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揭秘我國首架軍用運輸機:隱蔽山洞中造 | 陽光歷史

 

A-A+

[圖文]揭秘我國首架軍用運輸機:隱蔽山洞中造

2016年02月23日 歷史真相 暫無評論 閱讀 186 次

揭秘我國首架軍用運輸機誕生隱蔽山洞中造(圖)


上世紀三十年代上海市民為抗戰捐款造的國產飛機



揭秘我國首架軍用運輸機誕生隱蔽山洞中造(圖)


海孔洞原是第二飛機廠,曾造出百餘架飛機



揭秘我國首架軍用運輸機誕生隱蔽山洞中造(圖)


近年在海孔洞內發現的飛機廠遺物



揭秘我國首架軍用運輸機誕生隱蔽山洞中造(圖)


抗戰時一位中國飛行員與自己的戰機在一起



入檔理由



6月28日,中國首架新舟600飛機在西安飛機公司總裝車間下線。此前,國務院發佈了中國將造大飛機的消息,標誌著國人古已有之的駕駛自造飛行器的飛翔夢想更趨圓滿。


自1912年8月我國第一個飛機製造者兼飛行員馮如失事後,中國人並未停止對製造飛機的追求,特別在抗戰期間,面對日寇的狂轟濫炸,在重慶,就有1200多人在製造著飛機,渴望飛上藍天去斬妖除魔!



重慶製造飛機的地點在今萬盛區叢林鎮海孔村(抗戰時南川縣境內),村裡有個海孔洞,70年前它被命名為「航空委員會第二飛機製造廠」,又叫「海孔飛機廠」。該廠先後生產了100多架飛機,包括仿蘇式E—16飛機20餘架,仿德式H17型中級滑翔機30架,狄克生式初級滑翔機50架,以及自行設計、製造的我國第一架軍用運輸機「中運一」,「中運二」和「中運三」等。這上百架飛機曾裝備抗戰空軍作訓練之用,或成功試飛,均在中國航空史上留下飛翔的軌跡。



延伸閱讀



抗戰中國飛機廠



抗戰時,中國的飛機工廠全部遷往大後方,整合為4家(包括海孔飛機廠)。這些工廠的主要任務是裝配或維修外國軍機:



昆明第一飛機製造廠。即原廣東韶關飛機製造廠,是北伐期間由廣東省主席陳濟棠開辦的。抗戰爆發後遷昆明,改名為「航空委員會第一飛機製造廠」,1938年底興建,1940年初竣工投產,全廠員工600多人,成功試製出「復興號」雙翼輕型飛機56架。



中央杭州飛機製造廠。該廠是中國與美國合辦的一家飛機廠,抗戰爆發後,遷往雲南省瑞麗,改名「航空委員會雷允飛機製造廠」,員工最多時達2929人,工廠曾裝配112架飛機,機型主要是飛虎隊駕駛的P-40戰機和部分運輸機。它是抗戰中國最大的飛機廠。



成都第三飛機製造廠。該廠於1942年4月建立,有職工約400人,曾仿製15架美國教練機、15架「大公報」號滑翔機。1942年到1944年,成都飛機製造廠根據蘇聯的SB-3轟炸機資料,設計製造了研轟三式轟炸機,全機總重量達13噸,成為當時中國生產的最大飛機。



重慶自製首架運輸機



1945年5月,初夏。重慶白市驛機場聚滿人群。據萬盛區叢林鎮文化站站長馮在光考證,當時白市驛駐紮著中美混合飛行大隊。在眾多龐大的美制B—25型轟炸機中,一架木製飛機顯得格外寒磣,「但它卻是中國人自己設計、製造的第一架軍用運輸機!」



這架飛機代號為「中運一」。圍觀的美軍飛行員露出懷疑神情,甚至譏笑:「它能上天嗎?」那些已經習慣駕駛美國飛機的中國飛機員也很擔心:「如果飛不起來,畢竟沒臉面啊!」更擔心的是設計師林同驥、顧光復等人,雖然「中運一」幾個月前已試飛成功,但畢竟還沒經過長距離飛行檢驗,「它能一口氣飛到成都嗎?」



在人們的迷惑中,「中運一」轟鳴著沖天而起,53分鐘後順利降落在成都太平寺機場。在場的美軍飛行員豎起了大拇指,設計者和中國飛機員緊緊握手,互致慶賀:「我們的飛機是爭氣的!」



軍事史家李意志解析了「中運一」的技術參數:這是一款木質雙發動機運輸機,採用了美制450匹馬力的9缸發動機,全長11.05米,起飛重量4537公斤,最大時速324公里,航程可達1600公里,「『中運一』試飛成功後,『中運二』和『中運三』也加快了研製。」「中運二」於1946年試飛成功,「中運三」於1948年試飛成功,「尤其是『中運三』,採用了全金屬材料,飛行最高時速達353公里。」



