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尋找失落百年的一段傳奇城牆:太平軍破城處 | 陽光歷史

 

A-A+

[圖文]尋找失落百年的一段傳奇城牆:太平軍破城處

2015年01月21日 考古發現-長篇 暫無評論 閱讀 188 次


 


這就是位於靜海寺後的城牆,如今它已經褪去當年的傳奇色彩,靜靜地佇立著


 



 


位於小桃園的這段城牆,曾被誤認為是當年太平軍的破城處 攝影/施向輝


 



 


太平軍破城處示意圖 製圖/俞曉翔


 


    ■歷史記載太平軍炸開城牆攻入南京,這段城牆究竟在哪裡?

    ■為何湘軍破城處眾人皆知,而太平軍破城處卻消失在歷史疑雲中?

     10月初的時候,西祠討論版上出現了一個帖子,讓對南京歷史感興趣的網友頗為關注,帖子標題是《歷史之謎?歡迎探討!老人有段傳說?卻找不到遺址!》

    關心南京城牆的人可能都知道,當年太平軍破城和之後的湘軍破城,都是採取了炸塌城牆的辦法,才攻入了固若金湯的南京城。湘軍破城的地方在太平門的龍脖子處,至今這裡的城牆仍能看出明顯的修補痕跡,而且城牆內外都有記載維修一事的石碑。但是,當年太平軍是從哪裡破城的,除了正史野史上的寥寥記載,沒有人能說得清楚。

    西祠上的帖子,說的就是這個謎題。

    挹江門小桃源公園內的一段城牆,因為三塊古老的記事碑一度被鎖定目標。可專家卻說,其實這是以訛傳訛。那真正的遺址到底又在哪裡?

    民間傳奇引出一段歷史之謎

    不久前的一天,南京網友「天馬獨行」沿著挹江門城牆走到儀鳳門時,突然想起老一輩留下的一段民間傳奇故事,是關於太平天國時期的攻城戰事。

    故事發生在1853年3月19日,當時太平軍已經兵臨城下包圍南京十天了,城裡只有萬餘殘餘清兵,將城門堵死試圖憑借明代留下的高大城牆頑固抵抗,拖延時間等待援軍。

    太平軍先在城南搖旗吶喊發起佯攻,戰車上站的是從雨花台寺廟裡拖來的鐵菩薩,只是被套上太平軍將領的戰袍,裝扮得煞有介事。戰場硝煙瀰漫,清兵在城牆上看不清車上站的是什麼人,只是拚命開槍放炮。只見那些「將領」站在車上穩如泰山,連大炮也轟不倒,顯得煞是詭異,像是貼了神符喝過咒水。

    這下清兵慌了,認為是太平軍有「神鬼附身刀槍不入」,於是清兵大批主力立刻趕往城南增援。誰想他們才到城南,就聽見城北傳來轟隆隆的爆炸聲。原來太平軍早已悄悄在城北獅子山南端的儀鳳門附近挖了地道,埋下火藥。大段城牆被轟塌,太平軍得以順利攻入城中。

    這段繪聲繪色的傳奇故事,「天馬獨行」從小就印象深刻。然而最令他感興趣的,既非那被扮作將領的菩薩像,也不是太平軍「神鬼不侵」的傳說,「如果這段傳奇屬實,那段被轟的缺口在哪裡?總該有段像龍脖子城牆那樣被修復過的痕跡吧?」

    可他多番尋找過,這一百多年前的戰場遺跡,似乎靜靜地消失在了歷史的長河裡,無人知曉。


 


    太平軍「特種部隊」智取南京城

    被視為固若金湯的南京城,如何會被裝備不算精良的太平軍攻破?「因為太平軍創造出一套厲害的招數『穴地攻城法』,專門對付堅城高牆。」熟知這段歷史的南師大歷史學教授經盛鴻告訴記者,這一點無論在正史野史中均有明確記載,《南京簡志》就曾記錄:「太平軍挖地道炸塌儀鳳門,攻佔江寧。」

    「不過說起這場戰事,還不得不提有著『太平軍特種部隊』之稱的『土營』。」經盛鴻從另一個角度,為當年那段傳奇故事進行瞭解析。

     1852年,太平軍進入湖南郴州後,當地數千挖煤工人參加了隊伍。這些人被集中組織成一部,這就是「土營」。「土營相當於現在的工程兵部隊。由於基本由挖煤工人組成的,因此土營的戰術與采煤的坑道掘進作業相同。」

