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歷史上,北洋軍閥張勳絕對有一號。誓死效忠大清,就是臨死前也要留著辮子,帶的兵也一樣,人稱辮子軍。夢想著讓歷史車輪倒轉,結果只能螳臂擋車,自取其辱。但是,他有個怪毛病,喜歡在女人身上酣睡,這是為什麼呢?有人認為可能與母親早亡有關!
張勳其人
張勳早年喪父母,於1884年(光緒十年)在長沙參加軍隊,坦率直白、敢作敢當,隨清軍進入廣西參加中法戰爭。晚清時期,初隸廣西提督蘇元春部,為參將。中日甲午戰爭爆發,隨四川提督宋慶調駐奉天。1895年(光緒二十一年),隸屬袁世凱,任新建陸軍工程營管帶(營長),行營中軍(督練處總務長)。後隨袁到山東鎮壓義和團。1899年升至總兵。1901年調北京,宿衛端門御前護衛,多次擔任慈禧太后、光緒帝的扈從。
1909年(宣統元年)溥儀即位後,歷任江南提督,率巡防營駐南京。清朝覆亡後,為表示效忠清室,張勳禁止所部剪辮子,被稱為「辮帥」。1913年鎮壓討袁軍。後任長江巡閱使、安徽督軍。張勳最輝煌的時候,要在1917年。1917年以調停"府院之爭"為名,率兵進入北京,於7月1日與康有為擁溥儀復辟,但12日為皖系軍閥段祺瑞的「討逆軍」所擊敗,逃入荷蘭駐華公使館,後病死於天津。
三姨太透露出張勳的怪癖
張勳有一妻十妾。妻名曹琴,曾為張勳守貧10年,被光緒帝皇后隆裕封為一品夫人。據說張勳「事之若母,家庭事無大小,俱一一問過曹夫人」。妾中之一邵雯是天津人,父母早喪,被弟弟騙到張家,賣了一筆錢。邵雯被張勳先奸後允,後來逢邵雯的弟弟來張家,都被其姐痛罵,以至姐弟不能碰面。張勳寓居天津前後,三姨太王克琴和他的馬弁好上了,王為脫離險境和日後生活所計,也效前人之法裝瘋賣傻,脫光了衣服亂跑。張勳信以為真,遂將王逐出家門。後王與張的馬弁終成伴侶,這件事還上了當時的雜誌,轟動一時。
王克琴後來向人回憶:「張有酣睡在女人身上的怪癖,稍微一動即予腳踢手打,甩下床去。為啥喜歡在女人身上酣睡?為什麼張勳有這種噁心,很多人認為是與他早年喪母,缺少母愛有關。因為張勳特別性情,就如江湖大哥一樣,非常仗義,頗指氣勢,當一起都由自己說了算的時候,他可能就有了這種怪癖。張勳晚年,對自己的復辟言行並無任何反思或悔改之意。
他當權時,被稱為「辮帥」,失勢後,辮子軍已不復存在,但張勳和很多前朝遺老一樣,依然留著辮子。有人勸他剪掉辮子,張勳答「我張勳的辮子等於我張勳的腦袋,腦袋掉了辮子才能掉!」張勳平時在衣著上也極力模仿旗人的打扮,頭戴尖頂緞帽,上面綴有寶石或鑽石;身穿尺寸肥大的大褂或馬褂;腰纏綢帶幅下垂,掛著眼鏡盒、扇子套及檳榔荷包等。夏天則穿兩截大褂,足登官靴。
民國十來年時,他依舊是這副打扮。他曾在酒桌上說「雖然天不假緣,然而我的心地亦莫至矣盡矣……」可見他的死心塌地、頑固不化,到了何等的地步。他還曾開玩笑說「康廣廈(康有為)助我,梁卓如(梁啟超)討我,這不能說是青出於藍吧。」
1923年8月2日,69歲的張勳病故於天津英租界張宅。
在中國歷史上,北洋軍閥張勳絕對有一號。誓死效忠大清,就是臨死前也要留著辮子,帶的兵也一樣,人稱辮子軍。夢想著讓歷史車輪倒轉,結果只能螳臂擋車,自取其辱。但是,他有個怪毛病,喜歡在女人身上酣睡,這是為什麼呢?有人認為可能與母親早亡有關!