只可惜,由於當時抗戰結束,國民黨空軍引進了大批美軍剩餘的C—47、C—51運輸機,「中運號的命運只落得堆在倉庫裡!」當第二飛機廠遷回南昌後,工程師劉玉麟、蘇棟等人於1949年與解放軍秘密聯絡,將保存完好的中運號交給了新中國。



飛機廠從南昌遷來



7月初,記者走進海孔洞。這是一個由石灰岩層、鐘乳石形成的天然溶洞,高18米至35米,寬18米,縱深210米,洞殼厚40米至70米,洞口右上方有「豁然開朗」幾個大字。馮在光說,「洞口原有海孔寺,佛像高坐,香火興盛,後來拆廟移佛,是為修建飛機廠……」



「70年前,我們這裡叫海孔壩。」76歲的村民劉漢文,當年在離洞口不遠的私塾上學,天熱了就溜到洞裡乘涼,「記得是1938年,洞裡的人突然多起來,而且大都是外地人,又見父母、哥哥被動員去修公路.....」



原來,遠在江西南昌的飛機工廠要遷過來了。



從南昌動遷前,工廠全稱叫「航空委員會中央南昌飛機製造廠」,是國民政府與義大利合辦的,1933年開工,1935年建成。



「七·七」事變爆發後,國民政府決定把工廠搬到重慶,隱藏在萬盛海孔這個巨大的山洞中。馮在光說,當時以海孔洞為中心,方圓15公里範圍都劃給了飛機廠,「工廠第一期征地3341畝。為保證安全,還派了一個營在此駐紮,洞口的壩子上架有機關鎗,山頂設有崗哨,除飛機廠員工外,任何人不准靠近洞口。」



劉漢文記得,飛機廠在洞外修了一些房子,外牆全部刷黑,「洞口的山上種植了大量青岡樹,從上往下看,根本看不出這裡有一個洞。工廠發給每個村民通行證,是一塊布條條,我們把它縫在衣服左胸上。有了它,才能進出海孔壩,還可以躲壯丁。」



「除了南昌飛機廠外,為整合資源,國民政府還將另外幾家小飛機廠也遷到海孔,併入第二飛機廠建制。」李意志說,「最鼎盛時,工廠員工達到1200人,民工有200多人,在大後方的4家飛機廠中,規模不算小。」



1938年初夏,航空委員會第二飛機製造廠正式掛牌,又名「海孔飛機廠」。



飛機採用木材料



據《叢林鎮志》載,第二飛機廠投產前,從杭州飛機製造廠派過來73名技術骨幹,又在當地招收了一些民工,「當時南川縣政府為支持工廠,組織民工從川湘公路旁,專門修了一條長7.6公里的簡易公路,直抵海孔洞。」



「第二飛機廠畢竟是正規工廠,一切都蠻有規矩。工廠在洞內設有機工、鉗工、白鐵、機身、機翼、電鍍等車間,在洞外建有鑄鍛、油縫、修配、木工、修理等車間。洞外車間全部用松枝覆蓋。」馮在光介紹,到1938年底,工廠已初具規模:洞內建成一棟3層樓的車間大樓,1200平方米;洞口修建了一棟3層樓的工務樓;工廠還在海孔洞一側安裝了柴油發電機;洞內另辟有可供裝配20架飛機的空間,「生活設施遠離廠區,雖然簡陋,但基本齊全,有職工宿舍,文化體育設施,天然遊泳池等。」



恢復製造飛機是1939年初。當時義大利專家已撤回國,一切都靠中國人自己幹。大家都沒經驗,就先造簡單的,如仿蘇式E-16單座驅逐機。1940年飛機造好後要作出廠試驗,可海孔洞沒有飛機場,怎麼辦?76歲的村民劉安定說:「工人們很聰明,他們用粗鋼絲繩將飛機拴緊,然後再發動機器試飛,聲音大得駭死人!」檢驗成功後,再把機身、機翼等部件卸下,用汽車運到白市驛組裝。據《叢林鎮志》載,E-16飛機1940年試飛成功後交空軍,先後製造了20多架。



重慶機場指揮中心的航模愛好者伍北海介紹,為減輕飛機自重,E-16採用了大量木材料,強度不夠,平飛還可以,「如果打起仗來,需要俯衝、高速爬升等,承受的力量過大,機身就可能在空中解體。所以這種飛機一般只作訓練飛行員用。」

廠長都是「海歸」



劉安定還記得,第二飛機廠先後換了四任廠長。第一任姓朱,第二任姓錢,第三任姓黎,第四任姓馬,「朱廠長和黎廠長對人客氣,錢廠長完全是軍閥,每天制服筆挺,戴著大蓋帽,板著臉。他不准村民賣小菜,假如有人非要賣,被他抓到後就得關好幾天。」



「我們進出海孔壩,胸前都要別布條條,如果哪天搞忘了,當兵的死活不讓你走。雖說大家彼此都認識,但他們說:這是錢廠長的命令,不戴胸標,就不准進!」



在飛機廠招收的200多名村民中,由於村民文化少,只能下苦力。劉安定的一個遠房親戚叫周樹林,就在食堂裡煮飯。周已過世,據他後人介紹:給飛機廠煮飯非常辛苦,用1米多長的勺子炒菜,冬天也累得滿身大汗。當時食堂距離洞口200多米,中午下班後,排隊打飯的工人站成三路縱隊,「從洞口一直排到食堂口,看上去非常壯觀。」



