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世界文化遺址古城馬六甲:五百年海上滄桑 | 陽光歷史

 

A-A+

[圖文]世界文化遺址古城馬六甲:五百年海上滄桑

2014年10月25日 神奇地球-長篇 暫無評論 閱讀 325 次



馬六甲是馬來西亞歷史最悠久的古城,馬六甲州的首府。它位於馬六甲海峽北岸,馬六甲河穿城而過。該城始建於1403年,曾是馬六甲王國的都城,1511年淪為葡萄牙殖民地,1641年為荷蘭佔據,1826年成為英國海峽殖民地一部分。後因馬六甲河口的淤塞和檳城、新加坡的興起,城市地位下降。馬六甲的居民主要有馬來人、華人、印度人、葡萄牙人後裔及歐亞混血兒等,多通曉數種語言。馬六甲城內以傳統建築最具特色,包括很多中式住宅。


漫步於馬六甲河口附近的聖保羅山腳下,各式建築遺跡展現眼前,從馬來王宮殿,到葡萄牙人的炮台和天主教堂,再到荷蘭人的城堡「紅屋」和基督教堂,最後站在聖保羅山山頂眺望馬六甲海峽,天空蔚藍澄明,海面遼闊靜謐,貨輪緩緩而過,從東南亞駛往世界各地。


沒有首都吉隆坡的車水馬龍、摩肩接踵和高樓大廈,卻有歷史的厚度,在這個恬靜的馬來西亞最古老的城鎮中,藏著馬來歷史的真實存在。


拜裡米蘇拉的宮殿


2002年因「中國—馬來西亞」的國際課題研究走進了馬六甲城,筆者此後便成了這裡的常客。


馬六甲海峽位於東南亞大陸巽他陸架,與其南部的大巽他海峽和望加錫海峽共同成為溝通太平洋與印度洋的重要通道,而處在東岸南部的則是馬來西亞現存最老的古城—馬六甲城,北距吉隆坡148千米,南距新加坡245千米,從地圖上看,恰好位於馬六甲海峽的「腰眼」處。


坐擁著「咽喉要道」馬六甲海峽,馬六甲城崛起於海峽兩岸的王國鬥爭中,孕育過強盛輝煌的歷史,更在殖民列強300多年的掠奪中走向衰落。


而一切的興與衰,都得從馬六甲蘇丹故宮談起。


馬來西亞人眼中的蘇丹故宮,也叫「拜裡米蘇拉的宮殿」,故宮的主人叫拜裡米蘇拉,他也是傳說中馬六甲古國的創建者。


拜裡米蘇拉本是夏連特拉王朝的王子,1401年因反叛滿者伯夷國(今印尼境內)而逃難於淡馬錫(今新加坡),殺死了當地臣服於暹羅(今泰國)的酋長後佔地為王,但次年又被暹羅屬國彭亨或北大年驅逐、流浪,最終在一個海盜經常出沒的小漁村馬六甲定居下來。


拜裡米蘇拉果斷勇敢,他敏銳地判斷出馬六甲城得天獨厚的優勢,於是便向政府獻策,致力於將馬六甲建成貨物市場,更連同海盜,強迫通過馬六甲海峽的一切船舶在其碼頭停泊和領取通行證,從中獲取「買路錢」。這是馬六甲王國發展的基礎。


1403年到1511年間,馬六甲王國逐漸掌控了馬六甲海峽轉口貿易和交通運輸的命脈,成為海峽最繁榮的商業貿易中心。各國大小商船隨季候風11-12月間滿載而來,分舯次前後買賣,來年4-5月間又揚帆返回,世界各地的商人也隨船紛紛匯聚。


葡萄牙人皮裡士(Tome Pires)在其著作《東方諸國記》中是這般描述:


1509-1510年間馬六甲城內的外國商賈有4000人之眾,講80多種方言,估計來自60多個國家。中國的瓷器和絲緞、菲律賓的蔗糖、暹羅的象牙、蘇木、柚木和貴金屬(錫和鋁)、緬甸的大米、寶石、芳香劑和白銀、摩鹿加群島的丁香和豆蔻、蘇門答臘的胡椒、印度的棉紗和粗布、阿拉伯的乳香、威尼斯的銅和玻璃器皿等等,各類異國商品薈萃,琳琅滿目,應有盡有。


15-16世紀的亞洲仍然是世界經濟的焦點,如日中天,光芒四射。馬六甲885公里狹長的海域成了東西洋貿易的必經之路,中轉經濟成了王朝經濟發展的核心因素。


全盛時期的馬六甲國勢力範圍北至大半個馬來半島,南達蘇門答臘島1/3地區,馬六甲海峽完全處於其霸權統治中。皮裡士稱:「3000英里範圍內各國間之貿易與商業活動,皆須經過滿剌加進行。」


