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老將鎮南關怒斬法軍 法國總理巴黎倒台
1884年中法戰爭爆發,在發動中法戰爭時,法國已從普法戰爭失敗所造成的窘境中擺脫出來,軍事力量有所恢復.中法戰爭過程中,法國遠征軍的兵力最多時有兩萬餘人。法國遠征軍司令部下轄兩個旅和一個內河艦隊。每旅轄三個步兵團和炮兵、騎兵、工兵、電信兵等部隊。步兵、騎兵的輕武器主要是夏什普式中心發火擊針後裝線膛槍,口徑十一毫米,射速為每分鐘七發,射程一千八百米。此外,還有克羅帕契克連發槍和哈齊開斯機關炮等。野戰炮兵每連有75mm火炮六門。法國遠征軍主要由三部分人組成:本國兵約占三分之一;僱傭兵(由歐洲其它國家招募)為數不多;附庸兵(阿爾及利亞和越南人)數量最大。這幾種成分的軍隊待遇、裝備、補給也不同。
陸路戰場仍集中在中越邊境地區和越南北部。早在1873年12月21日,黑旗軍首領劉永福部將吳鳳典就曾刀斬法王附馬安鄴,取得羅池大捷。1882年,法國茹弗裡第二次組閣,增加軍費550萬法郎,派出援軍侵越。但1883年黑旗軍換裝了部分美國南北戰爭後對亞洲傾銷的剩餘武器,計有美制M1833/1855後裝線膛騎槍,溫徹斯特連發卡賓槍,1847型的柯爾特左輪手槍800餘枝。因此在1883年5月19日越南境內爆發的紙橋之戰中由法軍上尉代理營長李維葉(Cpt.Henri Laurent Riviere)率領的500名法軍和陸戰隊混編部隊,遭到黑旗軍絕對優勢火力(至少1000枝各式槍械)從暗中埋伏的縱射,李威利所部270餘人遭俘殺,李威利被黑旗軍梟首。
1884年底,劉永福的黑旗軍配合西線清軍,圍困佔據宣光城的法軍達3個月之久,城中法軍幾乎彈盡糧絕。但法國援兵到來,黑旗軍失利。1885年2月,法國再次增兵越南,集中兩個旅約萬餘人的兵力向諒山清軍發動進攻,廣西巡撫潘鼎新不戰而退。2月13日,由於潘鼎新指揮失誤,前線諸軍難於支持後撤。潘鼎新驚慌失措,於二月十三日晚焚棄諒山、連夜奔逃,法軍進犯文淵州,守將楊玉科力戰陣亡。
法國侵略軍攻陷鎮南關,炸毀關門,並在關前廢墟中插上一塊木牌,用漢字寫著「廣西的門戶已不再存在了」,中國軍民在法軍退走後在關前插上木樁,寫上「我們將用法國人的頭顱重建我們的門戶!」
1884年4月清朝政府起用已經告老還鄉的原廣西提督馮子材,任命他為尚、雷、廉、瓊四府團練督辦。馮子材雖年老,卻能以救國救民為已任,欣然受命,樹旗招兵,在很短的時間內,便組建十八個營,約九千人軍隊,名為「萃軍」。經篩選招募的萃軍戰士的民族意識很強;且大多數人剛猛力強,精通武藝。經過嚴格訓練後成為一支能打硬仗的勁旅。由於潘鼎新的戰敗,清政府革去他廣西巡撫職務,任命年近7旬的老將馮子材幫辦廣西軍務,領導鎮南關前線的抗法鬥爭。
根據當前敵情和鎮南關周圍的地形條件,馮子材經過反覆勘察,選定關前隘(今隘口南)為預設戰場。馮子材命令部隊在關前隘築起一道長1.5公里、高2米多、寬1米多的土石長牆,橫跨東西兩嶺之間,牆外挖掘1米多深的塹壕,東西嶺上修築堡壘數座,從而形成一個較為完整的山地防禦體系。
在兵力部署上,馮子材率所部9營扼守長牆及兩側山嶺險要,擔任正面防禦;總兵王孝祺部8營屯馮軍之後為第2梯隊;湘軍統領王德榜部10營屯關外東南的油隘,保障左翼安全並威脅敵之後路;馮子材另以所部5營屯扣波,保障右翼安全;廣西提督蘇元春部18營,屯關前隘之後2.5公里的幕府為後隊;另有12營屯憑祥機動。總計前線兵力約60餘營,3萬餘人。
清政府也即時提供軍火,計有英國1871年式馬梯尼後裝槍,奧地利的曼利夏後裝槍,美國的林明敦後裝槍、諾登飛和加特林機關炮等。但由於國內生產和進口的新式武器有限,遠難滿足全國軍隊的需要。因此,和法軍相比,清軍不但組織編制和訓練等方面相形見絀,在武器裝備方面也差距很大。陸軍武器土洋參雜,既有後裝槍炮,又有不少刀矛、鳥槍、土槍等,且式樣繁雜,質量較差,又無統一的後勤機構保障作戰供應。這些,都使軍隊作戰行動受到影響。
