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亂是誰發動的 唐朝安史之亂禍首是誰? | 陽光歷史

 

A-A+

安史之亂是誰發動的 唐朝安史之亂禍首是誰?

2015年08月20日 戰史風雲 暫無評論 閱讀 510 次

  安史之亂是指安祿山、史思明起兵反對唐朝的一次叛亂。

  唐朝天寶十四年十一月初九(755年12月16日),身兼范陽、平盧、河東三節度使的安祿山趁唐朝內部空虛腐敗,聯合同羅、奚、契丹、室韋、突厥等民族組成共15萬士兵,號稱20萬,以「憂國之危」、奉密詔討伐楊國忠為借口在范陽起兵。當時國家承平日久,民不知戰,河北州縣立即望風瓦解,當地縣令或逃或降。天寶十五年佔領長安、洛陽,進入安史之亂的最高峰。

  安祿山——唐朝三鎮節度使、安史之亂禍首

  安祿山本姓康,名阿犖山(一作軋犖山),即戰鬥的意思。姓氏本應讀作亞歷山大,母親阿史德氏為突厥族女巫,安祿山年幼時父親就死了,一直隨母親住在突厥族裡。他母親後來嫁給了突厥將軍安波注的哥哥安延偃,安祿山也就冒姓安氏,名叫祿山。他在30歲前一直混跡在邊疆地區,是一個很不安分的商人。 30歲那年步入軍旅,在不到4年的時間就做到平盧將軍。天寶元年(741)正月初一,他剛剛40歲時,一躍成為駐守邊疆的藩鎮安祿山家鄉朝陽古城一級的最高軍事統帥——平盧軍節度使。在此後的十幾年中,他飛黃騰達,在唐朝嚴格按照任職年限資格任官的體制下,創造了和平年代邊疆軍帥仕途騰達的神話。天寶十載二月,也就是他49歲的時候,已是身兼三鎮節度使,同時兼領平盧、河北轉運使、管內度支、營田、採訪處置使。從40歲到49歲,安祿山從一方節帥到身兼三鎮,榮耀君寵達到頂峰。天寶十四年狡黠奸詐,驍勇善戰的他擁有重兵,以清君側為由發動叛亂,使強大的大唐帝國開始走下坡路。叛亂後稱帝,做了二年瞎眼皇帝,被其子謀殺。安祿山長得癡肥,眼盲後,長期靠心腹小宦官為其穿衣。因其寵愛幼子,長子安慶緒見安祿山對自己不加寵幸,心中怨憤,使安祿山寵幸的宦官在替安穿衣時,以刀刺其腹而死。


  史思明——唐安史之亂的禍首之一

  史思明,寧夷州人,原姓阿史那,名崒干,因戰功唐玄宗李隆基賜名思明。史思明少年時與安祿山一起在營州柳城(今遼寧省朝陽)長大。成年以後,二人仍然保持著友好的關係。不久,二人同時被唐政府封為捉生將。以後史思明又得到了再次提升,擔任了大將軍職務。史思明驍勇善戰,胸懷才略,因此多次建立戰功,很受玄宗賞識。有一次,玄宗召見他,親自賜座,並與之親切交談,對他的軍事才能大為稱讚。玄宗問他多大年齡,史思明回答說:「已經40歲了。」玄宗拍著他的背說:「你好好地努力吧,日後一定會顯貴的。」

  天寶年間,史思明因為軍功顯赫而被授平盧兵馬使。唐玄宗這位中國歷史上頗有作為的風流君主,在開創了開元盛世的繁榮局面之後,不曾料想正是自己視為心腹的愛將史思明和安祿山,發動了使他被迫背井離鄉的「安史之亂」。從此以後,興盛強大的唐政權變得千瘡百孔,不堪一擊。

  唐開元、天寶年間,唐代的封建經濟發展到了頂峰,然而這種表面繁榮的現象背後卻時刻孕育著深刻的社會危機。在執政前期曾勤於政事的唐玄宗,後期則沉迷於酒色絲竹之間,疏於過問國家政事。744年,他納楊玉環為貴妃之後,更是專以聲色自娛不理朝政,對貴妃之家賞賜無度,百官敢怒不敢言。朝政被楊貴妃的哥哥楊國忠和李林甫把持著,使得唐朝的政治更加黑暗。隨著邊鎮軍事力量的不斷擴大,許多節度使紛紛擁兵自重,逐步發展成為強大的地方割據力量。玄宗看在眼裡,急在心頭,可是他已經回天乏力。

  755年,身兼三鎮節度使的安祿山權力極度膨脹,他率兵在范陽(今北京)發動叛亂,揭開了唐後期中央統一勢力和地方割據勢力長期鬥爭的序幕。這就是著名的「安史之亂」。

  唐玄宗做夢也沒有想到安祿山會發動叛亂,所以在軍事上毫無準備。當叛亂的戰鼓驚破唐宮的《霓裳羽衣曲》後,他才匆忙佈置防禦。這時唐朝新募的士兵無力抵擋安祿山的勁旅。安祿山一路勢如破竹,直抵潼關。756年,安祿山在洛陽稱大燕皇帝,建立了割據政權。史思明在河北老巢與唐軍相持著,互有勝負。6月,叛軍長驅直入,攻陷了長安。唐將郭子儀、李光弼被迫撤退,史思明佔領了河北。

  安史集團雖然取得了一系列的勝利。但卻得不到人民的擁護。坐鎮洛陽的安祿山恣行暴虐,致使眾叛親離。757年,被兒子安慶緒殺死。安慶緒即位之後,史思明屯住范陽,擁兵自重,不聽調遣。從此安史集團分裂了。

  不久,史思明帶領軍隊投降了唐朝。朝廷一方面下詔任命他為范陽長使,河北節度使;另一方面又害怕他再次叛變,派人秘密監視。不巧的是,監視他的事很快被洩露了出去,史思明認為朝廷不信任自己,便再次叛變。唐肅宗李亨乾元二年(759年),史思明在魏州稱大聖燕王,派兵增援安慶緒,解除了唐軍對鄴城的圍困。同年,史思明殺死安慶緒,收編了他的隊伍,回到了范陽黃袍加身,號稱大燕皇帝,改范陽為燕京。761年,史思明在邯山大敗李光弼,乘勝向長安進犯,途中被兒子史朝義和他的部下殺死,史朝義以皇帝身份厚葬於北京梁鄉(今王佐鄉)。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