富甲一方的馬六甲國王和王族選擇了馬六甲河口附近的升旗山(又名西山,後被西方人改名為聖保羅山)作為王族要地,修建宮殿。馬來移民的高腳茅屋則彙集在山腳下,一批海民和外商更把居所、市場和貨倉建於馬六甲河口或河對岸,構成馬六甲古城區的雛形。


葡萄牙的炮台


馬六甲古城留下的葡萄牙建築遺跡不多。


聖保羅山頭上殘垣斷壁的A Famosa(美麗之地)城堡和炮台以及聖保羅教堂都頗具象徵意義,它們分別象徵著葡萄牙人征服東南亞國家和人民的兩大重要武器。


筆者站在山上,放眼望去,馬六甲海峽盡收眼底。隨行的研究人員告訴筆者,聖保羅山是拜裡米蘇拉王族眼中的風水寶地,佔據著海上和陸地的雙重優勢。


靠近馬六甲河口,因此可以嚴密控制行駛於馬六甲海峽和馬六甲內河的船隻,地勢居高臨下,易於阻擋不管來自海上還是內陸的馬來人的攻擊。


葡萄牙人是最先入侵東南亞的歐洲殖民者。自從馬可波羅驚人的著作問世以來,東方就是歐洲人想像中的「地球上的伊甸樂園」。豐裕的黃金和香料,對歐洲人有著巨大的吸引力。葡萄牙憑藉著海面航行的優勢,在與阿拉伯穆斯林的商業和宗教的鬥爭中不斷向東方推進。一次次打敗控制紅海、印度洋貿易的阿拉伯人後,葡萄牙人在從好望角到印度的商路上已經建立起一系列戰略據點和貿易中轉站。


1511年,葡萄牙遠征軍用「堅船利炮」和從印度馬拉巴爾招募而來的僱傭兵攻佔了馬六甲,揭開了東南亞近代史—淪為西方殖民地歷史的開端。


登陸的葡萄牙人一眼就看中了拜裡米蘇拉的風水寶地,他們決定在升旗山修築堡壘,以備駐守,方便城堡邊的大炮炮口既對著大海,也指向內陸。


與馬來王宮的木屋結構迥然相異的是,葡萄牙人的堡壘和教堂均為石頭建築。馬來西亞學者年紅先生認為,對遠征軍而言,堅硬的石頭堡壘對於守防才是最必要的。


屠殺,在某種意義上似乎早已成為殖民者的例行手法。佔領馬六甲的當天,葡萄牙殖民者即血洗了整個馬六甲城。焚燬馬來王宮,劫掠、屠殺百姓,不分男女老少,被屠殺者不計其數,侵略軍所掠奪的總值達47.5萬英鎊的物資,全由官兵分贓。


緊隨屠殺政策的便是葡萄牙人的貿易壟斷政策。同時,葡萄牙殖民者採用海盜行徑強迫過往船隻駛抵馬六甲,繳納高額關稅。對於抗拒者,葡萄牙殖民者則進行海盜式的攔截掠奪。


由於葡萄牙人的貿易壟斷與海盜掠奪政策,造成鄰近各個國家和地區的激烈反對,馬六甲長期處於戰爭狀態之中,馬六甲從此也走向衰落。


如果說葡萄牙人只是滿足於控制香料群島,16世紀末接踵而至的荷蘭人則將欲圖在東南亞建立一個以爪哇島為中心的龐大的商業殖民帝國。


當馬六甲成為荷蘭人手中的一枚「商站」棋,南行的貨船大都被迫繞開馬六甲。馬六甲昔日在海峽最繁榮的商業貿易中心、東南亞最富裕的港口城市的輝煌實際上已一去不復返。


如今,聖保羅山上的A Famosa城堡早已隨著17世紀接連不斷的炮火化為塵土,只空餘白色城門,留一縷精神慰藉。城堡背後守護的教堂儼然已經風化,戰爭的舊痕如實呈現,空無一物的教堂顯得寂寞蕭條。


筆者站在沒有門的城門前,感受海上吹來的風穿城而過,濕濕輕拂髮絲,斑駁的門洞宛若鏡頭的取景框,刻下馬六甲海峽走向衰落的動盪煙雨。


不再下跪的鄭和塑像


在馬來西亞華人社會裡,鄭和、「三保公」或「三寶太監」之名是家喻戶曉的。在馬六甲的歷史中,鄭和的地位也是不容動搖的。


關於鄭和與東南亞國家關係的研究課題,馬來西亞政府一直重資支持。北京大學的孔遠志教授告訴筆者,馬來西亞政府多番邀請研究人士向當地大學生、工商人士演講,主題都圍繞鄭和。而筆者在馬來西亞期間參加的國際研討會,不變的主題是鄭和與中馬關係。