    就是這麼一支擅長挖地、爆破的部隊,在太平軍攻佔南京的過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1853年初,奪取武昌後,太平軍順江東下,直逼南京。在攻克了長江軍事重鎮浦口後,3月8日,太平軍來到了江寧府(南京)的城牆外。可巍峨的城牆成了破城的巨大障礙。儘管南京城被太平軍團團包圍,可高牆之下,從3月9日開始,足足打了10天都未能破城。

    但城內守軍萬沒料到的是,城南看似猛烈的攻擊,其實只是「佯攻」;面對高大的城牆和堅固的城防工事,太平軍早另有安排——派出特種部隊「土營」,先挖地道再用炸藥進行定點爆破。在猛烈進攻的掩護下,一條由靜海寺挖出的地下通道正向城內悄然靠近。

    根據《同治上江兩縣志》的記載,「初十晨(1853年3月19日),儀鳳門地雷發,賊(編者註:清軍對太平軍的蔑稱)蜂擁而上……少頃,第二雷發,遂不支。而三山、通濟各門賊亦以雲梯上,守城官兵皆死之。」根據這段描述我們可以想像,就在3月19日清晨,守城的清兵們疲憊不堪之時,突然儀鳳門城牆附近傳出幾聲巨響,剎那間堅固的城牆居然被炸開一個缺口,太平軍中猛將林鳳祥帶著幾百人由破牆處衝入,打開了僵局。

    那麼,當年被炸開的城牆缺口究竟在哪兒?記者對此展開了調查。

    小桃園古碑上的疑團

     64歲的楊丹青阿姨,打小就常在下關城牆邊玩耍。在她的印象中,現在挹江門南邊的小桃園沒準兒就是當年破城的地方。她還特意提醒記者,那裡有幾塊與眾不同的白色磚石,非常好辨認,「據說那石頭就是清政府後來修復時特意留下做紀念的。」

    依照楊阿姨的說法,記者尋到了現在挹江門旁的小桃園公園裡。這裡有幾位正在晨練的老人,一聽說記者是來找修復的城牆,都點頭稱是,「往裡走,一百米左右就能看到。」果然,記者走進百米遠,發現城牆上有三塊白色的磚石。兩塊高出地面約半米,分別刻有「左界」、「右界」字樣。第三塊位於這兩塊磚石之間,約有3米高。

    由於距離太遠,記者看不清上面所刻的碑文。所幸在這處城牆腳下,有一塊今人所造的說明碑,將上述碑文的內容一一寫明:光緒拾壹年歲次乙酉孟秋月奉,憲委修象山腳下城牆壹段計長捌丈貳尺,善後工程局委員運司銜江蘇江浦知縣長沙黃國忠監修。匠頭:王永發、葛慶林。

    由此可以看出,在光緒11年(1885年),清朝的確曾對這段城牆進行過修繕。而這三塊與眾不同的磚石正是清朝修繕城牆時特有的「記事碑」。

    這裡就是「天馬獨行」尋覓了多時的破城處嗎?但市民何先生有著不同看法,「這三塊記事碑,只是記載修復城牆事的碑,不足以說明太平軍就是從這裡攻陷南京城的。」何先生對南京城牆也同樣有濃厚興趣。他翻閱了不少資料,發現張汝南所著《金陵省難紀略》中一段文字,似乎能揭曉這一謎底:比曉,賊之地道與炮並發,上下一震,獅山正面城垣,頹卸磚石數層,寬約兩丈許,官紳兵勇皆駭散。

    「根據這段不難看出:太平軍是炸塌了獅子山正面城垣,然後才進入城內的。」由此他推斷,這段破城處緊挨獅子山,應該位於儀鳳門北側不遠處。而小桃園在儀鳳門南側,距離獅子山也有段距離。