3月21日,馮子材率王孝祺部出關夜襲法軍佔據的文淵,擊毀敵炮台兩座,取得較大勝利。清軍的主動出擊,使驕橫的法軍惱羞成怒。法軍東京軍區副司令尼格裡上校決定不等援軍到齊即發起進攻。
3月23日晨,法軍2000餘人進攻鎮南關,上午10時許,法軍在山炮掩護下,攻佔了隘東小青山上清軍的三座堡壘。另一股法軍則「勢如潮湧」般撲向關前隘長牆。戰鬥打得非常激烈。雙方「炮聲震天」,地動山搖,硝煙瀰漫、沙石橫飛。法軍用山炮向駐守關隘的中國守軍猛烈轟擊,掩護步兵衝鋒,而馮子材所部用格林炮向山下仰攻的法軍發射著密集的火力。山野上,進攻的法軍被成片的打倒。雙方傷亡慘重。守軍英勇抗擊,誓與長牆共存亡,擊退了法軍的進攻。
3月24日晨,尼格裡指揮法軍分三路再次發起攻擊,沿東嶺、西嶺、中路谷地猛撲關前隘。馮子材傳令各部統領,無論何軍何將,都不准後退,違者皆斬。當敵人逼近長牆時,馮子材持矛,率領兩個兒子與親兵躍出長牆,衝入敵陣,全軍為之感奮,其部下以排山倒海之勢跟著一齊衝出,與敵白刃格鬥。肉搏中,法軍的槍炮已不起作用了,清軍的「先鋒煲」(土炸彈)卻在法軍隊伍內頻頻開花,刀矛齊施、法軍無法抵擋。
法軍參戰的上尉威狄埃在戰後心有餘悸地回憶說:「在我們的腳下,敵人從地上的一切縫隙出來。手執短戟、利刃,開始了可怖的肉搏戰。他們的人數比我們多十倍、二十倍。在我們四週一齊躍出。所有軍官和士兵都被圍住、殺死。敵人由各方面殺戮他們。……在半點鐘以後,僅第一中隊主力,則已傷亡二分之一。」
在關前隘呈混戰狀態的時候,清軍左、右兩翼主力軍已紛紛趕來參戰。從西面扣波方向來的五營萃軍已衝進龍門關,包抄法軍側後,攔腰截擊潰敵。王德榜部也從東面的油隘衝殺過來,阻擊法軍從諒山來的增援部隊和切斷其運輸線。王孝祺部隊從鳳尾山趕來,配合捍衛東憐的陳慕、蘇元春、蔣宗漢等部清軍「三面攻打小青山」,奪回了昨天被敵佔領的三個堡壘,尾隨潰敵從關前隘的右前方壓了下來。法國侵略軍四面受敵, 喪魂落魄,「炮彈已盡,而後隊軍火被截,惶俱無措,……被擊潰。」
尼格裡率領殘兵敗將利用夜幕作掩護,逃出重圍,敗走文淵,驚魂未定,退走諒山,企圖固守待援,再行反撲。馮子材為了不給潰敵喘息和擴大戰果。率軍乘勝追擊,二十六日克覆文淵州,把法軍的後衛部隊打得落花流水,接著又勢如破竹地向諒山挺進。
二十八日,清軍將指揮作戰的法國統領尼格裡被擊成重傷,法軍軍心大亂,紛紛槍渡淇江,而諒山守敵卻急忙把淇江浮橋砍斷,致使為數甚多的法軍溺水斃命。二十九日凌晨,早已埋伏的諒山城外的伏兵趁敵不備,突然攻城。法軍疲累不湛,「多已熟睡,」從「夢中驚醒。」亂成一團。其臨時指揮官愛爾明加中校手足無借,下令「把六門口徑四公分的山炮拋進窿池內,把糧食焚燬,把所有的錢財都沉入於淇江。……毀壞電光傳信機器;他並要求各軍官拋棄行李。」落荒而逃。清軍二十九日光復諒山。
三十日克復谷松、屯梅。三十一日攻佔觀音僑,進抵郎甲、船頭一帶。法國侵略者哀歎地說:「我們在四十八小時之內,喪失了以十分艱苦的工作,並花不下五個月時間的預備,所取得的果實。」清方記載說:法寇在關前隘「一敗不復整。敗文淵、敗諒山,敗谷松、敗威坡、敗長慶,敗船頭,由北而南,八日夜退二百餘里。」歷時八天的激烈戰鬥,共斃傷法軍二千餘人,內有「法酋」尼格裡以下的軍官數十人,繳獲各種槍炮、彈藥、軍械物資不計其數。法軍第二旅團之「精銳盡殲」。
法軍慘敗的消息傳到巴黎。「引起法國國內輿論很大的激動」在巴黎,政治情緒把諒山的退卻當做是國家的災難,遣責內閣出賣法國,使法國蒙受可恥的羞辱。」茹費理內閣在一片責罵和打倒聲中垮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