據記者查證,第二飛機廠廠長,都是學航空出身的專家:第一任廠長朱霖,留學義大利都靈大學航空系(1937年-1939年任職);第二、三任廠長錢昌祚、黎國培,均留學蘇聯航空力學工程學院(1940年初-1942年任職);第四任廠長馬德樹(1942年秋-1949年任職),是我國早期航空界專家,留學英國學內燃機,1933年他研製成功中國第一架艦載偵察機寧海2號。抗戰期間,在偏僻的海孔山溝裡,這些廠長貢獻了自己的才華。



第二飛機廠所造的百餘架飛機,發動機主要由美國進口,儀表電器等由蘇聯提供,「蘇聯專家彼得諾夫還來到海孔,與中方工程技術人員一起研製E-16驅逐機。蘇德戰爭爆發後,蘇聯專家回國,此後製造的飛機,全部是中國人自己做出來的。」這些飛機雖然簡陋,但都能飛上藍天,李意志認為,「這在艱苦的抗戰歲月,已經非常不容易了!由於當時鋁材匱乏,大多數機身只能用木材替代。」



日機轟炸南川縣城



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海孔飛機廠投產後,日本人零星獲得了一些情報,多次派飛機來轟炸。1939年10月23日上午8點多,天氣晴朗,18架日本飛機組成兩個大隊,從水江方向飛過來,先在海孔上方尋找飛機廠,沒有找到,於是返回南川縣城,先頭的9架飛機變成一字形,在大約1000米的高度,投下炸彈若干。



第一隊飛機投彈後,第二隊飛機又丟下炸彈若干,「這些炸彈炸毀了縣城的監獄,犯人一湧而出,街上行人也四處逃散。這時,剛丟下炸彈的飛機再次返回,每三架排成一隊,低空俯衝,用機槍向人群掃射,遂使縣城變成人間地獄!」



這次轟炸,日機共投彈142枚,炸死180人,毀屋850餘間。此後,日機又來轟炸了4次,但都沒有找到海孔洞,「這個洞子好像有神仙保佑,但南川縣城卻遭了殃!」70歲的村民劉天祥說。



海孔洞能否復活



第二飛機廠在海孔呆了10年,於1947年底遷回南昌。



整個搬遷倉促而慌亂。劉漢文記得,當時從洞口至川湘公路的支路兩旁,已經長出茂盛的樹林,「為了不影響汽車通過,這些樹木的枝條提前被全部砍掉,幾十輛汽車裝載著飛機半成品以及一些零件,通過光溜溜的公路,磕磕絆絆地遠去。」



平時戒備森嚴的山洞,士兵全部撤離,「我們鑽進洞後驚奇地發現,洞子裡竟然還有飛機坐椅、翅膀等零件,大伙爬上坐椅,模仿飛行員的動作,開了一回洋葷。」



直到今天,仍有當年遺棄的物品不時出現。馮在光的侄子去年在洞口2公里處修房子挖地基時,挖出一塊「國民政府航空動力製造廠」金屬牌,牌子1米見方,重幾十公斤,雖銹跡斑斑,字跡卻清晰可辨,「這是歷史文物,我告訴侄子不能賣了!」



遷回南昌後,第二飛機廠並不景氣。1948年12月,廠長馬德樹召集全廠員工宣佈:本廠奉空軍周至柔總司令命令撤遷台灣。隨即,馬等遷台,留下的廠房、設備和試飛場等,成為今南昌飛機公司的前身,「前些年,先後有幾百台灣人回海孔洞來祭掃,如今很少看到了。」劉天祥稱。



1965年國家三線建設期間,海孔洞再受青睞,晉林機械廠從山西遷來這裡落戶,主要生產大炮。2003年晉林廠整體遷四川彭州,留下大量建築。海孔洞裡的車間也遭厄運,村民為拆除混凝土中的鋼筋,將建築的第3樓全部砸毀,建築垃圾七零八落,而一樓和二樓依然完好,至今隱約可見當年的生產標語:「多快好省、力爭上遊。」



記者在現場看到,一個劉姓村民還在洞中搞起一個蘑菇廠,「洞子冬暖夏涼,適合生產蘑菇。」整個洞口瀰漫著一股濃烈的氣味。



據悉,萬盛區計畫將海孔洞開辦為避險中心或旅遊景點,區旅遊局請專家估算了一下,大約需要5000萬元。鑒於資金缺口太大,目前旅遊規劃仍停留在口頭上。



而海孔洞外,水稻青綠,青岡樹長到碗口粗細。微風徐來,可聽見劉漢文等老漢正唱山歌:



下田薅秧行對行,



兩個秧雞在歇涼;



秧雞盯倒秧雞路,



唱歌盯倒唱歌郎......


標籤: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