裡氏震級每高出0.1級,就會多釋放出0.412倍的能量。舉例來說,7.9級地震釋放的能量是7.8級地震的1.412倍。
8級地震將會釋放4200000000000000000(4.2乘以10的十八次方)焦耳的能量,這相當於十億噸TNT炸藥爆炸的能量。按照到目前為止人類投入戰爭的最大當量的長崎原子彈來計算的話,相當於同時爆炸了47600顆以上。
需要說明的是,地震波傳遞的能量並不是地震釋放出的所有能量,正如如同最強的一陣風並不是整個風暴全部能量一樣。
怎樣直觀判斷地震大概震級?
超微震:一般將小於1級的地震稱為超微震,人們察覺不到。
弱震:大於、等於1級,小於3級的稱為弱震或微震。如果震源不是很淺,這種地震人們一般也不易覺察,只有地震監測機構的地震儀上才能記錄下來。
有感地震:大於、等於3級,小於4.5級的稱為有感地震。這種地震人們能夠感覺到,但一般不會造成破壞。
中強震:大於、等於4.5級,小於6級的稱為中強震。中強震是可造成破壞的地震。
強震:大於、等於6級,小於7級的稱為強震,是可造成較大破壞的地震。
大地震:大於、等於7級的地震,其中8級以及8級以上的稱為巨大地震,會造成嚴重的破壞。
什麼是矩震級?
好像還有個地震烈度?
是的。地震對地表和建築物等破壞強弱的程度,稱為地震烈度。一次地震只有一個震級,但同一次地震對不同地區的破壞程度不同,地震烈度也不一樣。一般來說,越遠則烈度越小。這就像是在一枚炮彈爆炸時,離它的距離不同,受到的影響也不同。
影響烈度的因素有震級、距震源的遠近、地面狀況和地層構造等。一次地震只有一個震級,而在不同的地方會表現出不同的烈度。烈度一般分為12度,它是根據人們的感覺和地震時地表產生的變動,還有對建築物的影響來確定的。我國1976年7月發生的唐山大地震,震中烈度達到了11度;天津市地震烈度為8度;而到了北京市,烈度已經降到6度了。
一般情況下僅就烈度和震源、震級間的關係來說,震級越大、震源越淺,烈度也越大。
地震烈度是如何劃分的?
我國把烈度劃分為12度,採用羅馬數字表示。不同烈度的地震,其影響和破壞力大有區別。
II度:微有感——個別敏感的人在完全靜止中有感;
III度:少有感——室內少數人在靜止中有感,懸掛物輕微擺動;
IV度:多有感——室內大多數人,室外少數人有感,懸掛物擺動,不穩器皿作響;
V度:驚醒——室外大多數人有感,家畜不寧,門窗作響,牆壁表面出現裂紋
VI度:驚慌——人站立不穩,家畜外逃,器皿翻落,簡陋棚捨損壞,陡坎滑坡;
VIII度:建築物破壞——房屋多有損壞,少數破壞路基塌方,地下管道破裂;
IX度:建築物普遍破壞——房屋大多數破壞,少數傾倒,牌坊,煙囪等崩塌,鐵軌彎曲;
X度:建築物普遍摧毀——房屋傾倒,道路毀壞,山石大量崩塌,水面大浪撲岸;
XI度:毀滅——房屋大量倒塌,路基堤岸大段崩毀,地表產生很大變化;
XII度:山川易景——一切建築物普遍毀壞,地形劇烈變化動植物遭毀滅;
早期的烈度表完全以地震造成的宏觀後果為依據來劃分烈度等級。但宏觀烈度表不論制訂得如何完善,終究用的是定性的判據,不能排除觀察者的主觀因素。為此人們一直在尋找一種物理標準來評定烈度,這種物理標準既要同震害現象密切相關,又要便於用儀器測定。首先被研究的物理量是地震時的地面加速度峰值。因為一般認為地震引起的破壞是地震慣性的力量造成的,而這種力量(不可稱作慣性力)又決定於地面加速度。這樣就給烈度的每一等級附加上地面加速度峰值。結果表明,烈度每增加一度,加速度大約增加一倍。後來加入烈度表的物理量還有地面速度峰值。中國現行的烈度表已經加入了加速度和速度兩項物理量數據。
計算過程
一顆長崎原子彈的能量=21kiloton;
7.9級地震=600megatons
1megaton=1000kiloton
換算:600×1000/21=28571
而如果從8級地震以原子彈數逆推的話,7.8級是23884顆。
長崎原子彈爆炸大事記
1945年8月6日:美國B-29轟炸機「埃諾拉·蓋伊」號在廣島投下一枚代號「小男孩」的原子彈,爆炸導致14萬人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