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清朝揚州“八怪”之首,鄭板橋在書畫界是頗有名氣的。他為人剛直不阿,見義勇為,自己寧願受貧困折磨,也決不肯向權貴折腰;他的行為可以說是達到了孟子說的做人標準:富貴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貧賤不能移。封建社會這樣的讀書人,真是難能可貴,今天,在發揚民族正氣的中華泱泱大國,他也必然為全民族所共識。
因為品格高尚,為世欽仰,因而人們也很青睞他那別具一格的字和畫。鄭板橋一生繪了很多畫,也寫了不少字,他的那些繪畫和書法,在他生前已是洛陽紙貴,有很高的欣賞價值。
近年,還出現一種現象,鄭板橋所寫的“難得糊塗”四個字,竟像傳單那樣被製成各種禮品式的拓片或作為像章推銷,由此也引起人們對這位玩世不恭的鄭板橋先生更增添一層興味;對“難得糊塗”也就出自自己心理需求作出了解釋,由此又順延到對鄭板橋書寫這四個字的思維定勢和價值取向,可是鑒於作者當時沒有明確表明自己意向,因而產生了諸多相異的認識。
“難得糊塗”是什麼意思?
自我嘲解說。這是在公元1751年(乾隆十六年),鄭板橋59歲時寫的。這年九月十九日,鄭板橋在濰縣“衙齋無事,四壁空空,周圍寂寂,彷彿方外,心中不覺悵然。他想,一生碌碌,半世蕭蕭,人生難道就是如此嗎?爭名奪利,做勝好強,到頭來又如何呢?看來人還是糊塗一些好,萬事都作糊塗觀,無所謂失,無所謂得,心靈大約也就寧靜了。於是他揮毫寫了四個大字‘難得糊塗’,因此它被稱為‘真乃絕頂聰明人吐露的無可奈何語,是面對喧囂人生、炎涼世態內心迸出的憤激詞’”(楊士林《廣陵奇才——鄭板橋傳》,安徽文藝出版社)。
抗議之聲說。說是在公元1754年(乾隆十九年)秋,鄭板橋由山東范縣調任濰縣知縣,上任之日,正好遇百年未有的旱災,田地裂縫,河水斷流,莊稼枯黃。而皇帝派的欽差姚耀宗不問放賑,反而向知縣索取書畫,還送來100兩紋銀,鄭板橋就以一幅鬼圖諷刺。姚大怒撕了畫洩憤,並指使財主屯糧,使百姓餓死,以此增加鄭板橋罪過。鄭板橋眼見百姓慘狀,而心力不支,非常納悶。妻子相勸:既然皇上不問,欽差不理,你就裝糊塗嘛!鄭板橋發怒說:裝糊塗,我鄭板橋裝不起來。你可曉得,聰明難,糊塗難,由聰明變糊塗更難,難得糊塗。由此反而有所啟發,就以“拯救萬民,在所不惜”激
勵自己,宣佈立即開官倉賑濟饑民。鄭板橋所說的這句話,後來即成為“難得糊塗”的自註:“聰明難,糊塗難,由聰明而轉入糊塗更難,放一著,退一步,當下心安,非圖後來福報也”。因此台灣徐蘭川說,“這句話文義,似乎喻人凡事不要太認真,得過且過,所謂‘不癡不聾,不作阿家翁’的另一註解。加以句讀,聰明者有俗謂之智慧,有賴於人的先天遺傳和後天的環境教育,才能培養成就完美的性格,是以人欲聰明並不易。蘇東坡詩:人皆養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所以聰明人難做。什麼是糊塗,糊塗就是不精明,糊塗有兩種:一種真糊塗,朦朦處世,似是與生俱來,裝不來,求不到;一種是裝的假糊塗,明明是非黑白瞭然於胸,偏偏假裝養麥不分,即是‘由聰明轉入糊塗了’。根據鄭板橋這種性格和心理結構,出污泥而不染的高雅品格,要他違背自己的理念和道德行為,顯然是痛苦和折磨,”聰明人如基於良知道德應有所為,而要他裝糊塗而無為,的確很難。“所以徐蘭川認為,鄭板橋有這段感慨”難得糊塗“的題書,”其中有段非常感性的心路歷程,也是知識分子從政,在專制腐敗政海中無法展現職志的一種抗議之聲。
它具有為所當為的失敗涵意,不可為而為的膽識。“因此這種”心理調節“,乃是”試圖把自己的心理反差平衡一下,以求得方寸的暫時安寧“(徐蘭川《難得糊塗是鄭板橋的抗議之聲》,台灣《中央日報》1992年6月19日)。心安理平說。是說鄭板橋在署濰縣知縣期間,接到堂弟鄭墨函,為了祖傳房屋一段牆基,與鄰居訴訟,要他函告興化知縣相托,以便贏得這場官司。鄭看完信後,立即賦詩回書:“千里捎書為一牆,讓他幾尺又何妨?萬里長城今猶在,怎麼不見秦始皇!”稍後,他又寫下“難得糊塗”、“吃虧是福”兩幅大字。並在“難得糊塗”大字下加注“聰明難,糊塗難,由聰明轉入糊塗更難,放一著,退一步,當下心安,非圖後來福報也”。在“吃虧是福”大字下加註:“滿者損之機,虧者盈之漸,損於己則盈於彼,各得心情之半。而得我心安即平,且安福即在是矣“(《讀者參考》1991年4月)。這裡引用的一首七絕,其實是他同時期的大學士桐城張英所作,搬在這裡,恐非事實。而此處將“難得糊塗”比喻為就是聰明,難得做一次糊塗,心安理得,也可取得心態均衡。因為“吃虧是福”,即是“難得糊塗”最恰切的詮釋。自我清醒說。鄭板橋從不糊塗,他所以興歎“難得糊塗”,自有其苦衷在焉。朱鐵志認為:“鄭板橋是個極清醒的人。唯其清醒、正派、剛直不阿,面對讒言無能為力時,才會有‘難得糊塗’的感歎。‘難’在何處?‘難’在他畢竟清醒明白,心如明鏡,無法對惡勢力充耳不聞、視而不見;‘難’在他‘一枝一葉總關情’,對百姓的疾苦不能無動於衷。”“只有假裝糊塗,然則終究不能無觀現實,遂有痛苦於內,‘淡然’於外,而生‘難得糊塗’之歎了。”(《從‘難得糊塗’說到質量萬里行》,《人民日報》1992年8月4日)
鄭板橋以“難得糊塗”出名,他所說的“難得糊塗”,卻有不同解釋,有望文生義的,有作詞語解譯的,也有就其深醇的內涵進行探討的,諸說不一。那麼它該作何種解釋更為恰切、可以共識呢?看來,“不知古人之世,不可妄論古人之辭也;知其世矣,不知古人之身世,亦不可以遽論其文也”(章學誠《文史通義。文德》)。後人難知前人心態和處世的複雜文化環境,要有正確適當解釋,還是難以圓其說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