當海外的華人旅者來到馬六甲,鄭和塑像必定是不可遺漏的參觀點。佩劍而立,身披斗篷,長服著地,目光熠熠,便是馬六甲塑像的典型造型。儘管已經鮮有人留意十多年前的鄭和塑像,在馬六甲蘇丹故宮裡朝蘇丹下跪的鄭和塑像曾經引起多大的紛爭。


2002年,筆者來到馬六甲蘇丹故宮,正逢博物館準備移走下跪的鄭和像。在故宮裡安置了11年的鄭和及其隨從向馬六甲蘇丹下跪的塑像曾是海內外華人心中的痛。


博物館的英文說明這樣介紹:跪在地上的4名中國人是明朝特使。而明朝派往馬六甲的特使僅有鄭和和伊慶。在博物館其他雕塑都是盤膝而坐或悠然站立的情況下,3名「明朝特使」攜帶蓬頭垢面犯人的下跪姿態是傷華人的民族自尊的。


據史籍記載,中國明朝與馬六甲的正式關係始於1405年滿剌加(馬六甲)遣使到中國朝貢,為了尋求中國對滿剌加的保護以掣肘暹羅的威脅。暹羅國的侵擾是馬六甲建埠後的最大「心病」。暹羅認為馬六甲為其轄地,規定馬六甲上繳歲金四十兩。但因馬六甲不從,故暹羅不時「差人征伐」。


滿剌加使臣來華朝貢得到了回報:明帝封「滿剌加酋長」為「國王」,並「給以印綬」,即中國承認馬六甲為獨立國家,確認拜裡米蘇拉的「合法」政權。


暹羅發兵馬六甲奪中國明朝所授之印誥時,明成祖一方面向暹羅下詔,責其劫奪印誥行徑;另一方面也派遣鄭和出使暹羅加以調解。1409年鄭和第3次下西洋時,奉命對滿剌加再次冊封,「建碑封城」。


據中國史籍記載,永樂九年至宣德八年(1411-1433)間,滿剌加王國的使臣來華朝貢達15次之多,其中國王更5次親自前來中國。規模最大的一次是在1411年,拜裡米蘇拉親率妻子陪臣540多人到南京面見明成祖朱棣。鄭和七下西洋,至少5次靠岸馬六甲,也有觀點認為鄭和7次都經過馬六甲,他依托滿剌加作為中轉站,並在滿剌加設立倉庫。


按此推理,泱泱大國的一朝來使,浩大規模下西洋,卻向馬六甲蘇丹下跪的情形幾乎是不可想像的。因此這座塑像從展出之日起,就遭到華人的一致反對,抗議聲持續了10年之久。


在博物館終於決定採納當地華人建議,更換失真鄭和像時,著名作家鄧友梅便在《羊城晚報》撰文《馬六甲.鄭和像》:我相信知情者看完(更換失真鄭和像的消息)會「心潮澎湃」,甚至「熱淚盈眶」。我想說的是,有多少知情者,有多少人想知情!


那年,和撤走下跪的鄭和像一樣激動人心的,是鄭和像在馬六甲河畔的豎立。


筆者曾在三寶山下的馬六甲汽水廠看到一尊11年來還未拆掉保護鐵架的鄭和石像。儘管身著長袍,手握寶劍,雙目圓睜,這尊3米多高的鄭和石像卻寂寞地躺在公路旁的大樹下。守門的門衛告訴我,石像是在1991年5月從福建運來的。


1991年初,馬六甲中商會會長訪華,在福建惠安石雕廠訂做了兩尊鄭和石像,一尊3米高,重達11噸,一尊高不逾二尺,耗時五個月,傾注了福建石雕工人的莫大心血。由於種種原因,特別是當年牽扯到的複雜的宗教問題,小石雕最後被安置在三保廟的庭院,大石像則寄存在汽水廠的停車場。


2002年底,馬六甲政府開會研討此事,終於決定將躺在停車場的3米鄭和像豎立在馬六甲河旁。


相比起大溪河畔葡萄牙的桅帆,鄭和帶來的不是燒殺搶掠,不是屠殺奴役,他們身穿明朝官服,和平自持,彰顯其泱泱大國該有的風度和氣量,沒有一絲硝煙。


2008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馬六甲古城列為世界文化遺址。這個處在海上十字路口的古城,浩瀚深遠的歷史意義和文化底蘊被世界認可。


曾經的硝煙戰火已經化為塵土,從海開始書寫的古城歷史,今後也將繼續流傳海外。


而古城馬六甲,依舊靜謐,安詳,遠離塵囂。


標籤: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