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禹破壞禪讓制之迷
堯是歷史上禪讓制的第一個實踐者。堯的父親譽死後,把帝位傳給堯的哥哥摯,摯又把帝位傳給了堯。堯執政五十年之後,快定不傳位給他的兒子丹朱,而是把帝位讓給一位賢德的人,這就是所謂的禪讓制。
舜沿用堯的禪讓制,選定賢人禹作為自己的接班人,而非自己的兒子商均。舜逝世後,禹接替了帝位。但是禹以後的做法就與舜大相逕庭了。禹讓兒子啟繼承了王位,禪讓制遭到了破壞。
那麼禪讓制真的是禹破壞的嗎?學者們對於啟的繼位是繼續沿襲禪讓制還是改為世襲制也說法各一。《孟子·美章》載:"益避禹之子於箕山之陽,朝現訟獄者不之益而之啟,巳 '吾君之子也。'""啟賢,能敬承禹之道,益之相禹也,歷年少,施澤於民未久。舜、禹、益相去久遠,其子之賢不肖,皆天也,非人之所能為也。"《史記·夏本紀》記載: "帝禹立,而舉皋陶,薦之,且授政焉,而皋陶卒。封皋陶之後於英、六,或在許。而後舉益任之政。十年,帝禹東巡獰,至於會稽而崩;以天下授益。三年之喪畢,益讓帝禹之子啟,而辟居箕山之陽。禹子啟賢,天下屬意狩。及禹崩,雖授益,益之佐禹日淺,天下未洽。故諸侯皆去益而朝啟,日:'吾君,帝禹之子也!'於是啟遂即天子之位,是為夏後帝啟。"司馬遷的觀點基本承襲《盂子》篇。綜合這些歷史記載可以知道,堯、舜、禹都是實行過禪讓制的,而且舜、禹、益均先後避讓過堯之子丹朱、舜之子商均、禹之子啟,只因舜、禹、啟賢能,方才得到諸侯的擁戴而登上帝位。由此看來,當時禪讓雖是一種制度,但關鍵還在於繼承者賢與不賢,能否攬眾心。
與此說法相悸的是,許多史書上都記述:"堯舜傳賢,禹獨傳子。""堯舜皆傳賢,及禹而德衰,不傳賢而傳子。"儘管有的學者進行了辯解,說:"丹朱之不肖,舜之子亦不肖,禹傳子啟,而啟獨賢。"而根據《竹書紀年》、《韓非子》、《戰國策》之見,又觀點各異。《竹書紀年》云:"益於啟位,啟殺之";《韓非子·外儲說右下》:"古者禹死,將傳天下於益,啟之人因相與攻益而立啟";而《戰國策·燕策》則日:"禹傳益,而以啟任為吏。及老,而以啟為不足任天下,傳之益也。啟與支黨攻益而奪天下。"此處並未提到啟因賢而受諸侯擁戴之事。但夏啟確實是使用武力,殺了伯益的,不久許多諸侯來都城陽翟朝會,啟在鈞台舉行盛大筵宴款待他們,這就是歷史上有名 的"鈞台之享"。這些史料所記述 的內容與本文開頭所述的事實是 基本一致的。
其實禹也沒有什麼可責備的地方。禪讓制是古代權力結構演 變的過渡形態。禪讓過程中的民 主是非常有限的。在舊的民主傳統非常有限的情況下,真正能起作用的四岳等部落首領的意見 再重要,而堯舜的決定、部落聯盟首領的個人意見則是至關重要的。昔日氏族、部落時代的重大事情由議事會與民主大會集體討論決定。首領由擁有選舉權的人 們選舉產生,能夠體現公眾意志。禪讓的實施不過是把部落首領的個人意志,披上了民主傳統的外衣。如果不是四岳等部落首領的推薦和堯的個人意志,而是像氏族時代那樣選舉,舜肯定不會當選。而在社會的權力結構己經發生了很大變化的禹的時代,部落首領的意見尤為重要。最重要的原因是:世襲制己經得到了大多數人的認同,怕益與啟的權力鬥爭失敗的主要原因是部落首領已經開始認同世襲制,雖然啟並不比丹朱、商均更有才德,但他最終勝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