    真正破城處應在靜海寺後院處

    坊間的說法不一,讓破城處到底在哪兒成了謎題。

    下關區文化局文保科的吳科長為記者指引了方向,她曾經查閱過清史稿,破城地點應是儀鳳門北側、靜海寺後院隔著護城河的那一段城牆。記者於是實地探訪,從靜海寺和天妃宮之間的一條小道,沿著儀鳳門段城牆邊前行。小道的另一側是護城河,走了大約200米,就走到了靜海寺後院城牆段。可是走到了那裡,記者又犯了迷糊,因為這段城牆,肉眼看上去,與周邊城牆渾然一體,看不出這一段有什麼區別。

    「沒錯,就是那裡。」南京明城垣史博物館研究部主任、明城牆研究專家楊國慶接受採訪時向記者確認了地點,破城處就是在正對靜海寺後院的那一段城牆。楊國慶說,他從1997年開始從事城牆研究,他也聽過太平軍破城處是在挹江門小桃源公園一帶的說法,不過後來他多次去實地考察,發現挹江門段城牆是破城處的說法不可信。

    楊國慶說,根據史料記載,當時太平軍屯駐靜海寺,《金陵省難紀略》中有文:「初三日,賊船蔽江而來,分泊上河下關,泊下關賊大隊直下至靜海寺,距儀鳳門不半里」;在《金陵紀事》中也有記載:「儀鳳門外有破廟遮蔽,賊得挖掘」。楊國慶說,當時太平軍挖地道一直挖到城牆腳下,用棺材和木箱子抬炸藥到坑道的盡頭,然後把棉線藏在竹筒中做引信,點燃了炸藥,炸塌儀鳳門附近城牆20餘米。

    據此,楊國慶總結出兩個理由推翻破城處在挹江門段的說法。一個理由是,太平軍進行坑道作業肯定會採取最近的直線距離,靜海寺後院和城牆間的護城河充其量只有20米;如果在挹江門處挖坑道,要斜穿護城河,長度是靜海寺後院護城河的三倍以上,太平軍不會捨近求遠。另一個理由是,挹江門段城牆是包山牆,建造時以山體做地基,如今從小桃園那段城牆仍可以看到,還有山岩石塊裸露在外面,「如果在那裡有過坑道作業,地基早就被破壞了。」

    城磚灰漿證明它在清朝確實修過

    破城處的地點經過了考證被確認,可是接著問題又來了,為什麼破城處沒有遺跡可尋呢?與之形成對比的是,1864年7月19日,清兵「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在城東北的龍脖子挖地道轟開城牆,攻進南京城內。很多老南京都知道太平門龍脖子段城牆是清軍的破城處,因為那段城牆破損很厲害,而且城牆內外都有維修碑。

    楊國慶說,遺跡看不到跟城牆多次的修繕有關係。據史料記載,太平天國佔領南京後,就修繕過城牆,目的都是為了防禦。此後,清政府又對城牆進行過多次修繕。光緒18年(1892年)還進行過一次大修。

    可是既然修過,為什麼沒有像龍脖子城牆段那樣留下記事碑?楊國慶解釋說,雖然目前沒有發現對儀鳳門附近這段破城處城牆修繕的記事碑,但並不能代表沒有。在楊國慶和王志高合作編寫的《南京城牆志》中記載,2001年,在南京下關區獅子山段城牆外側牆體上,發現太平軍破城之前清政府對該段城牆維修的記事碑,上面記錄了一則重要信息,「道光30年(1850年)9月,勘刻儀鳳門第六處」。也就是說,儘管前五處碑沒有發現,但是能證明獅子山段城牆起碼有過六次修繕,只是記事碑可能消失了。同理可證,這段城牆可能也有記事碑,但是後來也消失了。

    楊國慶還通過對城磚灰漿的研究,基本判斷這段城牆確實在清代時修過。他說,明朝時,原始建城牆的灰漿很厚,傳說灰漿中有糯米汁,牆體外側基本沒有白色磚。到了清朝修城牆時,灰漿層明顯變薄,但是修得相對整齊,銘文格式也不同。民國時期的灰漿、沙和石灰的比例大多在三比一,做工也沒清代細緻。這段城牆,城磚灰漿就有明顯的「清朝風格」,而且不僅有清代磚,還夾雜有明代的白磚,這白磚是明代建城牆放在城牆肚中的城磚,在清代修繕時使用了。

    到了2001年,這段城牆又因為獅子山環境工程被修繕過。


標籤: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