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統是清朝第十二位皇帝,字耀之,號浩然,是清軍入關以來第十位皇帝,也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位皇帝,愛新覺羅·溥儀年號。起止時間為1909年-1912年。辛亥革命之後,一些清朝遺民仍然使用宣統年號紀年。1917年張勳擁戴溥儀復辟時,稱宣統九年。
曾是清朝皇帝和偽滿洲國“皇帝”,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皇帝,辛亥革命以後,被袁世凱逼迫於1912年2月12日頒布退位詔書,宣佈退位。抗戰時充當日本扶持的偽滿洲國“皇帝”,被定為戰犯,後被國家主席毛澤東特赦,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後擔任第四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委員。1967年在北京去世。作為清朝皇帝在位時的他的年號為“宣統”,故通稱宣統皇帝(1909年-1912年,1917年7月1日—12日)。其在偽滿洲國“皇帝”。
大事年表
光緒卅四年(公元1908年2月2日 - 公元1909年1月21日)
十一月初九,愛新覺羅溥儀接任皇位,隔年改元。(陽曆12月2日)
清宣統元年(公元1909年1月22日 - 公元1910年2月9日)
正月初一,中國年號改元“宣統”。
派遣內閣(中國傳統內閣)大臣至國外考察憲政的可行性。
下詔“預備立憲”,預計十年內實施。
清宣統二年(公元1910年2月10日 - 公元1911年1月29日)
頒布“憲政十三條例”,組內閣(歐美式近代內閣)。但是十五個內閣成員裡,有九位是皇族,兩位下級貴族,余為漢人,故被譏為“皇族內閣”。
清宣統三年(公元1911年1月30日 - 民國元年(公元1912年)2月12日)
三月廿九,廣州黃花崗起義。(陽曆4月27日)
四月,四川爆發“保路運動”。(陽曆約5月)
八月十九,辛亥革命發動成功。(陽曆10月10日)
十一月十三,中華民國成立,宣佈廢止“年號”,紀元訂為“中華民國”。(民國元年元月元日)
十二月廿五,隆裕太后下詔退位,自此實行兩千餘年的中國專制的帝制王朝結束,避居紫禁城(即北京故宮)。(民國元年2月12日)
清宣統九年五月十三 - 宣統九年五月廿四(民國6年(公元1917年)7月1日 - 民國6年7月12日)
有鑒於此,民國13年(公元1924年)馮玉祥將溥儀永久驅逐故宮,以免再度發生復辟。
五月十三,張勳擁戴溥儀復辟,重新稱帝,復用宣統年號,是為“宣統九年”。(國歷7月1日)
五月十三,前中華民國國務總理段祺瑞於天津馬廠誓師,討伐帝制。(國歷7月1日)
五月十四,新授一等公,中華民國大總統黎元洪逃入日本駐北京使館避難。(國歷7月2日)
五月二十四,段祺瑞“討逆軍”進入北京,溥儀再度遜位。將溥儀等前清皇族禁閉在紫禁城。(國歷7月12日)