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名琛,晚清重臣,曾一度被國人認定為昏庸份子,而他那臨死不屈的精神,讓我們不得不重新審視這位前人口中的庸才。他真的像反面教材上說的那樣嗎?如果怕死不戰、不守、不和。為何還要選擇這樣的體面的死法呢?小編為你揭秘兩廣總督葉名琛何以客死印度?
葉名琛(1809年~1859年),湖北漢陽人,清朝科舉體制培養出來的優秀人才:26歲中進士,38歲任巡撫,43歲擢總督,46歲拜相國。
我們認識他,是在中學歷史課本講授第二次鴉片戰爭時。他以昏庸形象為人所熟知。
1857年底、1858年初,英法聯軍攻打廣州之勢日益急迫,僚屬“請調兵設防,不許;請招集團練,又不許”。僚屬一再懇請排兵佈陣,葉名琛說:“別擔心,再過十五天即可平安無事。我已占卜過。”
誰知才過十四天,英法聯軍不僅轟開城牆進入廣州城,而且將葉捕獲,運往香港。
英軍給了葉名琛人道主義的待遇。他被押解之時,穿上整齊的官服,帶了貼身隨從、廚師、剃頭匠,以及糧食。
在從廣州開赴香港的途中,英軍軍艦“無畏號”尚未駛出廣州內河,隨從曾指指河面,向葉使眼色,勸他跳河逃跑。他裝糊塗,不理睬。
葉名琛被英法聯軍捕獲。
1858年2月23日,“無畏號”離開香港,3月12日抵達印度加爾各答。13日搬到一個炮台(葉名之曰鎮海樓)居住,不久遷往大裡恩寺花園樓。
英方保持著對葉的禮遇,“預備車馬,屢請遊玩”。當然,鄙視“夷人”之念在葉心裡根深蒂固,他不可能與他們自如交往。他做起了“宅男”:寫字作畫,自署曰“海上蘇武”;賦詩見志,日誦《呂祖經》不輟。
一位大清相國,做了俘虜,為什麼既不逃走也不自殺,而是安之若素?他是等著被釋放?要知道,在總督任上兵敗城破,本身就欠一死;當了“夷人”的階下囚,還有臉活著回來?那可是奇恥大辱,比死難受多了。作為傳統體制的衛道者,葉不可能不明白這一道理。
葉名琛在加爾各答向隨從解釋自己的心曲:“我之所以不死而來者,當時聞夷人欲送我到英國,聞其國王素稱明理,意欲得見該國王,當面理論,既經和好,何以無端起釁?究竟孰是孰非?以冀折服其心,而存國家體制。”
原來他是要跟英國國王當面理論:為什麼發動第二次鴉片戰爭?!
他不認為自己是俘虜,也不是貪生怕死(“此身已置諸度外”),而是“欲始終其事”:此行身負重責大任,要向英國國王討回公道!
然而,幾個月過去,葉沒有發現任何要送他到英國去的跡象。他絕望了,“日望一日,總不能到他國,淹留此處,要生何為?” 既然使命已經不可能達成,那只有一死。
等到自己所帶糧食吃盡,隨從請求出去購買,葉堅決拒絕,“何顏食外國之物”?英方翻譯官送來的食物,一概杜絕不用。隨從苦勸不聽。
4月2日,葉名琛絕食而死。“臨絕並無別話,只說辜負皇上天恩,死不瞑目。”
英國人用鐵棺松槨盛斂葉名琛遺體,伴以防腐的水銀,連同其詩稿送回廣東。“時人讀其詩,未嘗不哀其志,而憾其玩敵誤國之咎也。”
最後錄葉名琛詩一首,感受一下他的心境:
零丁洋泊歎無家,雁札猶傳節度衙,
海外難尋高士粟,斗邊遠泛使臣槎。
心驚躍虎笳聲急,望斷慈烏日影斜,
惟有春光依舊返,隔牆紅遍木棉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