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陶宛6月17日出台一項新法律規定:禁止在公開場合、群眾遊行、集會和請願時打出前蘇聯國旗、出現前蘇聯國歌,並將前蘇聯標誌與納粹德國的標誌同等對待。
禁唱前蘇聯國歌——問題是,相關禁令是否完全針對前蘇聯呢?
根據這項法令,在任何地方公開展示前蘇聯領袖和納粹領袖的圖像,均屬違法。提案者甚至表明:「蘇聯體制和希特勒法西斯體制是孿生兄弟。」
有分析指出,這種做法是擺脫前蘇聯而獨立的15個國家中,對前蘇聯時代象徵所實施的最嚴厲的禁令。立陶宛的做法明顯觸怒了俄羅斯,俄外交部新聞辦發言人涅斯斯林科說:「為打倒德國法西斯取得二戰勝利,蘇聯做出了巨大貢獻,將其標誌與納粹標誌等同起來,是對那些為此獻出寶貴生命的人的一種侮辱。」
但問題是,究竟禁令是否完全針對前蘇聯呢?舉個例子,新法令禁止出現前蘇聯國歌,但並沒有說這是否適用於俄羅斯目前的國歌——現時俄羅斯國歌的旋律正是沿用了前蘇聯國歌,只是歌詞有所更改而已。
事實上,類似的前加盟共和國「去蘇聯化」並非首次。去年4月,同樣是波羅的海前蘇聯加盟共和國的愛沙尼亞,下令拆除首都塔林的「蘇聯紅軍解放塔林紀念碑」。這座青銅戰士像是紀念二戰期間死在納粹德軍手上的數百萬蘇聯紅軍,基座下的烈士墓安葬了1944年蘇聯紅軍解放塔林時犧牲的13名戰士。在俄羅斯人眼中這座紀念碑神聖不可侵犯,但不少愛沙尼亞人卻視之為蘇共佔領愛沙尼亞長達半世紀的屈辱象徵,必欲去之而後快。一場拆碑風波迅速演變成愛、俄兩國的外交風波,有俄國會議員甚至一度主張斷交和對愛進行經濟制裁等報復措施。
在「去蘇聯化」的同時,不少前加盟共和國均被西方大力拉攏,布希擔任美國總統的這8年間,北約增加了7名成員國,其中就包括立陶宛、拉脫維亞和愛沙尼亞。值得留意的是,最近有消息傳出,美國和波蘭在部署反飛彈系統的談判上陷入膠著狀態,華盛頓已轉而同立陶宛接觸,準備在該國部署10枚攔截飛彈,但美、立雙方態度均相當含糊。前者僅表明與立陶宛就反導問題展開一般性對話,立陶宛外交部和國防部均否認與美國就反飛彈系統進行談判,但同時稱如果美、波談判破裂後,由美方正式提出部署反飛彈系統建議,立陶宛將「認真進行考慮」。
美、立雙方在部署反飛彈系統一事上態度曖昧,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俄羅斯對戰略空間一再受壓縮早已感到極不耐煩,早前普廷甚至揚言,如北約容許烏克蘭加入北約,將把戰略核飛彈對準烏國。可以預見,如果美國在立陶宛部署反飛彈系統真的提上日程,俄羅斯一定不會善罷甘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