張勳其人
張勳早年喪父母,於1884年(光緒十年)在長沙參加軍隊,坦率直白、敢作敢當,隨清軍進入廣西參加中法戰爭。晚清時期,初隸廣西提督蘇元春部,為參將。中日甲午戰爭爆發,隨四川提督宋慶調駐奉天。1895年(光緒二十一年),隸屬袁世凱,任新建陸軍工程營管帶(營長),行營中軍(督練處總務長)。後隨袁到山東鎮壓義和團。1899年升至總兵。1901年調北京,宿衛端門御前護衛,多次擔任慈禧太后、光緒帝的扈從。
1909年(宣統元年)溥儀即位後,歷任江南提督,率巡防營駐南京。清朝覆亡後,為表示效忠清室,張勳禁止所部剪辮子,被稱為「辮帥」。1913年鎮壓討袁軍。後任長江巡閱使、安徽督軍。張勳最輝煌的時候,要在1917年。1917年以調停"府院之爭"為名,率兵進入北京,於7月1日與康有為擁溥儀復辟,但12日為皖系軍閥段祺瑞的「討逆軍」所擊敗,逃入荷蘭駐華公使館,後病死於天津。
三姨太透露出張勳的怪癖
張勳有一妻十妾。妻名曹琴,曾為張勳守貧10年,被光緒帝皇后隆裕封為一品夫人。據說張勳「事之若母,家庭事無大小,俱一一問過曹夫人」。妾中之一邵雯是天津人,父母早喪,被弟弟騙到張家,賣了一筆錢。邵雯被張勳先奸後允,後來逢邵雯的弟弟來張家,都被其姐痛罵,以至姐弟不能碰面。張勳寓居天津前後,三姨太王克琴和他的馬弁好上了,王為脫離險境和日後生活所計,也效前人之法裝瘋賣傻,脫光了衣服亂跑。張勳信以為真,遂將王逐出家門。後王與張的馬弁終成伴侶,這件事還上了當時的雜誌,轟動一時。
王克琴後來向人回憶:「張有酣睡在女人身上的怪癖,稍微一動即予腳踢手打,甩下床去。為啥喜歡在女人身上酣睡?為什麼張勳有這種噁心,很多人認為是與他早年喪母,缺少母愛有關。因為張勳特別性情,就如江湖大哥一樣,非常仗義,頗指氣勢,當一起都由自己說了算的時候,他可能就有了這種怪癖。張勳晚年,對自己的復辟言行並無任何反思或悔改之意。
他當權時,被稱為「辮帥」,失勢後,辮子軍已不復存在,但張勳和很多前朝遺老一樣,依然留著辮子。有人勸他剪掉辮子,張勳答「我張勳的辮子等於我張勳的腦袋,腦袋掉了辮子才能掉!」張勳平時在衣著上也極力模仿旗人的打扮,頭戴尖頂緞帽,上面綴有寶石或鑽石;身穿尺寸肥大的大褂或馬褂;腰纏綢帶幅下垂,掛著眼鏡盒、扇子套及檳榔荷包等。夏天則穿兩截大褂,足登官靴。
民國十來年時,他依舊是這副打扮。他曾在酒桌上說「雖然天不假緣,然而我的心地亦莫至矣盡矣……」可見他的死心塌地、頑固不化,到了何等的地步。他還曾開玩笑說「康廣廈(康有為)助我,梁卓如(梁啟超)討我,這不能說是青出於藍吧。」
1923年8月2日,69歲的張勳病故於天津英租界張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